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霖
【摘要】農村小學的教學設備比較差,教師短缺,為了能夠改變這一狀況,在進行教學的過程中,要重視藝術扶貧的開展。小學音樂課程是提升學生是審美能力、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重要措施。而在進行音樂教學的過程中,應該根據學情、地區發展特色等內容合理地確定音樂教學方法。
【關鍵詞】扶貧;音樂教學;多樣性
【中圖分類號】G623?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音樂教學在小學生成長的過程中承擔著重要的任務,是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創新能力的重要措施。但是對農村小學的音樂課程的開展情況進行了解,可以發現其中存在一些問題,導致音樂課程的教學效果不盡人意。為了能夠改變這一情況,應該重視藝術扶貧工作的開展,根據當地的實際情況,不斷豐富音樂教學方法,通過多樣化的教學方式的應用,幫助學生更好地掌握教學內容,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一、音樂扶貧的重要性
在對學生培養的過程中,不僅要讓其掌握一定的文化知識,還要加強對其德智體美勞各個方面的培養,從而推動學生的全面發展。開展音樂課程,對于學生具有重要的意義。首先,通過音樂課程能夠不斷提高學生的想象力和反應能力。在開展音樂課程的過程中,學生為了能夠理解歌曲描述的畫面,需要發揮自己的想象力進行大膽的想象。與此同時,也能夠提高學生的反應能力;其次,開展音樂課程,能夠為學生創造一個愉快的學習氛圍。相比文化課而言,音樂課程的氛圍更為自由,學生在音樂課上能夠暢所欲言,大膽地表現自己,使學生在這樣一種環境里能夠培養自己的創造力;最后,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審美。學生通過基礎的音樂理論的學生,并對音樂作品進行感知,從而能夠體會到其中蘊含的“美”,不斷提高學生的審美意識和審美能力。音樂課程是一項以“美”為核心的課程,能夠對學生進行美的熏陶,進而促進學生的德育、智教的發展。
音樂課程在學生成長中的重要性也就決定了音樂教學方法的多樣性。在進行教學的過程中,不能夠像其他課程一樣,采取整堂課都由教師進行講解,對學生進行灌輸的方法,也不能夠像民間一人那樣進行口口相傳,更不能僅僅給學生播放幾首音樂作品就完成了一節課的任務。要重視教學方法的選擇,通過多樣化的教學方法的應用,使學生能夠參與到教學中,能夠真正使音樂扶貧發揮其作用。
二、扶貧中音樂教學的多樣性
(一)重視音樂課的組織教學
進行音樂課教學不僅要了解教材,還要了解學生,對學生的情況有一個深刻的了解,在此基礎上才能夠合理地選擇教學方法。小學生的求知欲望比較強,對于新鮮事物的接受能力比較強,但是耐性和持久性比較差,而且農村小學生對于藝術的接觸比較少,文化底蘊比較差,因此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應該考慮到這些特點,選擇多樣化的、通俗易懂的方法進行授課。首先,在教學的過程中應該重視音樂課的組織教學。不能單純地把組織教學看作是教學開始的部分,而要將其貫穿在教學的各個環節。在進行新知識的講解之前,應該采取有效的方式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使學生能夠全神貫注,能夠參與到教學中來,并配合教師突破教學難點,提高教學的有效性;其次,在進行教學的過程中要重視組織教學方式的選擇。不同階段的學生對知識的接受能力不同,因此,在進行教學的過程中應該考慮到學生的接受能力和接受特點,合理地選擇教學方式。針對低年級的學生,這一階段的學生的獨立思考的能力比較差,應該多通過鼓勵對學生進行引導,從而使學生能夠積極參與到教學中來。而中高年級的學生已經具備了一定的獨立思考的能力,教師可以采取啟發的方式,鼓勵學生進行思考,并通過思考獲得相關知識,提高學生的課堂參與度,使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也使學生能夠在這一過程中更好地掌握教學內容;最后,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要做到揚長避短。信其師,傳其道。在進行教學的過程中,教師的人格魅力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學生信任教師,就會在該教師的課堂上好好表現。因此在進行教學的過程中,教師要將自己優秀的一面展現給學生,贏得學生的喜愛。這也就要求教師根據自己的具體情況揚長避短,從而減少失誤的出現,在學生中保持一定的權威性。例如,有的教師精通樂器,在上課之前可以通過樂器演奏一個曲目,從而達到提高學生學習積極性的目的。
(二)合理應用器樂
在進行樂理知識講授的過程中,部分教師不借助任何工具,生硬地對學生進行講解,這也就使得學生在課堂上接受不了所講的內容。為了能夠改變這一狀況,在教學的過程中,可以適當地應用一些樂器。樂器的應用不僅能夠調動學生的注意力,也能夠加深學生的注意力,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效果。例如,為了幫助學生掌握中音的1、2、3,可以利用豎笛進行教學。先對學生講解這三個音的區別,再讓學生能夠打著拍子唱,當學生對這一部分的內容掌握的比較全面以后,就可以學習豎笛的指法,使其通過樂器將所學習的內容展示出來。
(三)把機會留給學生
學生的參與度對課堂的教學效果有著重要作用。因此,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為了能夠提高教學效果,應該重視對學生學習積極性的調動。而調動學生積極性的方法有很多,其中一個非常重要的方法就是將機會留給學生。在音樂課堂上有很多自我展示的機會,教師要把這些機會留給學生,并鼓勵學生抓住機會。例如,在進行兒歌教學的過程中,為了讓學生能夠參與到教學中來,教師在完成對教學內容的演示以后,鼓勵學生小組內進行相互學習,并請各個小組選派一名代表進行演唱。這樣不僅能夠使每位學生在小組內進行自我展示,還能使一部分學生在全班同學面前進行展示,從而提高學生的課堂參與度。但是在這一過程中,教師要合理地進行評價,在評價的時候要以鼓勵為主,對于學生存在的問題要委婉地提出,從而滿足學生的榮譽感,使學生在之后的課堂上能夠更加積極地參與。
(四)多媒體的應用
在進行音樂扶貧的過程,教師要重視多媒體設備的應用。音樂作品對于小學階段的學生來說比較抽象,理解起來不太容易。通過一些視頻的播放能夠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音樂作品的內容。同時,多媒體的應用還能夠學生提供多種服務,使學生能夠更好地參與到教學中來。
音樂扶貧的開展是提高學生的藝術修養,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重要手段。但是在進行藝術扶貧的過程中要重視教學手段和教學方法的選擇。只有對一堂課進行精雕細琢才能夠使教學環節更加科學,只有靈活地采取多樣化的教學方式才能夠使學生有效掌握教學內容,從而促進自身的發展。教師是教學活動的主導者,在整個教學過程中起著引導學生的重要作用,因此,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一定要通過多種方式帶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使學生能夠在音樂課堂上感受到藝術的魅力,從而促進學生的發展。
參考文獻
[1]李海燕.關于藝術扶貧音樂教學的幾點思考[J].大舞臺,2012(2).
[2]黃書敏.精準扶貧視角下高師音樂專業學生參與區域化教育扶貧實踐研究[J].文化創新比較研究,2018(11).
[3]賈碩.品牌建設概念下“藝術扶貧”新路徑研究——以廈門大學與海滄東孚中學共建課題項目為例[D].廈門:廈門大學,2017(06).
[4]余賢.越是貧瘠的土地,越是需要雨水的澆灌——古田縣藝術扶貧工作的思考[J].大眾文藝,20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