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欣城 潘珊瑜
摘 要:隨著教育改革的全面推進,高中教育正面臨新高考和高校招生制度改革,中職院校正在大力推進教育現代化建設。各類學生日益增長的身心發展需求對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每一個教師都應該致力提升自己的人格魅力,努力掌握各種信息技術,用自己的人格魅力教化同學,用信息技術提升課堂教育效率,才能更好的適應時代教育的發展。
關鍵詞:人格魅力;信息技術;課堂教學
教師人格魅力的重要性正在隨著教育改革的浪潮越發突顯。通過信息技術和教師人格魅力的融合可以更好的服務課堂教學,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和針對性。
一、提升教師人格魅力有利于課堂教學效率的提高
人格魅力賦予了教師個體生命以鮮明的本我色彩,對于有很強可塑性的青年學生來說,將有效地感染和影響其個性的形成。由于教師的人格魅力是基于拔萃的人格構成而升華起來的,其潛在的教育價值不容低估。教師在教育教學中,有意識的提升自己的人格魅力對于提升課堂教學有重要的作用。教師人格魅力是思想、道德、行為、舉止、氣質、風度、知識、能力等眾多因素的綜合。教師的人格魅力體現在行為習慣上。教師走在人群之中,教師站在講臺上,都受到學生們的尊敬,教師是學生們的榜樣,是學生們心目中的偶像。
教師的人格魅力體現在語言的表達上。在生活中可以看到,平時在語言上尊重學生、關心學生,而且適當有一定個性風趣幽默感的教師,他和學生的人際關系一定很好,而且學生一定很喜歡上他的課,也愿意和他講很多很多的問題或事情。
教師的人格魅力體現在性格特征和態度上。良好的性格是可以培養和塑造的。提升教師人格魅力可以從改變不好的態度入手,用良好的性格和態度去對待學生。
教師的人格魅力還體現在知識上。教師應該要有淵博的知識,淵博的知識賦予教師更高的人格魅力。教師只有知識更廣泛、更深層,學生會更加崇拜教師,這將影響到學生的前途與發展。
二、掌握前沿信息技術能力有利于課堂教學效率的提高
教育信息化的根本目的是促進教育的改革與發展。一名高素質的教師應具有現代化的教育思想、教育觀念,掌握現代化的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熟練運用信息技術和信息平臺對信息資源進行有效的收集、組織、管理、運用,比如學習好希沃軟件和UMU互動課堂;藍墨云班課;班班通平臺;福建教育資源平臺以及手機端教學助手、思維導圖等信息技術手段;通過微信群或得QQ群與學生家長或監護人交流,在潛移默化中培養學生的信息意識,提高學生信息的獲取、檢索、表達和交流等信息素養。教師掌握前沿信息技術有助于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三、信息技術與人格魅力的融合助力課堂教學效率全面提升
課堂教學結構是教師、學生、教學內容和教學媒體這四個要素相互聯系、相互作用的具體體現。教師要由課堂教學的灌輸者,轉變為課堂教學的指導者;學生要由知識灌輸的對象和外部刺激的被動接受者,轉變為信息加工的主體和情感體驗參與者;教學內容要由只是依賴一本教材,轉變為以教材為主、并有豐富的信息化教學資源相配合;教學媒體要轉變為既是輔助教的工具,又是促進學生自主學習的認知工具、協作交流工具與情感體驗與內化的工具。所以,只有將信息技術與教師人格魅力融合起來,通過學生的情感體驗才能真正激發學生的內在潛能?!叭诤稀辈皇且话愕募夹g應用,而借助信息技術促進教師人格魅力提升。
信息技術和教師人格魅力的融合可以采用雙重視角,就是要著力推動信息技術與教師人格魅力的互動性雙向融合。融合是彼此靠近,優勢互補,尋求連接點與共同點,產生實質的、有意義的聯系,最終成為一體的過程。融合必須要實現技術環境下的教師人格魅力的提升和突破,通過信息技術和教師人格魅力的融合,為師生的生活提供人本信息化空間。將教師人格魅力與技術雙向融合才能使教育信息化的作用最大化,真正讓學生在課堂上通過信息技術感受教師的人格魅力,進而通過學生的參與全面提升課堂教學效率。
信息技術在教育教學中的應用是永無止境的,技術的不斷創新會給應用提供新的動力和條件,教育的需求和發展也會給信息技術的發展和教師人格魅力的提升提出新的要求。促進信息技術和教師人格魅力的融合,特別是在課堂日常教學中的融合,使學習者學習方式便捷化、學習支持個性化,學生情感親近化,從而獲得高質量的學習結果,是教育改革發展的方向和本質,是提高教育教學效率的希望所在。
參考文獻:
[1]魏書生.如何做最好的教師[M].南京大學出版社.
[2]杜建軍.論新型師生關系的構建——基于哈貝馬斯交往行為理論的研究[J].河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8年1月.
[3]岳純.淺談教師威信的形成[J].現代交際,2011 年第03期.
[4]孟憲樂,侯方靜.“互聯網+教育”背景下未來教師素養研究[J].河南教育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7年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