楊蕾
共享單車的出現和普及最大化地解決了廣大群眾出行“最后一公里”問題,其低碳環保理念也得到了社會各界人士的支持和響應。但是它在提供人們出行便利的同時,共享單車在城市里亂停亂放等問題也給社會和城市帶來了巨大的隱患。
一、共享單車發展現狀
新時代下,“互聯網 +”不斷激發新經濟的產生。在 2017 年政府工作報告中講到“加快培育壯大新興產業”時,李克強總理提出: “支持和引導分享經濟發展,提高社會資源利用效率,便利人民群眾生活。”共享經濟持續發展的同時,也刺激了共享單車的出現與普及。
自摩拜單車2016 年 4 月 22 日在上海率先投放以來,共享單車行業風靡云蒸,一時間全國各大城市掀起了共享單車熱潮。共享單車通過各種創新,讓廣大市民可以方便地借車、支付、還車,給市民的短途出行、公交接駁、休閑騎行帶來了非常大的便利,繼而解決了市民出行的“最后一公里”問題。
但隨著共享單車的加大投放,大部分地方遠遠超出了城市的供需,越來越多的共享單車無人問津,從而堆積如山,成為“僵尸車”。2017 年 6 月,首家共享單車企業———悟空單車首先宣布退出行業,隨后町町單車、酷騎單車等也破產倒閉。共享單車企業因資金鏈斷裂,市場供需不均勻,引發破產倒閉在所難免。
二、共享單車“四亂”問題分析
隨著共享單車的日益壯大,在方便了市民需求的同時,也出現了各種各樣的問題,其中最突出的就是“四亂”問題。即企業亂投、用戶亂停、用戶亂騎及單車亂扔。
(一)企業亂投
隨著共享單車在市場的持續發熱,越來越多的企業加入到這個隊伍里,也因此造成了對城市的負擔,其中包括:
一是競相投放,各個企業在市場上競爭式投放,導致投放過量、單車遍地都是,市場供需不均衡,而之后對自己的單車缺乏相應的運營維護;
二是企業在投放單車時沒有選擇適宜的投放點,也沒有規劃停車點,亂停亂放使其單車占用了大量的公共空間,也影響了城市的公共環境和面貌。
(二)用戶亂停
和城市公共自行車不同的是,共享單車實行的是無樁停放。其無樁停放確實為居民提供了隨取隨放的便利性,但負面作用也隨之而來。在共享單車投放數量達到一定程度以后,在一些地方共享單車停放過多以至于行人無法通過。無樁模式既方便還車,也最大程度地滿足了使用者在還車方便上的核心訴求。但是,由于企業對單車停放管理不到位,政府對亂停亂放行為懲處力度不大、監管不嚴共享單車,少數市民素質差等因素,嚴重影響了城市的市容市貌。
(三)用戶亂騎
共享單車是非機動車,各城市也沒有出臺類似電動車監管條例政策,因此在城市各個地方都有單車的影子,甚至于人行道、機動車道上都是爭相騎行,闖紅燈、撞倒行人的現象屢見不鮮。
(四)單車亂扔
因共享單車監管制度,有些人不懂愛惜,隨處停放,有時為趕時間撞倒了其他單車,也不去扶起來,以至于單車損壞率高。現大街小巷隨處可見到一些殘缺不全、被人為破壞的單車。
三、對策及建議
(一)政府監督制度
1.建議政府建立針對共享單車企業的市場準入制度,提高單車企業的入市門檻,建立入市規則,在招標前,仔細認真調查研究候選企業的財務狀況及其后期管理維護制度,將不合格企業優先剔除。
2.在嚴格篩查后,利用招標、投標等方法引入達到入市規則的企業,這樣可以有效排除和防止不達標的企業進入城市從而干擾正常的社會秩序。
3.加大對不良競爭企業的懲處力度。
(二)設立電子樁停放點
1.“電子圍欄”,就是要通過GPS定位和藍牙技術,設定虛擬的停車位,由此得到單車的狀態、數量、位置和單車所處的交通狀況,以此確認車主是否將車停在了“圍欄”內。如果車主未將車停在指定的停車欄內,就會無法將車鎖定也不會結束騎車和結算。
2.“電子圍欄”的優點就是不以“有樁”來強迫市民停車,這樣不但降低了企業的營運成本,而且加大了單車停放的覆蓋面,讓市民更加便利的出行。
3.政府要加強宣傳力度,鼓勵廣大市民自覺地遵守交通規則,把共享單車停在指定位置。同時,政府也要在城市設立足夠的停車點市民出行提供便利。
(三)設立單車車道
針對廣大市民亂騎亂闖之行為,建議政府增設非機動車專用通道,并出臺相應的法律監管條例,以此來減少市民騎車不守交規的行為,也可以保障更多市民的出行安全。
(四)企業應加大對共享單車監管
在政府出臺相關政策的同時,企業也要加大對其共享單車的監管力度,實行分段管理,嚴防出現共享單車亂扔現象。單車公司要配合交警部門進行管理,獎勵市民對共享單車違法違規行為進行舉報。配合政府的市民實施信譽管理,對不同信譽值用戶實行差異化租金,同時,將嚴重違規者對其實行“禁騎令”。 (作者單位:江西外語外貿職業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