鄒蓉
隨著社會的發展,越來越需要更高層次人才,對于研究生的教育方式也應該進行創新改革,應該更加趨向于國際化,為國家培養出更加優秀的人才,世界上很多高校都在進行國際化工作,進而培養出更多具有國際理念和創新思維的新型人才,本文主要針對我國目前研究生教育存在的問題,對研究生育教育國際化的實踐途徑進行探微。
隨著經濟全球化的進展和我國不斷對外開放,我國高校應該改革研究生教育體制,提高我國每位研究生的國際化水準和創新綜合能力,這也是在競爭愈加激烈的時代要求下所必須解決的問題,如何將研究生教育實現國際化應是國家高校關注的重點所在,爭取早日改革研究生教育體制,實現國際化。
一、我國研究生教育國際化面臨的挑戰
由于我們是處在一個知識經濟時代,研究生教育和培養是高層次,高素質,高能力的戰略型競爭,因此改革研究生教育體制,走向國際化迫在眉睫。目前,我國研究生教育在質與量方面存在嚴重失衡,在進行國際化的改革過程面臨很多的挑戰。
(一)研究生教育體制缺乏國際內涵。大部分高校研究生教育體制僵化,缺少靈活性,在發展過程中注重廣而全,忽視了精而專,在研究生教育中缺乏創新性和國際競爭力。雖然我國很多重點高校紛紛相應號召開展研究生國際化教育,然而緊緊停留在象征性的雙語教學和外籍教師的聘用,或是開辦短期聯合研習班,卻并未從本質上把握國際化教育的內涵。
(二)研究生國際化交流層次淺。目前,我國研究生國際化交流方式大多是公派留學、互訪交流和留學生培養,這些合作交流層次很容易達不到預期的效果,更有可能使人才外流。而在高校的留學生中發現,大多留學生是在“漢語教學與研究”等領域,缺乏在創新科技、信息技術、工程開發等高端領域進行國際化合作交流,存在嚴重的局限性,并且國際化交流層次比較淺,導致了教育資源地流失,也有可能使得我國在國際化交流中無法建立和發展自身的核心競爭力。
(三)研究生教育國際化缺乏配套設施。在進行研究生教育體制改革,實現國際化的過程中需要完善的軟硬件設備,就目前的形勢來看,我國的研究生國際化培養尚處于轉型期,是一個關鍵時刻,雖然研究生國際化教育相關的硬件設施已經啟動,然而軟件卻無法配套,尤其對于研究生國際化教育的核心理念方面仍未與國際接軌,相關的立法嚴重滯后。
(四)無法進行長效性的國際交流。在我國很多高校中嚴重缺乏具有海外留學經驗的導師,國際化的教學質量無法保障,這導致了無法在深層次展開長效性的國際化交流。
二、我國研究生教育國際化的實踐途徑
(一)在研究生教育中制定國際化培養目標。制定培養目標關系到學校對研究生教育方向,制定國際化培養目標,有助于在研究生的教育過程中形成國際化教育環境。全球經濟化的迅速發展,對于研究生的教育必須重視,要注重培養他們的創新能力和國際競爭力。高校培養研究生要從多方面看問題,不僅教會學生掌握更多的理論知識和專業技能,更應該具備國際化理念,有遠見和具有創新能力,遇到難題時學生可以自己獨立思考進行解決。
(二)師資要國際化。推進研究生教育國際化,要加強師資隊伍建設,使每一位研究生導師具備國際交流能力,有助于了解專業前沿知識,提升導師對其研究生的指導能力。加強師資隊伍建設,實現國際化的過程中高校可以通過走進來,送出去的方式,對于經驗不足的教師可以到國外學習,了解國外動態,并且可以引進國外知名人士進行研究生教育。建設國際化師資,有助于日后進行長效性合作交流。
(三)積極開展聯合培養。聯合培養方式具有互動性,在研究生教育中實行聯合培養可以學習國外對于研究生的教育方法,并結合我國各個高校的實際情況進行適當的借鑒,深化我國研究生教育體制改革,走向國際化。通過聯合培養方式,我國研究生可以熟悉國外科研環境,同時學校加強和國外的合作,可以提升研究生水平,同時留學生在我國進行研究生教育期間,可以了解我國的教育環境和科研優勢,有助于國際間的友好交流。最重要的是,在研究生教育國際化過程中實行聯合培養,可以培養出在國內外具有競爭力的人才,不容易造成人才資源流失,提高研究生國際交流層次,為我國培養更多的高端人才。
(四)完善相關配套設施。對于研究生教育國際化所需要的軟硬件設施必須進行完善,盡可能的同時具備,并掌握相關核心理念,便于進行國際交流合作會議和講座等,增加高校師生接觸世界前沿知識的機會,才可以加速我國研究生教育國際化進程。
三、結語
我國研究生教育國際化實踐途徑不是單一的,而是全方位的,在研究生教育中,外語水平是至關重要的,在研究生課程設置上要注重英語教學,同時要結合我國教育情況,充分借鑒國外先進經驗,提高國際競爭力。本文中論述了我國目前研究生教育國際化所面臨的挑戰,并提出了相關的實踐途徑,并在以后將根據實際發展情況調整研究生教育國際化戰略,培養更多的高端人才。(作者單位:揚州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