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打贏脫貧攻堅戰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在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上作出的重大決策,是我們黨向全國人民作出的莊嚴承諾,也是各級黨委和政府的重大政治任務。貧圖縣摘帽并不是脫貧攻堅的終點站,而是要堅持摘帽不摘責任、摘帽不摘政策、摘帽不摘幫扶、摘帽不摘監管才能確保脫貧不返貧,進一步鞏固脫貧成果,才能夠確保打贏脫貧攻堅戰,保證脫貧攻堅的成效可持續并經得住歷史和人民檢驗,確保貧困地區與全國一道如期進入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開啟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征程。
關鍵字:四個“不摘”;打贏脫貧攻堅戰
3月7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參加十三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甘肅代表團審議時,就進一步打贏打好脫貧攻堅戰提出明確要求,發出了“不獲全勝、決不收兵”的動員令,并強調,“貧圖縣摘帽后,也不能馬上撤攤子、甩包袱、歇歇腳,要繼續完成剩余貧困人口脫貧問題,做到摘帽不摘責任、摘帽不摘政策、摘帽不摘幫扶、摘帽不摘監管。”這也為脫貧攻堅工作指明了努力方向。
一、四個 “不摘”體現了脫貧攻堅政策的持續性,彰顯實現高質量脫貧的決心
打贏脫貧攻堅戰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在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上作出的重大決策,是我們黨向全國人民作出的莊嚴承諾,也是各級黨委和政府的重大政治任務。經過這些年的努力,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已進入了決勝階段,脫貧攻堅也取得了決定性進展,部分鄉鎮及貧困村、貧困戶實現了脫貧摘帽。成績不容忽視,但我們更要清醒地認識,扶貧脫貧攻堅是一場硬戰,更是一場持久戰,一部分貧困縣、貧困村、貧困戶的摘帽只是全國脫貧攻堅戰的一次局部勝利,并不是脫貧攻堅的終點站。四個“不摘”體現的是扶貧脫貧政策的持續性,對防止返貧實現高質量脫貧有重大意義,鞏固脫貧成果提升脫貧成效絕非易事,與脫貧摘帽有著同等重要性,只有堅持摘帽不摘責任、摘帽不摘政策、摘帽不摘幫扶、摘帽不摘監管才能確保脫貧不返貧,進一步鞏固脫貧成果,在脫貧工作鞏固提升中,要堅持不松思想、不減力度、不變政策,這既是持續改變貧困面貌的實際需要,更是各級政府和扶貧干部的應有擔當,這才能夠確保脫貧攻堅的成效可持續并經得住歷史和人民檢驗。
二、摘帽不摘責任,強化黨建引領彰顯責任擔當
“脫貧攻堅是一場必須打贏打好的硬仗。”習近平總書記在甘肅代表團審議時強調,這場硬仗須真刀真槍、常抓不懈。它關系到千百萬人民的民生,要取得完全勝利也不是一件易事。在脫貧攻堅的道路上,部分貧困地區脫貧工作可能會較為突出,但那并不代表我們肩上的脫貧重擔會減輕多少,要時刻謹記摘帽不摘責任,“不獲全勝、決不收兵”。要提高政治站位,牢固樹立四個意識,各級黨委和政府要堅決把責任扛在肩上,始終把脫貧攻堅作為最大的政治責任和民生重大工程來抓,切實把政治優勢、黨建結合,強化黨建引領將基層黨組織的活力變為脫貧攻堅的第一動力。持續加強農村基層黨組織建設,高度重視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黨的建設工作,確保村“兩委”班子工作常態化運行深入開展,對軟弱渙散班子進行及時調整、整頓,確保將脫貧攻堅集中領導、集中力量、集中精力真正落到實處,確保以上率下責任不松勁,要響鼓重錘,深入落實脫貧攻堅橫向到邊、縱向到底的責任體系,把脫貧各項工作任務層層分解,堅決做到脫貧攻堅工作機制不變、責任不變、工作要求不變、考核獎懲不變,督察檢查不放松、全覆蓋,確保鞏固脫貧成果的同時進一步提升脫貧成效確保高質量脫貧摘帽,不返貧,高質量完成脫貧攻堅任務。
三、摘帽不摘政策,強化脫貧成效鞏固和提升彰顯脫貧底氣
“脫貧攻堅是一場持久戰,不能滿足于摘帽,更不能止于摘帽”貧困戶脫貧、貧困村摘帽后,要在一定時期內保持扶持政策不變,支持力度不減,既要緊盯“兩不愁三保障”政策到位更要做好易地扶貧搬遷后的文章,要確保“搬得出、穩得住、能致富”,體現各類扶貧政策的可持續,不斷健全政策穩定延續機制有力有效的落實好各項保障政策。進一步夯實各類扶貧政策,對產業扶貧、就業扶貧、教育扶貧、旅游扶貧、交通扶貧以及飲水安全、危房改造、兜底保障、資金投入等相關鄉村幫扶政策進行細化和分解,要抓好產業和就業這個脫貧攻堅的“牛鼻子”,進一步深化“企業進園區、企業進鄉村、田邊建車間、農業+基地、農業+旅游”等產業扶貧模式,繼續加大健康扶貧、消費扶貧和保障性扶貧等方面的支持力度確保各類政策措施落實見實效,提升基礎設施和基本公共服務水平促進脫貧縣、脫貧村經濟社會的發展鞏固和提升脫貧質量,防止返貧和新貧困群體的出現,對非貧困縣、非貧困村的貧困人口也要高度重視并給予同樣的幫扶,確保所有的貧困人口同步脫貧,不斷夯實穩定脫貧、逐步致富的基礎。
四、摘帽不摘幫扶,強化責任、使命彰顯擔當作為
由于貧困地區在脫貧前長期處于貧困線以下,雖然在脫貧攻堅的各項舉措持續發力下貧困戶脫貧、貧困村摘帽走上了致富的道路,但他們的自我發展能力還需要進一步在幫扶下才能以得以提升,因此,幫扶不能因“摘掉帽子”而停止,“不能馬上撤攤子、甩包袱、歇歇腳”要做到摘帽不摘幫扶。要進一步強化脫貧攻堅的領導體制和工作機制確保“摘帽”之后幫扶干部要繼續堅守崗位保證幫扶工作的連續性;幫扶干部要把幫扶作為一件大事時刻掛在心上,時刻將貧困戸擺在更重要的位置,做到面對面,心連心,帶著責任、帶著感情去幫扶,為貧困戶找原因、找出路,因村因戶因人制定相宜的產業扶貧措施,幫助農戶解決實際問題。要加大幫扶干部的學習培訓貫徹精準脫貧方略,不斷增強幫扶工作隊“想干事、會干事、干實事”的能力,在基層培育一批愛農村懂扶貧、懂農業會幫扶、愛農民真幫扶的扶貧干部隊伍。要建立健全人才、資金等相關脫貧攻堅政策積極吸引鼓勵大學生、退伍軍人、在外務工經商等各類優秀人才到農村創新創業助推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要抓住“精準”堅持“輸血”與“造血”,“扶志”和“扶智”相結合,給農戶講政策、提志氣,幫助他們發展產業,隨時了解掌握脫貧戶情況,對邊緣戶加大因戶施策力度,確保不返貧,對返貧人口和新發生貧困人口要及時予以幫扶,根據實際情況及時落實后續幫扶措施,確保所有勞動力穩定就業實現穩定脫貧,提升脫貧質量。
五、摘帽不摘監管,強化跟蹤問效彰顯攻堅決心
脫貧并不是終點而是群眾實現美好生活的開端,對脫貧摘帽的貧困縣、貧困村、貧困戶不僅不能放松還要加強監管。“脫貧攻堅越到最后時刻,越要響鼓重錘,決不能搞急功近利、虛假政績的東西。”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脫貧工作“要把握脫貧攻堅正確方向,確保目標不變、靶心不散”,緊緊圍繞“兩不愁三保障”的標準,對已經摘帽的貧困縣、貧困村、貧困戶加強扶貧考核評估,通過開展“回頭看”“回頭幫”強化對其的監督管理,既不能脫離實際、拔高標準、吊高胃口,也不能虛假脫貧、降低標準、影響成色,處理好“精準”與“動態”的關系,對貧困戶實行分類管理,對所有農戶實施跟蹤和動態監測,隨時掌握脫貧戶情況,持續跟進各項幫扶措施,預防返貧確保脫貧群眾收入穩定增加,進一步鞏固脫貧幫扶成效。“脫貧攻堅任務能否完成,關鍵在人,關鍵在干部隊伍作風。”要加強資金監管,強化問題整改和嚴肅執紀問責,將全面從嚴治黨要求貫穿脫貧攻堅全過程,狠抓作風建設,對扶貧領域查出的違紀違規問題實行嚴肅處理,相關部門要加大督查力度,做到問題不解決不放過、整改不到位不放過、整改不徹底不放過。同時,要堅持正確的用人導向,嚴格兌現獎懲,對工作敬業、表現優秀者要獎勵、重用,對落實上級決策部署不迅速、工作推進不給力者要嚴格懲處。脫貧攻堅越到緊要關頭,越要堅定必勝的信心,越要有一鼓作氣的決心,越要加強監督和約束,防止脫貧領域的“跑、冒、滴、漏”現象,真抓實干、精準施策,確保脫貧攻堅任務如期保質保量完成。
小康路上一個都不能少這一目標的實現絕不是輕輕松松的,沒有捷徑可走需要我們堅持不懈做好脫貧攻堅工作,沉下心,下真功夫、動真情、扶真貧擼起袖子加油干,為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如期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作出新貢獻。
參考文獻:
[1]中共中央黨史和文獻研究院.《習近平扶貧論述摘編》[N].中央文獻出版社,2018.6
[2]中共中央宣傳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三十講》[N].學習出版社,2018.5
作者簡介:
王湘萍(1976--),甘肅金昌市人,中共金昌市委黨校副教授,主要從事地區經濟、城市文化發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