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湖南大學設計藝術學院是全球頂級設計學院之一,始創于1977年,是全國成立最早的設計藝術學科之一,是中國最早設立工業設計學科的兩所高校之一,中國設計界的三大鼻祖之一,在國內工業設計界具有首屆一指的學術地位。學院擁有從學士、碩士、博士到博士后的完整人才培養體系以及國家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并負責全國工業設計專業教材編寫、教學規范和評估條例的制定工作。
湖南大學設計藝術學院十分重視科學研究與學科建設。設計藝術學為湖南省重點學科,建立了設計歷史及理論研究、以人為中心的設計、工業產品設計、傳達設計等多個具有國內先進水平的重點研究方向,形成了“科學與藝術結合、產學研協調發展”的學科特色。承擔了一批國家“九五”、“十五”、“十一五”科技攻關項目、“863”、“973”項目;美國福特基金會、美國微軟公司、芬蘭諾基亞公司國際合作項目以及省部級研究課題。出版了大量有影響的研究著作、論文和教材。學院的國家級藝術與設計實踐教學中心擁有國內一流的攝影、計算機輔助設計和交通工具設計實驗設備。
學院始終把設計教育的綜合化與國際化的研究與實踐與創建一流的設計專業緊密地結合起來,在轉變辦學指導思想和人才培養模式,課程設置、教學內容、教材建設和教學方法與手段等方面進行了全方位、大力度的創造性改革,在設計專業的建設和培養具有國際視野的高素質綜合創新設計人才方面取得顯著的成效,形成了鮮明特色,將創新概念、草圖、計算機建模、實體模型制作、多媒體表現等設計基本技能訓練與團隊精神、環境意識、多元文化觀和設計管理等綜合素質的培養融入到設計專業實踐教學體系之中,為我國設計教育的改革探索積累了寶貴經驗,榮獲國家級教學成果一等獎、國家級優秀教材一、二等獎,國家精品課程、湖南省教學成果一、二等獎。
Polestar電動豪華轎車概念設計
文/圖 Text/Photo 湖南大學設計藝術學院 衛嘉珩
從2035年左右的高端用戶群體生活出發,以Leve14自動駕駛與電動化為技術前提,詮釋Polesta r未來豪華出行以及對外飾造型的探索。
智能產品主動交流實驗平臺設計
文/圖 Text/Photo 余子薇
該平臺可以用于智能設備的主動交流實驗,實驗人員只需要購買相應硬件、組裝、更改參數,就可以快速配置實驗,將設計構想實體化。適用于產品研發前期和迭代研究,具有一定的特殊性,與市面上大多數實驗平臺相比,關注的領域和適用人員都不同。平臺的模塊和預置內容參考了國外較新的智能社交機器人實驗研究過程和結論,總結了常用的輸出通道和實驗變量,盡可能設想了實驗人員的配備過程和可能遇到的問題。實驗平臺目前配置了語音模塊、視覺模塊、運動模塊。實驗時可以單獨控制某一個指令,也可以控制一連串復雜動作。
基于國機重工717GF平地機的前瞻性造型設計
文/圖 陳楚奕
“國機重工機械平地機外觀造型設計”是基于湖南大學設計藝術學院與國機重工集團常林有限公司合作的實體項目,主要針對平地機的前車機架部分、駕駛室部分和發動機罩部分進行外觀設計。設計重點放在了平地機產品結構語言的研究和提取特征點上,把現代設計元素融入傳統工業元素,協調點、線、面三者之間的關系,重新審視色彩與造型的關系,更好地體現和突出平地機的功能性,使整個機械產品能體現其功能性、設計感和品牌價值。整體造型偏圓潤、大氣、有力量感。顏色搭配以經典橙色與灰色調為主,將經典設計元素與未來相應趨勢結合。
基于侗錦圖案的奔馳LifestyleCollection商務風格創新文創設計
文/圖 黃欣宇
侗錦是侗族眾多民間工藝品中的一朵奇葩。如今民族傳統受到工業文明的沖擊,侗錦作為滿足本民族審美和生活需求的手工藝產品,面臨威脅。
利用侗錦傳統紋樣為奔馳設計商務場景下的車內用品及周邊產品,基于品牌、市場、工藝等大量調研確定了定位、產品線、所選紋樣等,在嘗試對紋樣進行了一系列突破性創新后,也推敲了諸多細節,使侗錦的辨識度得以保留。
這是為奔馳Lifestyle Collection注入新元素,提出新的設計可能性,也為傳播侗文化,開拓侗錦織花市場并加快侗錦產業化進程努力,更希望為文創乃至精準扶貧提出又一個方向。
寵物飲水用品產品創新設計
文/圖 袁龍
依托于真實合作企業項目,通過LEMON品牌化系列產品設計,幫助解決寵物在各場景下的深度飲水需求、寵主在使用過程中的使用與攜帶等需求、企業戰略轉型需求等問題。對寵主而言,為寵主節省每日時間;色彩與CMF設計,適應人心理預期;一拉,一按,優化的使用流程等。對寵物而言,適合寵物飲水姿勢的結構;材質健康化設計;場景化設計,適應各寵物各場景飲水需求。對企業而言,針對化生產裝配設計,幫助企業即時戰略轉型,達成品牌化;產品系列化設計,向用戶傳遞多向價值,并通過產品品牌化CMF特征設計,立于市場能夠清晰地被識別。
復生——基于馬王堆漢文化的花器設計
文/圖 茍雨菲
此文創產品設計提取了馬王堆出土文物所代表的文化基因的相關形態元素,運用現代化設計理念進行花器再設計,力求“讓文物活起來”、“讓廢物用起來”。
此設計主要突出了“廢物利用”這一概念,符合可持續發展需求。通過插花的方式,讓普通塑料瓶重獲新生,再結合現代3D打印技術,讓其成為一種高級的回收利用方式。3D打印花器外殼可以單獨用來插放干花、人造花。在殼內裝上塑料水瓶,放入清水,就是再好不過的插放鮮花的花器。該系列花器,不但是花的生命的延續,也是普通廢棄水瓶生命的延續。
內蒙古博物院草原文化系列文創產品開發
文/圖 秦維煉
草原文化系列文創產品設計是以內蒙古博物院文化產業為基礎的以文化傳播和滿足觀眾精神文化需求為目的的項目。此項目秉承“藝術生活化、生活藝術化”的原則,通過抽取文物的外形或紋飾,將其與人們的日常生活用品相結合,開發一系列文化創意產品。
整個設計以博物館中屬于草原民族特有的器與物為出發點,提取草原文化獨特的視覺符號,再通過“器物聯想到場景,場景體現背后故事或文化內涵”的設計概念將符號進行重組,根據文創產品“文化性一市場價值一使用性”三者和諧統一的原則進行落地產品的思考。
時鐘產品設計與包裝
文/圖 李冠斌
這款智能家居鐘表為在家辦公的soho人群所設計,結構設計為剪式結構,方便調整角度和收納,節約空間。其整體結構按1:1.6左右的比例分為上下兩個弧面,利用視錯覺減少其厚重感同時提升了手感。
用戶可以通過手勢操控切換界面,錄入要做的事件和查看一天要做的事。此外,用戶還可以進行遠程視頻會議,撥打與接聽電話,實現多人高效合作。用戶還可以用它查看天氣和收入狀況,通過與手機訂APP連接,顯示外賣配送情況。閑暇或勞累時可通過手勢揮擺讓外圈的LED燈呼吸閃爍。
這款鐘表讓辦公與居家沒有界限,能夠高效并且舒適地處理好日常事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