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天明
【摘要】工會是中國共產黨領導的,由職工資源結合而成的工人階級群眾組織。其組織根本和力量源自于廣大職工群眾。工會組織的壯大,出現了許多新問題、新情況,因此,工會組織要積極適應職工隊伍發展新變化,切實履行好協助黨聯系只用群眾紐帶的作用,創新工會工作方式,為社會主義事業做貢獻。
【關鍵詞】工會組織;工會法;工會職能
1我國工會的性質和職責
1.1工會的性質
工會法對工會的性質做了規定,即工會是職工自愿結合的工人階級的群眾組織。這句話點明了工會的階級性、自愿性和群眾性特點。另外,依據勞動法、工會法和中國工會章程的規定內容,工會還是獨立性和永續性的組織。
(1)階級性。參加工會必須是以工資收入為主要生活來源的體力勞動者和腦力勞動者,即被用人單位招用的勞動者。所以工會是工人階級的組織。工會的階級性特點,是各國工會所共有的特點。
(2)自愿性。職工參加或組織工會完全是自愿的,任何組織和個人不得阻撓和限制,也不能強迫他們參加和組織工會。工會的生命和活力來源于會員的自愿。從實際情況看,職工一般均愿意參加工會。
(3)群眾性。工會法和中國工會章程規定,只要是工資勞動者,不分民族、種族、性別、職業、宗教信仰、教育程度,都有依法參加和組織工會的權利。工會必須密切聯系群眾,全心全意為職工服務。
(4)獨立性。我國勞動法規定,工會依法獨立自主地開展活動:工會依照工會章程獨立自主地開展工作,國家保護工會的合法權益不受侵犯。
(5)永續性。中國工會不是暫設性組織,而是永久性連續性組織。基層工會所在的企業終止或者所在的事業單位、機關被撤消,該工會組織相應撤消:它的經費財產由上級工會處置:會員的會籍可以繼續保留。中國工會作為一個整體,它是永久存在的組織。
1.2工會的職責
工會作為職工群眾自愿結合的組織,代表和維護職工的具體利益,是工會性質的基本要求,也理所當然地成為工會組織的基本宗旨。因此,工會的一切職能和工作都應當圍繞維護職工的利益,反映職工的意愿這個中心展開。《工會法》經歷三次修正后,對工會的法定職責做了如下規定,一是:維護職工合法權益的基本職責:二是:密切聯系職工,聽取和反映職工意見和要求,關心職工生活,幫助職工解決困難,全心全意為職工服務的服務職責:三是:政治職責,包括組織和教育職工參與國家管理、維護社會主義國家政權等。
2新時期工會職能創新發揮
我國國有企業正在逐步向現代企業轉軌,現代企業制度對國有企業工會工作提出了新要求。而我國工會的四大職能是各種類型企業工作的共同準則,有著普遍適用性和一般性,而現代企業制度則要求我國國有企業工會的職能要有特殊性。因此,我國國有企業工會必須要進行職能創新,以適應時代特色和自身特點。
2.1構建和諧勞動關系
新時期勞動關系性質的變化工會職能的要求提出了新的要求。當前勞動關系的現狀已成為上至政府、下至百姓普遍關心的問題,勞動關系是否和諧不僅關系到國計民生,更牽涉到社會穩定。
在勞動關系處理過程中,工會既可以是抗爭的領導者,也可以是減壓閥、抗震器。一方面工會代表職工的利益成為資方的談判對手,另一方面也成為處理勞動關系問題過程中勞資雙方都不能缺少的依靠力量。工會作為勞動者的代表,已經成為勞動關系的內在組成部分,在代表職工利益調節勞動關系方面發揮著重要的作用。
2.2參與企業文化建設
經濟全球化使工會面對的勞動關系日益復雜,同時職工需求也趨于元化,由原來只重經濟需求到同時看重精神需求。作為勞動者代表的工會,不僅要維護職工的經濟權,也要維護職工的精神需求權。企業文化所強調的人是一切管理的出發和歸屬的人文特征,決定了工會與企業文化的聯系,而職工精神需求的提出,更是把參與企業文化建設的迫切性提到了工會的重要日程。
企業文化是指企業為適應外部經營環境和協調內部關系,由經營者提倡,員工認同,在企業長期經營過程中所形成的企業使命、共同愿景、價值觀、道德規范、行為準則等傳統和習俗的總和。工會勢必將成為企業文化建設的主管部門之一。這就要求工會發揮其在企業文化建設中的獨特作用,要把企業文化建設納入到工會的整體工作中去,有計劃、有步驟地按照黨委行政的統一安排,參與企業文化建設,并把它作為工會工作的一項重要內容:要善于發現和總結先進經驗:要認識到民主管理的重要性,把它作為企業文化建設的重要渠道之一:要增加工會組織資金投入,經常組織職工開展健康有益的活動,使職工在活動中感受企業文化,參與企業文化建設。
2.3推進職工民主管理
新時期生產條件下,企事業單位的工作效率和勞動收益已越來越多地依賴廣大勞動者的奉獻精神和拼搏精神。伴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不斷完善,各類型企業單位的所有制結構和企事業單位的管理方式正發生著重大變化,這就要求企事業單位的廣大職工通過召開職工代表大會等多樣形式,行使好法律賦予職工的民主管理權利:同時,推行企事業單位的職工民主管理有利于加強基層民主政治建設;最后,推行企事業單位的職工民主管理是健全現代企業制度的內在要求。因此,工會組織要推行職工民主管理,在我國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中發揮更大的作用。
2.4促進服務職能深化
計劃經濟時代及改革開放初期,工會的服務職責主要是幫助困難職工,送溫暖活動。新時期,企事業單位的工會服務職能要進一步深化,更好地關心職工生活,更多地為困難職工辦實事,把幫扶困難職工與做好職工思想政治工作結合起來,積極配合黨政,教育和引導廣大職工識大體、顧大局,堅定克服困難的信心。工會的服務職責隨著時代的變遷已經從簡單的扶貧送溫暖轉向了與員工切身利益緊密相連的經濟領域,這也正是服務工作內容的創新。
3小結
當前,中國工會組織正站在新的偉大歷史起點上,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工會,是工會發揮職能的根本目標。新時期工會發揮職能,必須在既有成就的基礎上,走出一條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工會發展道路一體現繼承性、注重實踐性、富有創新性,始終做到:繼承中發展、實踐中完善、創新中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