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亞輝
摘 要:幼兒期是語言發展的一個非常重要和關鍵的時期,幼兒的想象力和創造力均處于快速發展期,口語的培養是幼兒素質教育不可缺的一個重要方面,人與人之間的溝通的方式就是互相交流,而傳達交流的重要工具就是語言。語言也是人與人之間溝通情感的重要方式。
關鍵詞:口語表達能力;語言;游戲;交流
今年我執教小班,在與幼兒日常生活的接觸后發現,這一年齡段的幼兒在口語表達方面有很多的問題。有的幼兒口語表達能力較強;有的幼兒能較好的用口語表達自己的需要或講述出比較連貫的內容;有一些內向、孤僻的孩子的口語表達能力就較差;有的幼兒在進行口語表達時卻有著口齒不清晰、語句顛倒等現象;還有的孩子還講一些反復重疊的詞語,如:飯飯、凳凳、鞋鞋等。針對以上的現象,結合在語言等方面教學活動的研究,筆者認為從以下方面來提高幼兒的口語表達能力。
一、創設寬松的談話氛圍
環境在幼兒教育活動中具有積極的意義,《綱要》指出,“創設一個自由、寬松的語言交流交往環境,支持、鼓勵,吸收幼兒與教師同伴或其他人交談,體驗語言交往的樂趣,學習使用適當的禮貌語言交往”,孩子只有真的學會了說話,把自己的愿望和正確的語句表達出來,才能自由地和人交往。因此,我們要積極挖掘環境的影響所產生的作用。
由于是剛剛入園的幼兒,對新的環境和新的生活,對周圍的人和事都感到陌生,所以孩子情緒不穩定經常哭鬧、缺乏安全感,導致有些幼兒變得一言不發,這時我們教師應善于發現,把它們帶在自己身邊,親近他們、和他們溝通創設一個溫馨快樂的談話氛圍,用和藹的態度、親切的話語跟他們交談,是幼兒在情感上得到滿足,陌生感、膽怯情緒就會逐漸消失,對老師同伴發生興趣,同時也產生了說話的愿望。教師要抓住機會,激發那些一言不發的幼兒說話的興趣,使幼兒有話愿意和老師說,遇到事情愿意講。如:我班的王婧瑤小朋友,看上去很漂亮、可愛,但她不愿意和老師、同伴交流說話,為了改變這一現象,我多次與家長進行談話,在談話中我了解到她是個性格內向不愛說話的孩子,所以在園時間我經常接近她,與她說說她的爸爸媽媽,還有她一些感興趣的事情,對她的點滴進步給予及時的表揚,多給她一個笑容和獎勵、贊揚,都將成為讓他主動與老師同伴說話交流的重要舉動。兩個多月下來,王婧瑤愿意與同伴交流了,而且還主動的告訴老師她做了什么事了。這時我們發現原來她并不是個不愛說話的孩子,其實她的口語表達能力都還不錯。由此可見。創設良好的快樂溫馨的語言環境是可以提高小班幼兒口語表達的重要因素。
二、在日常生活談話中提高幼兒的口語表達能力
日常生活中不管是老師與幼兒談話,還是家長與幼兒談話都是發展幼兒口語的重要方式,在孩子與老師,同伴家長的談話中,可以了解到孩子的口語能力的發展情況。
1.教給孩子一些互相交談交往的技能
《綱要》說:“幼兒與成人、同伴間的共同生活、交流、游戲等”是其社會學習的重要途徑。孩子之間有種天然的親和力,他們喜歡在一起游戲,但在游戲中常常出現各自游戲、互不干擾的局面,或互相攻擊,爭搶玩具的現象,這都是由于孩子年齡小,缺乏社會交往經驗自我中心意識強造成的。
在教育活動中,教師應有目的地豐富幼兒生活內容,增長幼兒知識,開拓幼兒視野,培養幼兒多方面的興趣,引導幼兒仔細觀察,認真分析,擴大和加深對周圍事物的認識和理解,發展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因此,教給孩子們一些交往的技能是非常必要的。首先,在日常生活中教給幼兒一些禮貌用語如:“謝謝”,“對不起”等以游戲的形式教幼兒禮貌待人,要求孩子和老師、同伴、家長之間見面能互相問好,告別時說“再見”,請求別人幫助時要說“請”,接受別人幫助后說“謝謝”,無意間碰到別人時要說“對不起”,接受別人道歉時要說“沒關系”。其次,我注意教給孩子主動交往的方法。如鼓勵幼兒把自己的圖書、玩具拿出來一起與朋友分享,跟小朋友和老師說一說自己喜歡看的動畫片,和小朋友一起做游戲。作為教師,在園里我們要有意創造幼兒之間互相交流的機會,使孩子的交往面得到新的發展。《綱要》說:“幼兒與成人、同伴間的共同生活、交流、游戲等”是其社會學習的重要途徑。在教育活動中教師應有目的地豐富幼兒生活內容,增長幼兒知識,開拓幼兒視野,培養幼兒多方面的興趣,引導幼兒仔細觀察,認真分析,擴大和加深對周圍事物的認識和理解,發展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
2.讓幼兒多觀察、多練習、多說話
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有計劃的帶領幼兒直接觀察,給幼兒創造條件增加學習的興趣,例如:認識名詞,有條件的要帶幼兒觀看實物或圖片,如認識花的顏色,可以帶幼兒到花園,讓幼兒自己觀察,知道各種各樣,許多的顏色,可以用“五顏六色”來說,這樣既豐富了幼兒的詞匯,又使幼兒獲得了語言練習的機會。
教師在日常生活中,要善于找機會,鞏固幼兒語言基礎并加深對語言的理解:起床穿衣時,讓幼兒說出不同的顏色和各類衣服的名稱;進餐時,讓幼兒說餐具的名稱和蔬菜的種類及名稱;戶外散步時,讓幼兒自由交流,豐富幼兒的詞匯,同時也給幼兒一個自我表現的機會。
為了發展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不光要發展幼兒的觀察能力,還要練習幼兒的口語表達能力,教師要善于利用幼兒來園、離園、游戲時等分散的活動時間,有目的的引導幼兒說話,如:離園時問幼兒今天穿的是什么并說出衣服的顏色等。
3.讓孩子在與同伴的交流中發展口語表達能力
在幼兒園中,幼兒除了與老師交談,最多的還是與同伴之間的交流,不管是在課間、游戲時、戶外散步的時間。我利用與同伴的交流來發展口語表達能力,因為在同伴當中 幼兒說話不受到任何的限制,氛圍更為輕松。一些口語發展的比較好的幼兒還將在其中起到示范、帶頭的作用。年齡越小的幼兒越喜好模仿,當同伴說出一個較好聽的詞時,他們就會跟著模仿。教師可借此機會傾聽幼兒的交談,提高幼兒口語的發展。
三、利用在家中與父母的日常談話來提高幼兒的口語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