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幾年我國文化藝術不斷發展,人們也更加重視視唱練耳學科,鋼琴成為學生學習應當掌握的重要技能。視唱練耳課程中,鋼琴彈唱指的是能夠邊彈奏鋼琴邊唱,能夠進行彈唱的準確協調。鋼琴彈唱的目的是提高學生的演奏協調能力、聽覺能力。要想做到彈得對唱得準,就必須確保彈唱速度協調一致,所以也具有更高的難度。本文基于此背景下分析視唱練耳課程中鋼琴彈唱訓練之“諧”與“準,希冀有效促進學生的綜合音樂能力
【關鍵詞】鋼琴;彈唱;唱練耳;和諧
【中圖分類號】J624?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引言
鋼琴彈唱是綜合性課程根據相關實踐表明,將談創新訓練融入到視唱練耳基礎學科教學環節中,有助于提高學生彈唱協調能力。視唱練耳屬于音樂專業基礎課程,能夠培養并拓展學生的音樂聽覺,可以通過視覺與聽覺、聽寫這三個環節,引導學生進行綜合分析,鑒別各類音響,掌握音樂信息識別與處理能力。視唱練耳課程中鋼琴彈唱訓練是音樂專業學生必須掌握的基礎技能。根據相關調查顯示,通過鋼琴彈唱訓練,有助于提高學生的音樂綜合素養,使學生更好地了解視唱練耳課程的內涵與意義,逐步提高演唱能力以及聽覺能力、表現能力。本文從以下幾方面進一步探討彈唱和諧與彈唱的重要性,例如如何拆分組合鋼琴聲部與視唱聲部的協和與不協和訓練。
一、鋼琴彈唱訓練理論概述
(一)視唱練耳課程中鋼琴彈唱訓練內容
視唱練耳的彈唱是引導學生唱主旋律,應用鋼琴彈出主旋律或多聲部的某聲部旋律。根據當前的鋼琴彈唱教學現狀,能夠看出,掌握彈唱能力是音樂教育者應具有的綜合性能力。在視唱練耳課程中,鋼琴彈唱稱之為帶伴奏的單聲部視唱鋼琴彈唱分為兩種形式,正譜彈唱與即興彈唱。正譜彈唱是具有完整的伴奏,學生必須要具備良好完善的音樂思維,能夠隨機應變。
(二)視唱練耳課程中鋼琴彈唱訓練的重要目標
視唱練耳課程涵蓋了音樂各學科需要掌握的基礎技能,視唱練耳的學習主要是提高學生的音準節奏等相關技能,能夠促使學生日后為專業服務。鋼琴彈唱訓練培養學生的音樂思維能力,提高學生的音樂素養。學生在進行鋼琴彈唱訓練中,能夠分析音樂作品的背景與曲式和聲,深入體會作品表達的意義與內涵,理解思想情感,有效掌握作品音樂風格,對于作品風格進行材料分析與積累,從而培養學生理解作品的情感風格與音樂特色的能力。
二、傳統音樂鋼琴彈唱訓練之“諧”
在傳統教學過程中,大部分教師會帶領學生進行機械化練習,最重要的目的是要求學生彈唱的有效統一,構建內心立體多層次的多聲部音樂色彩感,也就是說構建多元的音樂色彩感前提下,確保鋼琴聲部與視唱聲部的有效進行。
(一)彈與唱的協合性訓練
通過視唱練耳課程鋼琴彈唱訓練學生能夠對音樂理解與表現能力都有一定的促進作用。在對新鋼琴彈唱作品彈唱訓練時,所以必須要分析鋼琴彈唱作品的具體結構,以及調式通過探究旋律了解到片段動機的發展趨勢,在進行視唱練習時應當表達出音樂作品想要表達的思想情感,所以有效結合樂曲的相鄰音的音級關系與調式調性特點、音樂特點,對每一個音的強弱與音高進行稍微調整,要確保每個音唱出不同的傾向性。在視唱練耳課程教學初級階段,學生在練習音階時必須結合調式調性要求唱出音的傾向性。即使部分樂譜上的相同音程,由于鋼琴與人聲發音有所不同,聽覺上仍有較大的差異,所以可以有效應用調式調性,體現出鋼琴音樂作品的特色,也能夠充分表達出人聲的情感。導音對主音有著極為重要的傾向性。通常教師會要求學生將導音向上唱,向上指的是向主音略微靠攏,但是在不同的樂曲中,也應當根據調式的不同靈活調節嗓音。
(二)彈與唱的非協合性訓練
由于不同的和聲中,音程不同,產生的聽覺效果也有所差異。如果在此類情況下會遇到和聲不和諧的部分。但是這一現象是難以有效避免的,所以必須要提高學生的音樂基礎知識與相關技能,逐步增強學生的表現能力,使學生在音樂實踐過程中加強音樂素質與涵養。在進行視唱聲部與彈奏聲部的練習之后,需要將兩項進行結合練習,學生在進行這項訓練時,視唱旋律聲部會受到鋼琴彈奏的影響,所以難以體現出實際效果,對于此類情況應當有效采用彈唱拆分與組合的方式,切實達到完美契合。再談拆分訓練中,可以挑出視唱部的主要音符,然后進行同步彈唱配合訓練。采用多元的方法展開變化練習,有助于確保彈唱節奏同步彈唱的配合也會十分簡單。
(三)彈唱協合與非協合的對立統一
無論音樂作品是什么難免會存在著協和與非協和現象,所以學生聽到這部分時難免會感覺不太協和,但是如何正確分析彈唱協和與非協和在音樂作品中的重要意義呢,值得我們深入探究。在優秀的音樂作品之中會存在著起承轉合以及激情昂揚,通過協和與不協和的有效配合,才能夠形成此類效果。通過強烈對比音樂效果,才能夠令人回味無窮。通過依靠旋律的強弱變化,以及視覺協和與不協和的穿插對比,能夠形成強烈的不穩定性,通過情感對比體現出協和完美結尾,由此可以看出在音樂作品中是難以替代的。
在音樂歷史發展過程中,不同的時代音樂語言也有所不同,所以音樂體裁與特色大相徑庭,學生必須要正確的認識音樂發展歷史及燦爛文化,從中尋找音樂的發展變化規律。在彈唱音樂作品時,必須要根據風格特色有針對性的調整音符傾向才能夠確保協和與非協和的統一。例如學生在彈唱練習過程中面對紛繁復雜的音樂題材與類型時,必須要正確了解到音樂背景與體裁特點,采用多元化的方式,充分體現出音樂情感。所以彈唱不同的音樂作品時,應當明確鋼琴聲部與視唱練耳聲部中的定位,以對方為中心,根據對方的織體特點有效轉換。
三、非傳統音樂鋼琴彈唱訓練之“準”
在彈唱訓練時彈唱基礎是非傳統音樂,鋼琴彈唱時訓練過程的最重要的部分就是把握音準。在傳統音樂教學過程中,教師并沒有參考音程只是結合相鄰間旋律關系來確定音高。但是我國對于此類作品的研究文獻匱乏,教學方法研究較少,但是跟隨著時代的不斷發展,對學生而言不能夠只重視傳統的視唱練耳,也應當有效將理論知識應用于實踐上,才能夠幫助學生建構多元化的音樂語言。由于非傳統音樂的調式調性與傳統的音樂調式調性有所不同,其中最為重要的差距就是主音情況與功能化有所不同,并不是樂曲的核心,音樂作品的調式調性有了多元變化的可能性,在作品中存在著多個核心調式進行不斷的延伸出各類調式,可以進一步擴展投入到音樂作品之中,作品的主音范圍也不斷的增加。并且調中心搖擺不定所以非傳統音樂的樂曲結構較為松散,段落間也難以明確分界,所以作曲家們便掙脫了調性的束縛發揮自己的想象力與創造精神,從而展示出絢爛多姿的藝術性語言。
四、結束語
綜上所述,當前我國教育事業不斷發展,藝術教學也受到了社會各界的廣泛重視。視唱練耳課程中,鋼琴彈唱新店是音樂專業學生必須打下的重要基礎,視唱練耳基礎教學目的在于培養學生對于音樂作品的聽、唱、寫、想等各項音樂能力,鋼琴彈唱是培養建立音樂能力的綜合性訓練項目,所以應當在鋼琴彈唱中逐步培養學生的立體多聲音樂思維能力,切實提高學生的音樂綜合素養。這就需要教師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行針對化引導與幫助,提高學生的彈唱技能,有助于學生更好地學習,切實提高音樂綜合素養以及彈唱技能。
參考文獻
[1]劉小明.視唱練耳基礎教程[M].廣州:花城出版社, 2017.
作者簡介:陳玉芝(1989—),女,2013年畢業于四川師范大學,音樂學,2013年九月至今任教川南幼兒師范高等專科學校,研究方向:學前教育專業技能音樂專業教師,在校期間參加學校組織輔導員技能大賽,教師“一師一課”教學評比活動等多項比賽,取得優異成績。多次指導學生參加各類聲樂、鋼琴比賽和考級,取得較好成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