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莉娟
摘 要:在社會經濟發展過程中,為彰顯企業實力、留住人才等諸多因素,越來越多的單位建立了住房公積金繳存制度,住房公積金覆蓋人群在不斷擴大,普通職工購房時因此能獲得較大幫助。住房公積金增值收益分配工作一直都是大家關注的焦點,確保分配合理也是促進我國住房公積金健康發展的關鍵,所以本文對加強住房公積金增值收益分配工作進行了探討。
關鍵詞:住房公積金;增值收益;分配工作
一、引言
我國的住房公積金制度始于1991年,這一制度迅速在全國推廣開來,取得了較為顯著的成效,社會各界開始關注住房公積金,有關住房公積金增值收益分配的關注度逐年遞增,這與廣大繳存職工的自身利益息息相關。住房公積金增值收益就是住房公積金業務收入與業務支出的差額。住房公積金業務收入包括住房公積金存款利息收入、委托貸款利息收入、國家債券利息收入和其他收入。住房公積金業務支出包括住房公積金利息支出和委托手續費支出。在住房公積金業務收入和支出中,利息收入和利息支出占絕大部分份額。
住房公積金的增值收益主要用于建立公積金貸款風險準備金、住房公積金管理中心的管理費用和建設城市廉租住房的補充資金。如2017年度貴陽市住房公積金中心的主要財務數據如下,業務收入76553.20萬元,業務支出48095.10萬元,實現增值收益28458.10萬元。增值收益分配情況:提取貸款風險準備金2338.72萬元,提取管理費用16358.09萬元,提取城市廉租住房(公共租賃住房)建設補充資金9761.28萬元。管理費用支出17168.20萬元,其中人員經費1018.74萬元,公用經費315.87萬元,專項經費15833.59萬元(主要用于購置住房公積金業務、信息、檔案等綜合業務用房、設備專項經費)。經濟不斷發展,我國住房公積金制度也會出現無法滿足時代發展需求的情形,若不能及時解決,必然會對住房公積金制度的順利實施產生不利影響,也將影響到住房公積金增值收益的合理分配。如何實現住房公積金管理制度的與時俱進,讓公積金產生更大效益,筆者基于此作如下分析:
二、現行分配工作存在的問題
(1)分配用戶不恰當。就目前住房公積金增值收益分配工作現狀來看,很多公積金中心都將獲得的公積金增值收益用在廉租房建設之中,容易引發一系列的權屬爭議。這一現象本身來說就是將工薪階層的間接差價收益轉移給了更低收入的人群,這個時候也就會在無形之中促使住房公積金制度需要承擔解決低收入工薪階層基本住房問題責任,這也就無法真正有效的將住房公積金制度的價值有效的發揮出來。此外,很多增值收益分配管理者,在分配過程中沒有考慮到管理中心發展這一問題,進行大額固定資產投入運作的時候,沒有合理地使用合法渠道,亦或購買技術和設備時缺乏前瞻考慮,這些也直接加大了分配的不恰當與不合理性。
(2)提取比例不合理。目前公積金增值收益分配工作中,除了分配用戶不恰當之外,提取比例不夠合理也是較為顯著的問題之一,具體表現在以下兩個方面:首先,在為各類風險制定應對方案時,未結合實際需求來進行分配與處理,具體的提取比例未完全按照各省財政廳所制定的方案來實施,在這種情況下,提取比例和所貸款項目的實際風險未能進行直接掛鉤,這也違背了設置風險準備金本身的初衷。其次,住房公積金增值收益分配過程中,也很難把控管理費用提取標準,條例中明確指出,住房公積金管理費用需要嚴格按照略高于國家規定的事業單位費用標準來進行提取,但是卻沒有對略高的比例或金額進行明確。例如,部分公積金中心在提取管理費用時,并未結合其實際工作情況進行分析,認為能通過財政部門的審批即可,這樣的操作模式必然會造成分配時提取比例的不合理性和不確定性。
三、加強住房公積金增值收益分配工作的措施
(1)對分配用途進行合理調整。增加公積金增值收益分配的合理性,首先要對分配用途進行合理調整,對分配用戶加以區分和明確,即在實際工作中可以開展更為細致的資金分配活動,將增值收益用途進行明確,明確其為發展基金、貸款風險準備金、管理費用、配套補貼基金、貸款貼息基金等。以貸款貼息基金為例,貼息貸款這一互助性政策貸款可用于特定大眾群體,對商業住房貸款進行貼息,彌補公積金放貸資金的不足;而對于配套補貼基金,在分配過程中可將其用于居住配套不足的小區;實施合理的補償方式,對長期存儲住房公積金的繳存者給予資金補償,維護只存不貸者的利益;這樣就能有效的鼓勵員工積極主動的進行公積金繳納,為住房公積金增值收益分配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礎,形成有效的良性循環。
(2)對提取比例進行合理規范。為使得公積金增值收益能合理分配,構建靈活且有效的風險準備金提取制度是較為重要的一項舉措。為此,筆者認為在分配過程中,可以將風險準備金的提取比例同逾期貸款率來進行不同級別的分類,結合實際情況確定相應的風險準備金比例,進而開展合理預算與分析,確保住房公積金增值收益分配工作有序進行,最大程度上規范提取比例。
(3)對相關配套體系進行完善。增強公積金增值收益分配的合理性,完善相關的配套體系是必不可少的。為此,相關部門一定要對現行的財務核算方式進行完善,積極設定管理中心運行成本費用以及管理人員費用科目,以此來構建出新型的住房公積金發展基金,促進住房公積金增值收益分配工作的有序實施與落實。此外,在進行貸款貼息管理的時候,我們還可以對貸款貼息對象進行明確,結合實際構建出規范的貸款貼息審批制度,對各個地方公積金貸款管理制度進行規范。例如,政府部門可出臺一套相應的指導方案,下級單位按照相關方案來展開分配工作,再由政府相關部門進行分配考核,確保分配工作有序開展。
(4)保護公積金繳交職工的合法權益。除了上述幾點之外,還需在發展過程中保護好公積金繳交職工的合法權益,這也是發揮住房公積金價值的重要舉措。“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為加強公積金增值收益分配工作質量,大幅增加住房公積金增值收益,必須確保繳存職工數量和質量的增長,也必須確保增值收益分配的合理。國務院公積金管理條例明確指出,住房公積金繳交職工依法享有條例中所規定的所有合法權益,就目前我國城市與鄉鎮廉租房政策實施情況來看,不難發現部分入住人員并不是或不完全是住房公積金繳交職工、或真正存在住房困難的人員,申請的條件和程序的公開性及透明度還不夠合理,公積金繳交人員權益會受到一定程度的損害。為此,在進行住房公積金增值收益分配的時候,一定要有效的落實保護公積金繳交職工的合法權益,制定相應的保障制度體系,提高增值收益分配的科學性與合理性。
四、結語
綜上所述,我國住房公積金增值收益分配工作仍存在一些問題,具體表現在廉租房、貸款風險、管理體系等方面,要想有效改善這一現狀,管理過程中應制定統一的住房公積
金增值收益管理標準,實現標準化管理,這樣才能有效保障住房公積金繳交職工的合法權益,促進我國住房公積金增值收益分配工作的有序實施和開展。確保住房公積金增值收益的合理分配和使用,不僅有利于住房公積金事業的健康穩步發展,也使得住房公積金這一取之于民、用之于民、造福于民的社會保障制度在保障繳存職工切身利益的同時,更兼顧到地方經濟持續平穩的增長,為城市的穩定發展、改善百姓居住條件、構建和諧社會貢獻力量!
參考文獻
[1]黨虹. 探討如何完善住房公積金增值收益分配機制[J]現代經濟信息,2013(24).
[2]徐揚. 關于住房公積金的增值收益分配方式的探討[J]財會學習,2016(8):184-1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