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各種信息技術的不斷提升,在當前的教學環境中,各種學科的教學方式也在不斷地進行調整,自然鋼琴教學也并不例外。在當前的教學模式下,傳統的教學手段已經不能夠滿足教師以及學生的基本需求,所以需要教師結合信息手段對此進行適當的調整以及創新。基于此,本文將對如何在互聯網的背景下開展高校鋼琴教學活動進行分析。
【關鍵詞】互聯網背景;高校教學;鋼琴教學;模式重構
【中圖分類號】G642?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近年來,隨著社會經濟水平的不斷提升,大眾的生活質量也取得了質的飛躍。在這種環境下,越來越多的人開始注意到教育的問題。在此環境下,大眾對于藝術的關注也在不斷提升,并開始有意識地進行學習了解。其中,鋼琴就是比較流行的一種藝術形式。雖然,在當前的教學環境中,部分高校已經開創了相關的專業,但是由于并沒有豐富的發展歷史,加之互聯網出現的影響,出現了越來越多的教學問題。
一、高校鋼琴教學現狀以及其中所存在的問題
(一)學生差異化發展,教學簡單化發展
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以及大眾生活質量的不斷提升,在當前的社會中,大眾不僅開始注重提升自身的工作效率以及生活質量,也開始進行其他領域的拓展,對藝術進行了解以及研究[1]。現如今,鋼琴已經成為藝術中一種較為流行的表演方式。為了滿足學生的基本需求,各大高校紛紛響應號召,在校內開設相關的專業課程,但是由于師資力量的不足,使得整體的教學質量仍舊無法得到提升。部分學生在進入高校之前,也許會經歷過相關特長的培訓,或者部分學生具有一定的演奏天賦,這些情況的產生使得學生之間的差距之間拓展,從而影響了教學的有效開展。
(二)內容片面化發展,社會功利化發展
總體來說,教學內容的質量會對學生最終的學習質量產生直接的影響。因此,在開展鋼琴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們就需要注重調整整體的教學結構以及教學內容。但是在當前的教學環境中,很多教師都會注重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引導學生進行鋼琴演奏的聯系,談及理論性知識,大部分教師會形成一定的忽視態度,從而使得學生只會演奏,卻無法提升自身的核心素養。
此外,在當前的鋼琴學習過程中,很多學生都會存有較為功利化的理念,想要快速學會鋼琴,甚至想要成為一名鋼琴家,通過表演來獲取利益。在這種理念下,學生就無法靜心學習,無法提升自身的學習質量。
二、互聯網背景下高校鋼琴教學模式重構對策
(一)合理創建網絡教學平臺,創新教師教學手段
在開展鋼琴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們不僅需要引導學生了解一些鋼琴的指法,組織學生學習如何彈奏一些鋼琴樂曲,也需要引導學生進行理論性學習,組織學生了解一些鋼琴的發展歷史以及與之相關的其他信息。這些信息的滲透不僅能夠快速提升學生的鋼琴素養,也能夠促進學生鋼琴演奏基礎的形成。但是,對于高校學生來說,理論性的教學內容通常會使學生形成一定的厭倦心理,大量的背誦內容會使其產生較大的學習壓力。此時教師們就可以應用信息技術,借助互聯網的幫助,降低學生的學習障礙。
比如在日常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們可以結合互聯網技術構建與鋼琴教學相關的平臺,其中融入一些理論性的文本知識以及視頻資源,鼓勵學生在課余時間內對其進行了解掌握,以此豐富學生的認知。在此平臺上,學生也可以進行溝通分享,將自己的問題以及演奏視頻上傳到網絡中,與其他人進行交流,在拓展自身能力以及范圍的同時,也能夠看到他人對自己的評價,從而可以更有針對性地對自身進行調整。
在互聯網的環境中,教師也可以融合這種技術開展課堂教學活動。比如教師可以利用網絡為學生展示鋼琴曲的分解樂譜,或者利用信息技術將文本信息轉化成視頻信息,以此對學生形成直接的視覺沖擊,加強學生的理解以及印象,促進學生學習效果的穩定提升。
(二)充分結合網絡教學資源,引導學生開展反饋
隨著網絡的不斷發展,以及信息的不斷普及,在當前的社會中,手機以及電腦幾乎已經成為了高校學生必備的電子用具。同時,在當前的高校環境中,也通常會設有一些計算機教室,以幫助教師結合信息技術組織學生開展教學活動。因此,在開展鋼琴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們就可以對這一教學方式進行適當應用,幫助學生更好地提升自身的鋼琴學習效率。
比如在日常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們可以要求學生定期錄制一段自己的鋼琴演奏視頻,并在課上通過信息技術進行播放,結合其他學生對其進行評價,以此幫助學生及時地意識到自身的不足,能夠有針對性地進行改正以及反饋,從而有效提升自身的演奏能力。
(三)通過互聯網以進行溝通,培養學生綜合素養
在互聯網技術的幫助下,學生們不僅能夠有效提升自身的學習興趣,清楚地了解到知識細節,提升自身的演奏能力,也能借助互聯網進行溝通聯系,拓展自身的學習范圍,從而有效豐富自身的核心素養。比如在日常教學之余,教師們可以組織學生構建班級群,在網絡群中定期為學生上傳一些與鋼琴之時相關的內容,或者也可以拓展學生的了解范圍,引導學生觀看一些其他的音樂知識,比如其他樂器的演奏、歌舞類型的音樂形式等等,以此完善學生的音樂感知結構,提升學生的音樂素養。此外,在互聯網的幫助下,教師們也可以構建相關的網絡客戶端,引導學生開展鋼琴知識競賽以及鋼琴演奏競賽,以此拓展學生的實踐機會,提升學生的實踐能力。
(四)利用信息明確學生差異,開展分層教學活動
在傳統的教學模式中,教師們所應用的教學手段通常會存在一定的禁錮性。大部分教師為了降低自身工作的復雜性,通常會應用統一化的教學手段引導學生進行學習,甚至不允許學生彈奏出與其他同學不同的音樂。在這種模式下,學生們不僅會產生學習抵觸性,甚至會喪失自身的音樂思維。此外,由于學生能力的不同,統一化的教學模式也會使得部分能力較差的學生形成較大的學習壓力。因此,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們就需要結合多樣化的教學手段引導學生開展分層性的教學活動[5]。首先,在正式開展教學任務之前,教師們可以對學生進行簡單的測試,對學生的理論基礎以及演奏基礎進行調查;之后教師可以借助信息技術制作一些不同難度的教學視頻,并結合學生的能力對其進行視頻上傳,鼓勵學生在視頻以及教師的指導下完成學習活動,以此提升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以及自信心,推動學生鋼琴素養的形成。
(五)適當進行網絡觀念滲透,轉變教師教學模式
在網絡的滲透過程中,傳統的教學觀念已經無法滿足當前的教學需求,也得不到學生的信服。因此,在教學中,教師要充分利用現代教育裝備與技術來更新教學觀念,對教學方式與方法做出調整,以滿足新時代教育的要求。
總體來說,教師不能再繼續對學生進行單向教學,而是需要結合建構主義理念,給予學生足夠的自主學習時間以及空間,鼓勵學生通過自己的思考以及探索發現知識的內涵并對其進行掌握。在應用這種教學觀念引導學生進行學習的過程中,教師也可以進行適當的網絡滲透,鼓勵學生合理地借助互聯網獲取學習的資源,拓展自身的學習范圍,從而有效推動學生綜合素質的形成。
三、結論
綜上所述,在日新月異的網絡時代中,結合信息技術開展教學活動已然不是一件很稀奇的事情。在高校鋼琴教學的過程中,融合互聯網不僅能夠有效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也能夠拓展學生的教學資源,促進學生學習效率的穩定提升。鋼琴教學并不是一門簡單的課程,涉及較多的復雜內容以及綜合內容,會推動學生綜合素養的形成,所以進行重構是教師們需要重點關注的問題。
參考文獻
[1]左張弛.互聯網背景下高校鋼琴教學模式的重構[J].陜西教育(高教),2018(11):13-14.
[2]張曉菲,蘭嵐.“互聯網+”背景下重構高校英語教學模式的路徑探索[J].學周刊,2018(23):6-7.
[3]湯澄.互聯網思維在高校音教專業鋼琴教學中的運用[D].揚州:揚州大學,2017.
[4]苑韻,徐暢.論互聯網+背景下普通高校鋼琴教學的發展[J].大眾文藝,2017(10):256.
作者簡介:楊曉琴(1977—),女,四川合川人,副教授,本科,研究方向:音樂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