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懷益 潘桃艷

2013年3月,教育部與聯合國兒童基金會聯合發起學校全方位改善項目(以下簡稱項目),將建設衛生廁所、配備干凈飲用水、轉變衛生觀念、做好校園綠化、尊重性別平等與隱私等理念納入學校建設,在全國選擇部分省份的市縣試點實施。柳州市三江侗族自治縣(以下簡稱三江)有幸成為項目試點縣。在項目發起方及上級領導部門的指導和支持下,我們在全縣的小學開展了廣泛深入的實踐探索,形成了具有三江特色的“美麗校園”創建模式,取得了良好的項目實施成效。
一、主要舉措
在項目理念指導下,我縣既著眼于硬件配備,又著眼于軟件建設,在全力改善學校衛生廁所及安全用水設備的同時,開展了一系列培養學生良好衛生習慣、提升學生健康文明意識的教育活動,并將項目實施范圍延伸至校園建設的各個方面,形成了具有三江特色的“美麗校園”創建及評比活動。
(一)大力推進學校衛生廁所新建、改造工程
2014—2016年,在三江縣委、縣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全縣大力開展學校廁所建造“革命年”活動,共投入1 180多萬元資金,新建和改建了108所學校的衛生廁所。實施過程中,我們的建設理念悄然發生了變化:
——以前的學校硬件建設,更多考慮的是建教學樓、添置教學設施,而較少考慮廁所建設;如今的學校建設規劃,首先想到的是廁所建在哪,如何建得更衛生、更方便師生使用。
——以前學校建造的廁所都是男女蹲位一樣多,且一般是敞開式、沖槽式設計;現在則會綜合考慮男女蹲位配比差異,尊重女生的隱私權,并合理配備洗手設施,學校廁所的設計與建造更加人性化。
(二)加強學校供水、飲水設施建設
項目實施后,我縣高度重視學校的供水、飲水問題,政府各級部門及各學校加大對校園供水、飲水設施的建設與整改。鼓勵引導邊遠山村用水緊張的學校積極與村委、水利部門協商,通過山泉引水、打井取水等方式解決學校用水問題。目前,我縣所有學校均配備了集中供水設施,可為師生提供安全衛生的飲用水,90%的學校為學生配置了足夠的洗手設施。
(三)開展系列活動,培養學生的健康文明理念,提高公眾對環境衛生與兒童衛生健康發展的關注
2013年以來,我縣每年結合全球洗手日、環保日、植樹節、廁所日、世界水日等特定日子,有針對性地開展活動,培養學生的健康文明理念,增強社會對個人衛生、公共衛生及環境衛生的關注度;每年開展一次學校衛生管理負責人培訓和全縣中小學食堂從業人員培訓,提高管理人員的衛生管理水平及食堂從業人員的安全、衛生及服務意識;每年組織全縣中小學生開展體質健康檢查,引導學校、家長及社區關注兒童身體健康,形成提升公眾衛生文明意識的合力。
(四)開展“美麗校園”評選活動,深化項目內涵
2016年,我縣制定了《三江中小學“美麗校園”評選評估方案》和《三江中小學“美麗校園”評選評估標準》,明確了三江“美麗校園”的評估內容、程序和評選標準,深化了項目內涵。2016年至今,我縣共評選出三星級、四星級“美麗校園”50多所,評選出來的“美麗校園”大到校園布局、校園綠化,小到廁所衛生、門衛著裝,都按照19個一級指標和27個二級指標嚴格打分、綜合評選。“美麗校園”創建活動,帶動全體師生參與到學校環境建設中,有效增強了師生的參與意識與責任感。
二、實施效果
截至2018年2月,三江轄區內的小學(教學點)衛生設施設備得到了極大改善,學校衛生廁所覆蓋率由項目實施前的18%提高到94%,具體數據如表1。
項目實施后,全縣各校的健康文明教育有聲有色,有效促進了侗族地區中小學生良好衛生行為習慣的養成。截至2018年6月,全縣能夠開展規范的健康教育與衛生教育的小學(含教學點)達183所,占比為73%,建立有完善的學生體檢制度的小學(含教學點)達251所,占比為100%;學生食堂衛生合格、從業人員經過專業食品安全和營養培訓的學校達251所,占比為100%。
三、主要問題及下一步工作規劃
(一)存在的主要問題
三江實施項目近6年,盡管取得了良好成效,但問題同樣存在,主要表現在以下幾方面。
1.全縣還有部分邊遠農村學校使用的是非衛生廁所,需要進一步做好建設和整改計劃,逐步整改。
2.全縣部分已使用衛生廁所的農村學校,對衛生廁所的管理、使用及維護不到位,堵、臟、亂畫、臭的現象時有發生。
3.能堅持組織學生餐前集體用肥皂洗手的學校較少,說明學校對學生個人衛生教育不夠到位。
4.“美麗校園”創建工作推進較慢,一些邊遠薄弱村小及教學點的學校環境面貌變化不明顯,遠未達到“美麗校園”的標準。
(二)下一步工作規劃
1.繼續努力改善學校整體環境。指導并督促各中小學校尤其是村小、教學點開展學校環境建設,打造更好的育人環境;加強學校健康教育、衛生習慣養成教育,使這些教育活動系列化、規范化。
2.進一步推進“美麗校園”創建工作。繼續加大“美麗校園”創建工作推進力度,重點放在村小和教學點,通過不斷的指導、督促、評估,打造出更多的“美麗校園”星級學校,提升更多星級學校檔次。爭取每年組織2次“美麗校園”評選評估工作,力爭讓全縣評上“美麗校園”星級學校的數量達80所以上。
3.加強相關的維護與宣傳工作。進一步加強對衛生廁所、供水飲水等設施的使用與維護培訓,爭取每年開展1次縣級相關培訓,提高參訓人員環境衛生意識與學校環境管理能力。繼續做好與“洗手日”“廁所日”等相關的宣傳教育活動,讓全縣中小學校參與率達70%以上。
4.爭取更多部門及社會力量支持,形成工作合力。引導學校主動與當地鄉(鎮)政府、村委會溝通對接,爭取他們對學校安全飲水、安全水源提供、學校污水處理等方面的支持和幫助,使更多部門和人員參與到學校衛生和整體環境改善的行動中來;學校也要主動配合當地的鄉村環境建設,通過“小手拉大手”和參與村屯環境整治等形式,主動融入創建“美麗三江,宜居鄉村”和創建三江“衛生城市”大行動中。
四、結語
根據原定時間,我縣實施項目將于2020年結束。但是,我縣將繼續深化項目提出的理念和內涵,力爭讓縣域內所有中小學校都能用上衛生廁所和符合標準的飲用水源,把“美麗校園”創建活動常態化地推進下去,加強復核工作,不斷鞏固項目取得的成效,努力把三江教育發展推上一個新的臺階。
(責編 歐金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