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光偉
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高職院校培養專業職業人才被賦予了更高的要求。在社會具有經濟管理人才需求的形勢下,高職院校需要開設經濟管理專業,強調高職院校開設經濟管理專業的重要性,面對現有教學現狀,積極采取措施,實現經濟管理專業的開設,并有效豐富教學內容,提升院校整體教學質量。
一、高職院校開設經濟管理專業的教學現狀
目前,我國大多高職院校已經開始意識到開設經濟管理專業的重要性,在院校內部積極進行開設經濟管理專業的相關教學工作,提升高職院校教育內容的豐富性。但是仍有部分高校固守傳統專業模式,忽視經濟管理專業開設重要性,即使對學生進行了經濟管理知識教學,也存在著僅限于經濟管理課程教學層面的問題,阻礙學生系統性的學習經濟管理知識,影響學生綜合能力的有效提升。即使有部分高校已經在校內開設經濟管理專業,但是仍然會存在教學模式落后,教學方法單一、教師專業能力素質不足、教學評價不夠完善等教學問題,使經濟管理專業的開設,不能夠有效落實學生的經濟管理知識與技能教育工作。并且多數院校在開設經濟管理專業過程中,存在未結合市場調研,制定人才培養目標與方案的問題,影響教學效果與專業開設重要性體現。
二、高職院校開設經濟管理專業的重要意義
(一)提升學生綜合能力
高職院校為學生開設經濟管理專業,將有助于學生綜合能力的提升。經濟管理專業的開設,賦予了學生在能力方面的而更高要求,學生在經濟管理專業學習,有利于學生綜合素質提高,實現學生在未來就業中的競爭力提升。由于經濟管理專業需要學生在掌握基本經濟管理理論知識的基礎上,還需要學生不斷提升自身交流合作能力與實踐操作動手能力,專業會結合社會需求與學生未來就業方向,為學生提供優質科學的教學方案,提高學生的實踐綜合能力。高職院校開設經濟管理專業,通過完善系統的教學體系,能夠為學生提供適用學生能力提升的科學教學環節,為學生安排校外實習與實踐團體活動,培養學生的團隊協作能力與自身管理能力,實現學生綜合能力的提升,加強學生自信,使學生能夠在未來就業過程中實現自身長遠發展。
(二)實現校企合作加強
高職院校開設經濟管理專業,有助于實現自身與企業的聯合,加強校企合作。由于經濟管理專業培養的學生未來大多數會到企業工作,并且經濟管理專業會結合市場需求與企業需求,進行人才培養教學目標與教學方案制定,使經濟管理專業聯系企業密切,體現經濟管理專業需要學生具備較高實踐能力的要求。由于經濟管理專自身的實用性與實踐性,高職院校開設經濟管理專業,會根據專業特征對課程教學結構進行優化,實現專業課程設置的完善,在課程教學內容層面加強適用性與實用性,從而為校企合作提供教學基礎。高職院校開設經濟管理專業,會相應的完善教學設備,建設師資力量,鼓勵教師積極開展教學科研工作,致力于高職院校整體經濟管理專業教學水平與科研水平的提升。因此,高職院校開設經濟管理專業能夠有效提升對企業的吸引力,使企業愿意與高職院校聯合,共同分享教學資源與科研成果,強化校企合作,并實現合作關系的長久性。
(三)強化教師隊伍素質
高職院校開設經濟管理專業,有助于教師隊伍教學素質的加強,并且能夠提升教師專業素養與個人綜合能力。在經濟管理專業開設的過程中,高職院校會選用一批教師負責經濟管理專業相關課程教學工作,任課教師需要具備一定的經濟管理專業基礎知識,并且院校會教師提供培訓與學習機會,使教師掌握經濟管理專業教學內容與實踐教學技能,有助于教師專業教學素質的提升。高職院校還會積極引進經濟管理專業教學專業人才,使其融入到經濟管理專業教學隊伍,提升教學師資隊伍整體教學水平的同時,專業人才也可以為教師開展專業教學培訓,使教師隊伍的經濟管理專業教學素養得到提高,并且有效提升教師的個人綜合能力。
(四)明確院校培養目標
高職院校開設經濟管理專業,起到明確院校教學培養目標的重要作用。高職院校在經濟管理專業的開設過程中,首要任務是明確專業開設教學目標,旨在培養學生掌握經濟管理知識,提升學生經濟管理能力。眾所周知,高職院校整體教學目標是為社會培養實踐操作能力強的綜合性人才,因此,高職院校開設經濟管理專業,是對現有教學專業體系的完善,充實高職院校教學內容,豐富院校教學形式,使高職院校學生能夠在具備現有實踐能力的基礎上,通過經濟管理專業課程學習,提升自身經濟管理方面的能力。經濟管理專業在高職院校的開設,能夠使學生的綜合能力得到有效提升,實現高職院校教學目標的明確,體現教學目標與教學內容的系統性與整體性,增強高職院校在社會市場中的影響力。
三、高職院校開設經濟管理專業的實現策略
(一)加強師生專業認知
加強教師與學生對經濟管理專業的認知,是經濟管理專業實現開設的重要基礎。高職院校需要在教師層面,為教師提供經濟管理專業知識與教學技能培訓,使教師充分意識到在高職院校開設經濟管理專業的重要性,增強教師在經濟管理專業開設具體工作中的融入,使專業開設工作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學生層面,高職院校需要在學生之間加大經濟管理專業重要性的宣傳,向學生強調經濟管理專業能夠有效提升學生的綜合能力,使學生對經濟管理專業開設產生認同,并且能夠通過自身行動支持院校開設經濟管理專業。教師對經濟管理專業認知的加強,將有助于經濟管理專業教學工作的順利開展,使專業教學工作具備良好的教師認同基礎。學生加強專業認知,將有助于經濟管理專業教學在學生層面得到配合,實現專業的順利開設,并且為專業良好教學質量與效果提供保障。
(二)開展專業市場調研
高職院校為實現經濟管理專業的順利開設,需要積極開展專業市場調研,從而做好專業開設的前期工作。例如,高職院校需要結合自身實際教學情況,調研市場經濟管理人才需求,借助校企合作的便利性,深入企業內部,以問卷調查的方式了解相關企業人才需求,從而為經濟管理專業開設,提供教學目標與內容的制定方向。高職院校還可以通過回訪畢業生的方式,調查學生對經濟管理方面的學習需求,借助畢業學生在市場的碰壁問題,優化經濟管理專業教學內容,使自身開設的經濟管理專業能夠培養出滿足社會需求的專業人才。例如,調查發現企業會在經濟管理方面要求學生具有較高的英語水平與計算機能力,因此,高職院校在開設經濟管理專業的過程中,就可以制定相關教學內容,強化學生的英語與計算機學習,從而實現經濟管理專業開設的針對性與實效性。
(三)培養學生實踐技能
由于經濟管理專業具有一定的實用性與實踐性特點,因此,高職院校開設經濟管理專業,需要強化學生的實踐技能培養,使學生能夠融入經濟管理專業學習,推進經濟管理專業的開設與發展。培養學生實踐技能,能夠起到加強經濟管理專業開設的效果。學生是教育的主體,高職院校開設經濟管理專業,需要充分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滿足學生的個性化需求,使學生在原有的實踐教學中產生對經濟管理專業知識與技能的學習興趣,在學生具備一定實踐技能的基礎上,使經濟管理專業開設相關教學工作得到有效推進。由于經濟管理專業開設的教學目標主要是提升學生的經濟管理實踐技能,因此,學生具有實踐技能的基礎,就會利于學生進行更高效率的經濟管理專業學習,體現經濟管理專業在高職院校開設的重要性。
四、結語
高職院校旨在為社會培養技術型專業人才,因此,面對社會的經濟管理人才需求,高職院校需要重視經濟管理專業開設的重要意義,積極解決現有專業開設問題,通過加強師生專業認知、開展專業市場調研、培養學生實踐技能的方式,推進專業的開設工作。高校需要通過提升學生綜合能力、實現校企合作加強、強化教師隊伍素質、明確教學培養目標等積極作用,體現高職院校開設經濟管理專業的重要性。(作者單位:石家莊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