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雅琴
【摘要】我國的互聯網金融相較于外國還有較大的發展空間,所以我們應當從加強互聯網金融相關法律體系的建設、提高完善互聯網的安全系數、建立消費者的權益保障機構進行加強,才能夠降低我國互聯網金融的風險,保證我國互聯網金融的持續發展。
【關鍵詞】互聯網 金融風險 防范對策
互聯網金融作為我國金融一種新的發展模式,不僅激活了金融市場活力,而且讓更多的市場主體參與到金融創新中。近年來,我國互聯網金融風險問題備受各界關注,通過加強互聯網金融行業自律、加快完善互聯網金融征信配套系統建設、建立和健全互聯網金融內控體系、完善互聯網金融風險的相關法律法規及加強互聯網金融行業專業人才隊伍建設等管控策略系統防范金融風險,對維護我國互聯網金融安全穩定具有重要現實意義。
一、互聯網金融的定義
互聯網金融是金融行業與互聯網融合的產物。它依托于網絡信息,將金融信息化,用戶可以在網上平臺獲取金融信息,對市場快速做出反應,進行買賣和交易。傳統的金融行業在運營場所上有著一定的限制,在金融信息傳播速度上具有一定的缺陷,導致傳統金融的參與人群范圍較窄。互聯網金融就克服了這一缺點,打破金融在空間和時間上的束縛,能夠保證用戶對市場及時的做出反應。互聯網金融有著明顯的優勢,如成本低、發展快、信息獲取快等。資金供求雙方可以通過網絡平臺進行信息辨別、挑選、買賣交易。基于互聯網的優勢,獲取信息的途徑和速度有了極大地拓展,依據大數據技術的支持,平臺和用戶能夠較迅速的進行交互,同時有助于平臺和用戶的增益。例如,某公司提出的某款理財軟件,上線的20幾天內,用戶就達到了270萬。同時用戶利用軟件等平臺進行金融交易,無需人工即可完成,節省了大部分的成本。當然互聯網金融也由于管理較為困難,自身存在一定的風險。這一點還需要進一步探索如何消除或減輕,促進互聯網金融的健康發展。
二、我國互聯網金融風險形成原因
(一)互聯網金融交易主體之間地位不平等
在我國進行互聯網金融業務交易操作時,互聯網金融機構與消費者之間往往存在不對等關系,前者一般處于優勢地位,后者相對處于劣勢。消費者在購買金融產品時,一方面互聯網機構只提供部分產品信息或者虛假信息給消費者;另一方面,由于金融產品本身復雜、專業性強等特性以至于消費者很難完全理解,造成雙方在金融產品認知上存在信息不對等現象,易產生歧義,頻發風險事件。
(二)社會信用體系不完善
由于當前技術水平及管理能力限制,社會信用體系未完全應用到互聯網金融領域,很多互聯網金融機構沒有納入國家央行征信中心,幾乎無法實現風險聯動預警,難以確保高效的市場經營活動,使得互聯網金融平臺隱藏著諸多風險。個人或者企業通過互聯網金融虛擬平臺進行交易,若基本信用信息都不提供將對整個互聯網金融體系的發展構成巨大威脅。
(三)信息不對稱及利益沖突
互聯網金融產品本身具有專業性、創新性、復雜性等特點,購買者在購買金融產品時很難完全掌握全部內容,并且,銷售人員有時也會故意地向購買者傳遞虛假信息或者不實宣傳,很容易造成購買者對金融產品的誤解,最終產生糾紛;其次,金融機構內部或金融機構之間也會發生信息不對稱現象,部門內部之間由于溝通不暢導致信息傳遞失真、金融機構之間由于未能獲得其有效信息而發生利益紛爭。
三、我國互聯網金融的發展建議
我國互聯網金融總體的發展思路應該圍繞互聯網金融風險這個問題進行體制建設和人才建設,具體來說,主要包括三個方面:
(一)法律層面
當前,隨著近些年我國互聯網金融業的不斷發展,我國政府針對一些其中的問題也做出了相應的法律層面的規定,但是總體來說呈現出法律層次較低、缺乏執行操作性,整體的法律體制和監管體系尚沒有實現有效的確立。因此,制定和修改相關的法律法規,從法律層面賦予互聯網金融企業法律地位、業務范圍、涉及到的權利義務等都要做出明確的規定,從政府行政監管角度來看,盡快制定和完善相關的行政法規監管體制,從行業風險出發,全面排查封閉可能存在的高風險企業,以確保互聯網金融市場的健康發展。
(二)加快我國互聯網金融安全體系
首先,從我國互聯網發展大環境出發,應該在互聯網金融基礎軟硬兩個方面進行建設。從基礎建設來看,完善互聯網基礎設施的投入,確保硬件的升級換代,加快我國自主研發的網絡防護系統的建設,比如大唐網絡防護系統的開發,積極與國際網絡安全問題進行交流,確保我國網絡安全方面的國際化水平。其次,從技術安全角度來看。把互聯網金融行業、企業的發展與高等教育院校的人才培養、技術研發等密切結合起來,這是未來互聯網金融人才培育和技術革新的主要形式和發展趨勢。從減少對于國外技術的依賴性、走出一條引進、改造到自主創新的互聯網金融技術發展的道路出來。
(三)加快校企產學研的人才培養模式的教育改革,提高我國互聯網金融人才的儲備能力
互聯網金融專業人才,即需要掌握足夠的金融專業知識,同時也需要對于互聯網技術、互聯網金融理論基礎等有清楚的認識。當前從教育改革角度來看,我國互聯網金融業所需要的復合型人才還較為缺乏,其中監管人才、企業人才、教育教學人才都是亟待解決的方面。而且面對當前我國互利網金融專業人才大多集中在企業管理一線,這也是造成我國人才培養以及理論研究滯后的一個重要原因。由此必須從校企合作角度出發,變革人才培養機制,引入企業人才通過演講、研討會、講座、教學等進行師生的教育教學。
四、結束語
本文主要論述了我國互聯網金融存在的問題及其發展策略分析,從中我們能夠認識到,我國互聯網金融的發展來看,互聯網金融的快速發展是先進生產力變革傳統社會關系的本質存在,是時代發展的客觀趨勢,同時也是我國金融業現代化發展必須要面對的改革事實。更長遠的來看,對于我國金融業發展來說,今后主要面臨兩個方面的問題,即傳統金融業如何在互聯網金融模式中應對挑戰,把握機遇的問題,互聯網金融風險體系建立的問題。如果這兩個問題解決不好,很容易造成我國金融業不健康的發展態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