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針對地質勘查單位會計制度轉軌為事業單位會計制度進行分析,介紹了地質勘查單位會計制度轉軌為事業單位會計制度,同時還對地勘單位會計制度和事業單位會計制度進行對比,總結了幾點差異,分別為:會計核算原則上的差異,會計科目設置差異,財務成果表達手段方面的差異。結合這些內容,總結了地質勘查單位會計制度轉軌為事業單位會計制度的建議,內容有:提高信息質量,規范會計核算,加強資產管理,推進信息化管理,規范編制、提高信息披露透明度。
關鍵詞:地質勘查單位;會計制度;事業單位;會計制度
傳統地質勘查單位,使用地勘單位會計制度,但是經過長期發展后,地勘單位會計制度已經難以滿足地勘單位的發展需求,因此需要對其進行轉軌,對事業單位會計制度進行應用。
一、地質勘查單位會計制度轉軌為事業單位會計制度概述
地勘單位多數是依靠國家地勘費預算撥款而運行的,該行業國家定為生產型全額預算事業單位,而實質是事企并行的非全額預算事業單位,事業經費不足需要通過生產經營從市場找。《地質勘察單位會計制度》能夠反應出地勘單位事業單位性質,同時還體現了地勘單位從事經營活動以及專業特點方面的需求,但確無法同國家近幾年來的對事業單位改革接軌。地勘單位會計制度在會計核算口徑和會計預算資料、會計決算資料方面存在口徑不一致的現象。因此,需要對地勘單位作為事業單位一般性質進行強化,對地勘單位從事地勘生產經營特征進行剝離;對地勘單位改革過程中的資產負債、經營收支管理與核算進行弱化;對地勘單位人員和人員經費管理、核算方面的工作進行進一步細化。
在這一環境下,地勘單位會計制度轉軌事業單位會計制度,不但要分析相關政策的基本構架以及普遍指導意義,并且還需要適當擴大其包容量,其內容包含全部地勘單位當前執行原制度所涉及的全部會計業務問題。
二、地勘單位會計制度和事業單位會計制度對比
(1)會計核算原則上的差異
結合《地質勘察查單位會計制度》要求,發現地質勘察單位對于不同業務對象而言,分別借助“權責發生制”以及“收付實現制”核算原則,同時地勘單位參與社會生產經營活動過程中,出現收入、支出方面,借助“權責發生制”原則,地勘單位針對財政撥款以及預算內項目,主要借助的是“收付實現制”原則。這種情況下,能夠讓地質勘查單位,不但可以對國家項目進行繼承,同時還能夠在一定程度上加強成本管理、提高成本核算動力。
地勘單位長期處于事企混營的狀態下,從而促使地勘單位在財務管理方面比較松散,所使用的會計核算原則交叉,會計信息與國家統計口徑不一致,所提供的會計資料無論從事業或企業角度單方面看質量都不高?!妒聵I單位會計制度》財務會計核算當中,主要使用的是“收付實現制”,新制度執行,會促使會計核算工作更加規范化,進一步加強地勘單位的財務管理工作以及成本的核算,促使會計信息質量得到有效提高,但也給地勘單位經營核算帶來了困難,實行“權責發生制”的經營收支和相關資產核算無法完全和事業會計制度銜接,解決這一矛盾只有進一步推進地質勘查單位的改革。
(2)會計科目設置差異
《地勘單位會計制度》當中科目設置主要表現在地質行業特色當中,對于地質勘查工作而言,主要內容有:地勘生產、未完地質工作、已完地質工作等。而對于地質工作來說,最終產品設置“地質成果”。與此同時,在具體發展過程中,多種經營企業對企業會計科目進行大量引進,例如經營收入方面的內容,這一內容充分適應了當地的地勘單位發展多種經營企業會計核算需求。而《事業單位會計制度》缺少相應的相關核算科目。
(3)財務成果表達手段方面的差異
《地勘單位會計制度》當中的財務報表所包含的主要內容主要有資產負債表、結余、收益方面的分配表、地質項目撥款明細表等,同時還包含其他經費支出方面的明細表。而在《事業單位會計制度》當中主要使用的是“收付實現制”,但對部分經濟業務或者事項財務會計要求將“權責發生制”作為基礎性內容,對資產負債表進行編制,同時還有收入費用表以及凈資產變動表等。此外,還需要結合預算會計方面的需要,對財政撥款預算收入支出表、預算收入表等進行編制。
三、地質勘查單位會計制度轉軌為事業單位會計制度的建議
(1)提高信息質量,規范會計核算
相關負責人員需要進一步加強地勘單位預算支出以及經營支出的分類核算,其中財政支出需要嚴格按照預算會計進行相應核算,嚴格遵循“收付實現制”相關原則,同時財政資金以及相應經營項目之間不能出現混合現象,要做到專款專用,對人員經費核算進行進一步細化,對地質成本管理進行強化。有效加強探礦權等方面的地質成果財務核算,對實際勘查成本進行合理歸納,針對這一資產化的地質成果,同時要做到合理入賬價值,遵循謹慎性原則。對于那些已經資產化的地質成果類資產,需要進行定期價值測試,對地質成果進行客觀評價。
(2)加強資產管理,推進信息化管理
長期運行過程中,地勘單位和事業單位混合經營,其管理理念與時代發展不相適應,在資產管理上,水平角落后,導致資產管理工作存在較多問題,這種情況下,促使財政資金形成資產處置不當、行為不夠規范的現象,并且導致資產賬務和實際不符現象。《事業單位會計制度》財務會計對于財政資金形成一定資產要求,需要結合“權責發生制”原則開展會計核算,進一步完善資產財務管理。新時期背景下,地勘單位應當推動資產管理向信息化方向發展,在資產的購置上、驗收工作中和保管方面,行程一種比較有效的動態化監控,此后借助信息化方式,促使地勘單位資產管理水平得到進一步提升,避免國有資產流失。
(3)規范編制、提高信息披露透明度
《事業單位會計制度》主要面向不同業務,對財務報表進行編制,其中財務會計地勘單位主要是要結合“權責發生制”,對負債表、凈資產變動表等進行編制,這樣能夠促使地勘單位財務報表系統變得更加完整,促使地勘單位資產管理和實際財務情況之間更加適應。與此同時,地勘單位必須結合預算會計制度,對財政撥款預算收入支出表、預算收入表進行編制,對地勘單位財政資金的應用情況及時反映出來。對于這些類型的報表進行科學編制,會促使地質單位信息披露透明度得到大大提升,進而從源頭上避免出現腐敗現象。
(4)符合新時期經濟要求,實現制度創新
為了適應當前市場化進程,相應地質勘察單位需要進一步加快事業單位的分離進程,始終堅持先進經營理念,不斷對管理機制進行改革和創新。市場化進程當中,地質勘察單位可以分為工藝性地質勘察工作部門以及商業性質地質勘察部門,結合不同業務部門類型,需要選擇與之相使用的制度。例如,工藝性地質勘查部門,選擇會計制度轉軌具有較高可信性。要高度遵循事業單位會計準則,促使財務會計核算和財政部門達到一致水平。
四、結束語
自從《地質勘查單位會計制度》發布以后,社會環境發生一定變化,舊有制度難以適應改革,因此要求地質勘查制度轉軌事業單位制度。新制度的充分應用,對地質勘查單位資產管理工作進行有效規范,同時也對地勘單位財政資金方面的財務收支管理、會計核算進行強化。對《事業單位會計制度》進行應用,為地勘單位提供有利契機,有效 提升地勘單位預算管理水平以及財務管理水平。
參考文獻
[1]馮宗文.將地勘會計制度下地質成果科目轉入政府會計制度下庫存物品科目核算的研究[J]中國總會計師,2018(11):132-133.
[2]財政部印發“關于地質勘查事業單位執行《政府會計制度——行政事業單位會計科目和報表》的銜接規定”[J]預算管理與會計,2018(11):10-18.
[3]梁漢德.試論地勘事業單位固定資產財務核算執行新事業單位會計制度后的不良影響[J]財經界(學術版),2018(12):101.
[4]師紅聰.《政府會計制度——行政事業單位會計科目和報表》的應用思考[J]商業會計,2018(08):92-93.
作者簡介:劉青松,男,本科,(1972-),籍貫:四川合川,郵編:553004 主要從事:財務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