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富強
在針對財務管理專業學生氣創新能力進行培養,其中十分關鍵的環節便是針對教學環節進行強化,這是同財務管理專業自身特點有著十分緊密的聯系。針對當前財務管理專業在進行實踐教學過程中所暴露出來的教學系統問題如下:實踐教學體系不完整、教學課時安排不完整、實踐內容難以落實以及基礎環節薄弱等。對此。創新實踐教學體系提升創新實踐能力、實踐教學優化的途徑有:針對學生思想教育以及創新意識進行強化;引入案例教學模式,提升學生創新能力;整合專業課程內容,構建教學實驗室等實踐基地設施;建立穩定的校外實習基地。
現如今,我國資本市場以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發展取得了十分顯著的提升,但是具備創新實踐能力的財務管理人才十分稀缺。以財務管理的本科學生為主,在整理現在實踐教學中存在問題的基礎上,將提升學生就業能力作為實踐教學過程中的核心目標,進而針對財務管理專業相關教學實踐模式進行構建,以此為財務管理的教育教學改革提供借鑒。
我國所頒布的關于教育發展改革相關文件指出,將金融財會作為未來教育發展事業里面的關鍵目標之一。除此之外,我國教育部以及財政部等機構在針對教學改革工程以及本科教學質量改善所提出的相關指導意見里面,需要針對教師隊伍以及人才培養隊伍等進行綜合改革,以提升大學生在實踐中解決實際問題和提高創新能力為建設目標.綜上所述,筆者認為目前大學畢業生其綜合能力的體現形式之一便是就業能力水平。
一、財務管理專業實踐教學體系現狀
(一)財務管理專業實踐教學課時安排不足
如今,現如今大多數高等院校在財務管理專業相關教學人才培養方面主要提倡的是具有創新能力以及實踐能力為主,然而實際情況是,學校卻忽視了對財務管理的教學方法和課程設置,在關注理論教學的過程中往往忽略了實踐部分,同時對于學生專業技能方面的訓練以及培養并不理想。
(二)校外實踐教學實施難度大
大多數時候,企業以不愿對外公開財務為由,拒絕讓我們的學生在該企業實習。這在很大程度上導致實踐同理論并非同步的情況出現,而且,去企業參觀實習妨礙了企業的正常生產,組織起來也比較困難。繼而是的大多數實踐教學工作停留在模擬階段,所培養出來的學生也僅僅具備會計崗位基礎技能而已。
(三)實驗室等實踐教學基礎薄弱
在傳統文科教學理念的深厚影響作用下,目前依舊存在諸多學校對于財務管理專業所持有的看法是,無需實驗故而不用針對實驗室部分投入太多資金。故而,在現如今的中國高等院校里面針對財務管理專業所需配備的證券投資模擬實驗室以及財務管理專業實驗室等基礎性教學設施鮮有出現。
(四)沒有構建完整的實踐教學體系
結合人才培養模式層面來進行分析,即便大多數學生針對財務管理專業開設了畢業論文設計、實驗課、畢業實習以及課程實習等教學實踐內容,然而卻缺乏整體宏觀設計,對于整個專業人才培養方面未構成有機整體的教學閉環體系。一來是沒有對學生進行專業化的實踐訓練導致學生對自己專業的認知模糊。二來,實驗課程安排并不恰當,大多數學生僅僅停留在會計核算方面,對于財務管理實習以及研究型實習方面的經驗則十分匱乏。
二、創新實踐教學體系提升創新實踐能力
(一)引入案例教學模式,提升學生創新能力
通過案例教學的實施可以改變原本枯燥的學習模式,將學生看作教學過程里面的主體對象,教師講解案例的主要內容,學生進行分析和討論,各抒己見;并且由各個小組之間互相評點,發表每個組對案例的理解和認識; 最后教師進行案例總結,案例教學的觀點可以各抒己見,旨在讓學生創新能力得以充分發揮。
(二)整合專業課程內容,注重培養學生創新能力
針對財務管理專業學生而言,需要其具備一定水平實踐動手能力,如若需要針對學生創新能力進行培養,就要注重課程體系的設計。特別是在專業課程的整合上要關注,才能對進行教學內容的改革做到有據可依,將更多的實踐環節引入課程體系里面,將實踐和理論教學進行融合。
(三)建立實踐基地,為培養學生創新實踐能力提供環境保障。
1.構建實驗室等校內實踐基地。目前,我們多數高校的財務管理專業已經擁有了會計基礎實驗室和電算化實驗室,可以完成基礎的會計實訓和校內實習,并且擁有專業的實驗教師隊伍來指導學生的實踐活動。學生可以通過憑證、賬簿、報表的填制訓練來提高會計的基礎能力。
2.建立穩定的校外實習基地。校外實踐基礎其主要作用便是在學生離開校園之前,讓學生提供前期的實踐指導。在此過程中,可以由企業的員工擔任指導老師,按照企業需要來指導學生進行實際動手操作。學校要選擇大型的企業單位,這樣的實習基地業務范圍廣,對于提升學生自主能力有著積極作用。(作者單位:內蒙古師范大學青年政治學院)
基金項目:本文系內蒙古師范大學青年政治學院2018年度教學研究課題“財務管理專業實踐教學模式及運行機制創新研究”JYJG1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