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勝一
老 文病故。當了大半輩子的赤腳醫生也 沒能留住自己的生命,古稀之年駕鶴仙逝。老文尸骨未寒,家人還在悲天蹌地嚎哭時,鄉親們卻悄然議論開了……
那時他白白嫩嫩、血氣方剛,就不用下到田間地頭干農活,挎著個衛生箱走東家、串西家,令人眼紅哩!不過,他很懂味,既鉆研醫術,還上山挖藥煉制中草藥,漸漸地很少用西藥給鄉親治病了,醫藥費也自然便宜,而且療效好。鄉親們由此敬重他,沒人敢講他的閑話。
現在老文死了,鄉親們當然敢議論了。對他的議論多半是正面的,說他醫術高,看病看得準,對癥下藥,藥到病除,村上很少有人患大病重病上大醫院的,而且他收費偏低,一般人家都承受得起。不過,負面的議論也有。“老文脾氣很倔,誰嫌他的中草藥難吃,他就不高興。”“你要我用西藥是不?你錢多了沒處花?”所以,他花甲之年,仍舊上山挖藥,仍舊自制中草藥,堅持以中草藥為主、西藥為輔給村上的鄉親治病。
有的年輕人不以為然:“老文好是好,我們村上二三百戶人家,多年沒有患大病重病的,更沒有因病致窮的貧困戶。我們村也屬貧困村,可這樣,近年實打實地吃了不少虧哩,沒有扶貧工作隊進駐,沒有扶貧資金支持基礎設施建設,沒有哪戶享受過扶貧安置房——”
在場的幾位老者聽得直跺腳,其中一位截住年輕人的后話,說:“夠了。你咋不看看我們這幾位年近百歲的壽星,在周邊鄰村能找得出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