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國慶
摘 要:金融技術給商業銀行帶來了新的活力,對商業銀行產生了前所未有的影響。優質的金融服務可以提供給更廣泛的客戶。本文旨在從銀行業務的角度探討金融技術和新興人工智能功能對傳統銀行業務失敗的解決方案,支持商業銀行轉型發展,提升銀行整體的競爭力。
關鍵詞:金融功能觀;商業銀行;金融科技;人工智能
十九大明確指出,要“深化金融體系改革,提高金融服務的能力服務經濟”,和強調建立良好的經濟產業體系,技術創新、和現代金融和人力資源的協調發展。在這方面,商業銀行必須認識到形勢,積極創新,提高服務的內容和形式,充分滿足客戶的需求,同時,積極融入金融技術、金融服務、管理創新,為轉型發展注入新動力,在新時期承擔更大的金融責任。
一、金融科技在銀行業的應用
近年來,金融技術的興起為銀行業的發展帶來了機遇。目前,金融技術的發展經歷了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金融IT階段。這一階段主要是指通過傳統的IT軟硬件實現電子銀行辦公和業務,優化業務流程,提高業務效率。代表產品或服務,如基礎設施(基本的硬件、軟件),金融設備,核心業務系統(存款和貸款管理、賬戶管理系統),中間業務系統(操作系統、信用支付和結算系統,收集、付款、資產管理、資產管理、代理),通道系統、管理系統、服務(集成、咨詢、外包)。現階段,金融技術的發展依賴于商業銀行系統中IT系統的支出。IT公司實行傳統的軟件銷售和服務運營維護模式,不參與商業銀行的業務往來。
第二階段:互聯網金融階段——渠道共享。這一階段主要是利用互聯網連接金融資產、交易、支付終端和資金,搭建在線業務平臺,聚集大量用戶,將信息共享與業務結合起來,從根本上轉變傳統的金融和經濟渠道。具有代表性的產品或服務,如互聯網基金銷售、P2P、移動支付、互聯網保險等。金融技術2.0模型的核心是提供信息基礎設施和一整套業務解決方案的金融技術公司。客戶業務部署在軟件企業的云中。其盈利模式以收取服務費為基礎,更具有可持續性。此外,隨著整個IT系統或整個業務系統的管理,一些商業銀行會完全外包一些非核心業務,如資產清算等,以擴大增長空間。
第三階段:金融技術階段-營業部。這一階段主要是指利用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和區塊鏈對傳統的金融信息采集、信用中介、風險定價和投資決策過程進行改造,極大地提高了傳統金融的效率,解決了傳統金融的痛苦。傳統金融的本質。具有代表性的產品或業務,如大數據信貸、智能投資、供應鏈融資等。在金融技術3.0階段,金融科技公司通過持有股份或持有股份獲得金融牌照,利用其IT技術直接開展金融產品銷售、智能投資、大數據信貸等金融技術服務,從而直接實現銷售共享或業務共享。
二、發展科技金融戰略改革的必然性
(1)經營成本上升沖擊傳統商業銀行服務模式
傳統商業銀行經歷了牌照制度的快速發展。雖然在過去的幾十年里發展迅速,但也面臨著越來越多的問題,如業務模式單一,創新能力不足,內部組織效率低下等。在新興互聯網金融的沖擊環境中處于被動地位,運營成本上升,運營利潤增長下降。與傳統商業銀行模式相比,金融技術大大降低了經營成本。例如,云計算和分布式架構不僅可以降低前期成本,還可以降低后續基礎設施成本。在金融技術模型下,大大降低了對物理網絡的依賴。特別是,新的網上銀行已經完全脫離了最初建立實體分行的商業模式。
(2)新興金融科技企業創新帶來的外部市場壓力
以提升客戶體驗為核心的金融技術理念,以閃電般的速度將傳統商業銀行市場分割開來,尤其是商業銀行過去從未考慮過的長尾用戶。例如,螞蟻金服成立于2014年,通過便捷的支付方式吸引了大量的流量,并向財富管理、智能投資、眾籌、消費等領域拓展,形成了最具代表性的開放式綜合金融服務平臺。金融技術對銀行業務模式、客戶關系管理、渠道管理和風險管理有著全面系統的影響。作為一種有著百年歷史的傳統銀行業務模式,已經被金融技術悄然打破。同時,金融科技公司也在全力推進“科技+”金融模式創新。“傳統”金融部門過去曾面臨許多問題或風險管理能力,構成了很高的進入壁壘。它面臨著以人工智能為手段的金融科技企業的直接影響。
(3)全球金融科技浪潮已成為不可逆轉的發展趨勢
新的數字技術正在重塑現有金融產品和服務的價值,企業不斷吸收新事物的速度和效率也在加快。金融技術對商業銀行服務模式的影響是基礎性的,具有不可逆轉的發展趨勢。國際商業銀行加快了金融技術的應用。金融技術的研究和應用在我國的戰略戰術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在我國從要素驅動經濟向創新驅動經濟轉型的過程中,政府對金融技術的支持已上升到國家戰略層面。金融技術是銀行業自上而下的戰略改革。2016年8月,國務院發布了《科技創新“十三五”規劃》,明確提出“推進科技產品和服務創新”。國家戰略層面的政策支持為商業銀行的金融技術轉型創造了政策紅利空間。為了爭奪金融技術的發展,各省市紛紛出臺相關配套政策,在全國形成了相對良好的創新環境。
三、金融科技推進銀行轉型的策略
(1)加快建立“移動支付”和“虛擬銀行”的步伐
在未來,商業銀行和傳統銀行將會有很大的區別。因此,進一步深化“虛擬銀行”的建立,將使移動支付技術多樣化,使其能夠深度優化用戶體驗,并積極構建和提供用戶。綜合非脆弱性金融服務,引領金融服務體系。因此,商業銀行必須保證收集到的信息和用戶行為的完整性,運用各種方法和產品內容,撰寫和討論更深入的用戶體驗報告,為構建銀行云計算平臺所需的數據流和大數據系統打下基礎。此外,完善電子支付鏈,為銀行創造新的移動支付方式,也是商業銀行在新的發展道路上采取的重要措施。商業銀行應盡可能將未來所有的支付服務轉移到網上市場,增加現場移動支付。該模式的發展趨勢受到關注,結合時下流行的金融技術時尚,注重人臉識別、虹膜識別和加密算法的使用,為加強移動支付的安全性和速度奠定了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