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創新一直是越商精神內涵的重要組成,通過不斷創新,越商才能一直在市場經濟的洪流中發展壯大。而作為越商的特殊構成部分,家族企業的興衰榮辱與紹興的經濟發展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本文將從整體層面上探討影響家族企業家創新精神的內外因素,并針對影響因素的分析對紹興家族企業創新精神的培育機制進行合理的探索,以進一步拓展關于企業創新精神的相關理論知識,為紹興家族企業的長足發展提供政策性建議。
關鍵詞: 家族企業;創新精神;培育機制;越商
一、引言
家族企業的可持續發展要靠創新來實現的,通過創新實現資源的優化配置,通過創新管理引領企業的健康成長。然而,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家族企業主在面臨復雜的內外部環境時往往傾向于做出相對保守的戰略決策,以避免破壞家族財富,希冀創造永恒的遺產(劉建榮、李成彥,2005)。而這種穩健式的思想正是導致眾多家族企業走向末路的根源。冒險、創新一直是越商企業家精神的重要組成部分(薛國琴,2012),在創新驅動、轉型升級的時代背景下,如何更好地培育和傳承企業家創新精神關乎著紹興家族企業的長久發展。
二、影響家族企業創新精神的因素
無論是家族企業還是非家族企業,企業創新精神歸根結底可以理解為企業對資源的一種配置傾向(李婧等,2016),而影響這種配置傾向的因素一直是學界研究的重點。根據目前的文獻分類總結后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制度因素、外部資源與內部學習、組織特征等。部分學者還針對家族企業的創新精神方面進行研究并提出家族主義、利他主義、社會情感財富、家族管理者特征等方面也會對企業創新精神產生重大影響。
(一)影響家族企業創新精神的外源因素
制度環境。在中國轉型經濟過程中,由于區域性的政策及商業文化的不同,制度環境的差異就會對家族企業的創新精神產生不同程度的影響(李靖等,2016)。部分學者研究指出了中國轉型經濟過程中企業家活動的配置問題,研究發現企業的創新活動受到制度環境中報酬結構的影響,即如果存在規模較大的產品市場、方便交易的交通和通訊條件、完善的融資機制、界定清晰的產權和專利保護制度,企業的創新意愿就會增強(莊子銀,2007;鄧可斌、丁重,2010)。
行業環境。行業競爭程度也將影響家族企業的創新精神。研究指出,快速變化環境中的企業更有可能采取非法行為,從而導致企業的創新活力下降(Gross,1978)。當企業所處環境競爭較為激烈時,中國企業家傾向于采取措施進行成本控制,而不是投入資源進行創新活動(Lau、Busenitz ,2001;Luo X.等,2005)。在此種情況下,對研發進行大量投資或者進行品牌策略可能會將企業置于危險境地(Tsang,1996)。反而在整個行業“風平浪靜”時,企業在成熟的市場中會集中精力投入開發和創新活動。因此,企業需要對行業環境進行快速識別,并及時作出應變反應,根據環境的變化及時調整企業的創新策略。
人文環境。傳統的家族文化對當代中國企業組織產生了重要影響,以家族為依托的私營企業不斷發展,成為支撐社會經濟發展的一支重要力量(薛國琴,2011)。越文化作為中國傳統文化的一部分也有其獨特的地域特征,而特殊的人文環境也給家族企業的成長產生巨大的影響。常建坤(2006)通過構建文化影響企業家創新精神的鉆石模型指出,文化會對企業家創新精神產生重要影響,企業家的創新精神離不開其所生存的文化環境。
(二)影響家族企業創新精神的內源因素
利益驅動。企業的逐利性是其進行創新活動的內源動力。企業存在的價值在于通過提供的產品和服務來賺取利潤,擴大規模并實現企業的可持續發展。同時,創新可以節約活勞動和物化勞動消耗從而降低成本(秦輝、戚東海,2004)。企業從技術創新中獲取的利益是企業利潤的重要組成部分,企業為實現利潤最大化的目標必然要追求創新收益的最大化(陳偉、趙富洋,2008)。因此,對創新收益的預期是企業進行創新活動的內驅力。
企業文化。企業文化是一個企業精神的一種表現形式,通過企業文化凝聚員工,使企業內部達成基本共識,同時起到溝通協調作用。在崇尚創新、鼓勵創新的企業中,必然會形成一種自上而下的企業創新價值觀。這種創新理念是企業規范員工的行為規范,是幫助企業開展創新活動的無形保障。企業文化也是企業間合作的共同語言(吳向鵬、高波,2007;Phillip&Sankaran,2007),當兩個企業文化相互契合時,在共同合作的過程中會減少摩擦,降低因溝通不良產生的不必要的成本。因此,企業的創新文化在共同合同的過程中會產生“1+1>2”的效果。
激勵機制。企業的持續創新需要有一套能夠有效誘發員工持續創新的激勵機制(張遠飛等,2013),通過推動員工積極參與企業創新(Buenstorf,2007)才能是創新真正成為一種內化的價值觀念。激勵是管理的一項重要職能,它能夠有效地調動員工的積極性。在制定激勵政策的過程中,對有重大創新貢獻的員工給以豐厚獎勵,包括物質方面及精神方面。通過制度激勵將提高員工創新的積極性,同時也為企業其他員工樹立創新榜樣。
紹興悠久的商業文化傳統孕育了一批實力雄厚的家族企業,但其中依然有很多在“富不過三代”的魔咒下走向了終結。創新是一個企業生存及發展的內在動力,對于企業而言應作為一種內源精神存續。在家族企業的不斷傳承和更迭中,如何培育創新精神是本文的研究重點。
三、家族企業創新精神培育機制研究
基于對影響創新精神的內外源因素分析,本文從政府、企業及企業家個人三個層面探討構建培育家族企業創新精神的有效機制。
(一)政府層面
1、優化制度環境,營造創新氛圍、提供創新必要條件。
家族企業創新精神的培育有賴于健康的生存環境。完善的制度、健全的市場都會導致企業的交易成本降低,在市場分配資源一定的情況下,企業的創新意識就會增強。同時,行業競爭越激烈,企業的生存危機感就會越強,但這并不代表行業競爭與企業創新有正向關系。相關研究指出在到達某個臨界值時,競爭激烈的行業環境反而會抑制企業的創新動力(李婧等,2016),因此政府在優化制度環境的同時應適當引導行業的良性競爭。
2、培育和提升家族企業的合作創新能力。
在相同領域或行業中,政府應鼓勵家族企業相互抱團,形成集群優勢。同時通過引入外資不斷拓展與國外企業的合作廣度,在合作中不斷激發企業的創新意識和創新活力(于斌斌等,2014)。在參與國際合作的過程中,打破了企業原有的能力邊界(周立新,2018),更多的參與到國際市場中,實現開放共享,通過競爭激發企業創新活力。
(二)企業層面
1、注重培養企業的創新文化價值觀
紹興企業在越文化的長期浸潤下已形成了其獨特的精神文化品質,越商的人文素養就源自于越文化的文化傳統。在保留傳統越商文化“精華”的同時還要通過創新去除其中阻礙企業發展的“糟粕”。將創新和傳統有效融合(李生校,2007),才能使紹興家族企業能在復雜的大環境獲得長期的先發優勢。對于企業而言,有意識地營造創新文化氛圍,實行自上而下的創新文化滲透,形成牢固的企業創新文化價值觀,此時創新才能成為企業的常態。
2、謹慎選擇代際傳承,制定合理的家族傳承計劃
家族企業的代際傳承問題一直是理論界研究的熱點,千百年來這種“父傳子、子傳孫”的模式給家族企業的發展帶來了很多的問題。繼承人的經營思想和創新投入意愿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企業的未來走向。相關研究表明繼承者的短視行為會導致家族企業的代際傳承對企業的創新水平產生抑制作用(程晨,2018),因此代際傳承在鞏固企業中家族地位的同時卻損失了企業在市場中的地位。對于家族企業而言,謹慎選擇繼承人關乎企業的存亡,制定長遠的繼承人培養計劃,選撥正真有創新精神的人帶領企業和家族走向繁榮。
(三)個人層面
1、傳承和發展創新精神
勤儉、創新、誠信是越商企業家精神的特質(薛國琴,2011)。從古至今冒險創新精神已逐漸沉淀并滲入了每個越地兒女的骨髓中,因此才不斷涌現出一批批成功的越商企業家。對于一家企業而言,掌舵者的知識、能力、視野及價值觀等決定著企業發展延續性。優質的企業家精神需要傳承,并在傳承中不斷發展。而創新精神的內涵隨著時間的推移和時代的更迭已經發生了變化,對于家族企業經營者而言單純的傳承已經不符合市場經濟的發展需要,同時還要在原有的基礎上推陳出新,不斷豐富創新精神的廣度和深度,使之成為推動企業成長的內驅動力。
2、完善經營管理者的創新激勵機制
創新精神的行程和發展需要依靠有效的激勵機制。只有將企業的興衰與企業經營管理者的自身利益緊密結合才能激發創新,進而帶動企業的持續發展。制定合理的薪酬結構,通過設置長期激勵和風險報酬實現企業人力資本與物質資本的聯動。制定經營者責任保險制度(李維安等,2003;郭俊華等,2009),使企業經營者在實施創新活動的過程中可以真正地放開手腳,沒有后顧之憂。
四、總結
紹興越商精神在經歷時代的洗禮后依然歷久彌新,這與越商的創新精神緊密相關。在現今國家大力倡導創新創業的時代背景下,無論從政府到企業到個人都已經被卷入了創新時代的大潮中。本文從政府、企業及企業家個人三個層面論述了家族企業創新精神的培育機制,在此基礎上提出培育家族企業創新精神的理論策略,以期可以為紹興家族企業的成長和發展提供新的借鑒意義,為紹興家族企業創新績效的提升和持續發展提供理論依據和經驗參考。
參考文獻
[1]Gross B.M.The Legislative Struggle: A Study in Social Combat[M]. Westport: Greenwood Press,1978.
[2]Luo X.,Zhou L.,Liu S. Entrepreneurial Firms in the Context of Chinas Transition Economy: An Integrative Framework and Empirical Examination[J]. Journal of Business Research,2005,58( 3) : 277-284.
[3]李維安、王輝,企業家創新精神培育:一個公司治理視角[J],南開經濟研究,2003(2):56-59.
[4]李生校.越商的企業家精神透視[J],紹興文理學院學報,2007(5):1-6.
[5]薛國琴,傳統文化與越商企業家精神特質-基于與晉商、徽商比較的視角[J],2011(3):129-134.
[6]于斌斌、胡漢輝.企業家能力與集群競爭優勢:基于越商群體的實證研究[J],科技進步與對策,2014(8):145-151.
[7]李婧、賀小剛、連燕玲、呂斐斐.業績驅動、市場化進程與家族企業創新精神[J],管理評論,2016(1):96-108.
[8]程晨,家族企業代際傳承: 創新精神的延續抑或斷裂?[J],2018(6):81-91.
作者簡介:趙燕,碩士研究生,紹興文理學院商學院助理研究員,研究方向為家族企業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