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玲
摘 要:中國的經濟發展在當今的趨勢下實現了跨越式的發展。然而,近年來,經濟現象在許多地方令人擔憂。在這樣一場國際趨勢面前,對中國來說是機遇,還是更大的挑戰?本文首先簡要介紹全球化的退潮的整體,然后研究和分析全球化的退潮的原因,然后,根據中國的具體國情,著眼于“一帶一路”所面臨的挑戰,以及此時給中國經濟帶來的機遇。
關鍵詞:經濟;機遇;挑戰
曾有知名人士預言,提示金融危機已經導致各地貿易、資本、移民流動急速放緩,貿易、投資、金融、移民等多層面保護主義風起云涌,正在快速逆轉。中國在此趨勢之下又該如何迎接挑戰,抓住機遇成為當今社會需要高度關注的問題。
一、經濟不理想的原因
經濟不理想不是偶然的,有著其存在的特定背景與原因,也存在一定的必然性。因為全球化的發展同樣存在著事物發展周期性的變化,它不可能永久保持促進全球經濟快速增長的趨勢,它同樣存在著達到頂峰后的退潮現象。全球化退潮的趨勢形成的原因主要可以概括為:
(1)經濟差異加大激化貧富矛盾
發達國家成為了全球化進程中最大的受益者,但是全球化對發達國家同樣存在著不利的影響。由于缺乏國際有效監控和管理的情況下,人員、資本和商品在全球化愈發自由流動,發達國家的經濟發展更趨向于失衡和不穩定,由此加劇了發達國家內部的貧富差距,激化貧富矛盾。因此,經濟全球化最大得益者美國同樣也是西方國內貧富差距最大的國家,也是“反全球化”呼聲最高的國家。
(2)全球化中世界范圍內的不同國家文化和價值觀存在沖突
全球化的進程不僅僅是經濟性質的全球化,它也是通過經濟擴張而推動各個不同國家的文化和價值觀融合的過程。在全球化的進程中,各個國家都面臨遭到不同其他國家文化和價值觀沖擊的挑戰。因此,不同國家的文化和價值觀之間更容易發生沖突,從而對國家之間的關系產生不利的影響。
(3)發達國家老齡化問題嚴重,科技發展目前面臨衰退周期
發達國家老齡化問題較為嚴重,這也嚴重影響到美國創新及科技發展水平的提升。美國某個戰略研究所認為,美國目前正處在技術創新衰減期,下一輪技術創新高潮將在2020年以后。而投資預測家登特指出,發達國家因人口出生率的放慢和技術周期下行將在2010-2022年出現。因此,全球化也就在科技發展創新受挫的不利影響下受到很大影響。
二、全球化退潮趨勢下“一帶一路”面臨的挑戰
如今全球化存在著退潮的趨勢,在世界經濟發生深刻變化的同時,中國經濟同樣也面臨重大結構調整。與此同時,我們又在推動一帶一路的建設,要大幅度地走出去。這些事件的疊加會產生什么樣的效果,是值得我們深入思考的,我們不能忽視“一帶一路”在實際操作過程中可能遇到的風險。
首先,在經濟方面來說,一帶一路沿線的幾十個國家都是經濟相對比較薄弱的國家,市場容量有限。此外,“一帶一路”沿線的很多國家近年來進入了一個相對困難的經濟周期。特別是一些發展中國家,前些年依靠大宗商品的出口經濟了較高速增長,如今卻開始走向谷底,因此在經濟方面還有許多挑戰等待著我們。
其次,在安全方面來說,一帶一路戰略所涉及到的國家,無論是中亞國家還是中東的一些國家,幾乎現在都是恐怖主義、極端主義盛行,政治風險高,但是我們大筆地投資投進來,我國如何依賴綜合性的手段保障投資安全,規避安全風險,這是一個迫切需要我國需要引起重視。近年來,中國已相繼成立了一些海外安保公司,但在與當地的法律接軌、情報能力和危機處置能力方面,我們還需要更多有效的措施來防范安全的風險。
最后,在制度與規則方面來說,一些國家正試圖重塑國際和地區貿易、投資新規則來維護自己的優勢地位,美國現在就在試圖甩掉WTO,通過簽署TPP和TTIP來重塑國際貿易、投資新規則,這不可避免地會對中國的未來發展產生影響。而在制度和規則中最重要的,毫無疑問是法律風險?!耙粠б宦贰毖鼐€的許多國家,法律本身就是不健全的。明確法律規則和較成熟法治環境的缺失,毫無疑問會對“一帶一路”的推進帶來諸多不確定性。
三、全球化退潮帶來的機遇
全球化退潮的趨勢下,雖然存在很大潛在的挑戰與風險,但是風險和機遇是并存的,因此,全球化退潮給我們帶來的不僅僅是挑戰,還有在全球化退潮趨勢中的潛在的機遇。全球化的退潮帶來了區域性經濟組織的興起,而中國在區域性經濟組織中也希望成為區域性經濟組織中的主導者。美國雖然現在就正在試圖甩掉WTO,通過簽署TPP和TTIP來重塑國際貿易、投資新規則,但是中國的一帶一路也正在逐步崛起,新的貿易秩序即將產生。而中國成為區域性組織主導者不僅對我國綜合實力具有很大的幫助,而且在一定程度上也促進了我國與其他發展中國家的友好關系,奠定國際地位。不僅如此,對當下的中國而言,應積極推動并參與全球化,利用全球化的機遇,繼續發揮“后發優勢”。具體而言,中國可以著力的推手有G20、金磚機制、上海合作組織、亞投行、新開發銀行等新型國際機制和制度,以及推進亞太自貿區建設進程等。當然,這些都需要產業結構轉型優化的支撐,中國經濟對內需要進行改革優化,對外進行協調擴展。在金融方面,全球化退潮對于人民幣參與大眾商品定價具有非常積極的作用。隨著全球化退潮,區域性經濟的繁榮發展,這為人民幣的走出國門邁向區域化貨幣提供了可能,尤其是在人民幣加入SDR成為僅次于美元、歐元的第三大貨幣后,人民幣成為區域性的貿易結算、定價貨幣的基礎和條件逐步成熟。因此,全球化退潮帶來的機遇也是潛力巨大的,中國如何在全球化退潮的趨勢下把握機遇,迎接挑戰是至關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