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斯麟
六一國際兒童節即將到來之際,沈陽市寧官實驗學校第五屆風箏節閉幕式隆重上演,全校師生齊聚一堂,載歌載舞,用獨特的方式來慶祝自己的節日。據悉,今年的風箏節從5月 6日開始,通過畫風箏、畫草帽、畫臉譜、唱風箏、放風箏等活動,讓學生們體驗中華傳統文化。在閉幕式上,公布了本次風箏節的“最具魅力獎”“最具創意獎”“最佳實力獎”三大獎項。

整臺演出,內容精彩紛呈,既有校舞蹈社團表演的舞蹈《花木蘭》《剪紙姑娘》,鋁板琴社團演奏的《天空之城》《我愛雪蓮花》,同時校籃球社團也帶來了激情四射的《快樂籃球 歡樂校園》,六年級師生也飽含深情地上演了《母校戀歌》,而 7位老師也以《中國鼓韻》展現了自己的風采。
寧官實驗學校一直以來審美教育理念前行。風箏節也植入了審美教育,風箏節也展現了寧官娃娃的藝術才華和創新精神,體現了學校的合作美、和諧美、融合美,使寧官實驗學校風箏文化節在社會中也有了一定的影響。
學校副校長王麗敏表示,風箏節已經舉辦了五屆,而今年又有不同的意義,特別是今天的閉幕式也是學校為祖國七十華誕的獻禮。因此演出中將傳統文化與德美教育相結合,融入同學們喜聞樂見的一些文藝表演,同時還有一些體現主題的朗誦和歌曲,特別是舞蹈《夢》講述的就是關于留守兒童的節目,學校也特別重視并且更加關愛那些留守兒童,還有即將畢業的這種師生情也包含進去,所以內容特別豐富。風箏節是寧管實驗學校的特色校園文化活動,對孩子的美育教育、德育教育都有很大的促進。學生們在畫風箏的過程中,了解風箏,平時學校還通過組織學生學唱和風箏有關的歌曲,利用晨誦午讀時間背關于風箏的古詩,把風箏這一中國傳統文化融入到課堂上。同時還鼓勵同學們寫一些參加風箏節的感受。此外,學校舉辦風箏節活動的另一個出發點就是激發同學們的運動興趣,激發對民族文化的興趣。學校每年都舉辦風箏節,已經成為傳統,而且每年都有自己的特色、主題和含義都不同,像這樣的活動學校還會一直辦下去,對學生們的心靈有特別好的幫助。
學校的邢輝老師在接受采訪時表示,學校舉辦風箏節的初衷就是為了讓同學們放飛自己的夢想,帶著風箏一起飛向藍天。同學們通過畫風箏、放風箏,今年又增加了繪畫草帽、魚簍的項目,這些活動都能培養學生的想象力,從而增強了學生的美感。同時,放風箏是我國一個傳統的風俗習慣,同學們通過這種活動增強了他們的民族意識,也非常喜歡這種風箏節的活動。
已經是第五次參加學校風箏節的石琳琳同學這次在閉幕式上參與表演了《草帽舞》,她說很開心,仿佛又回到了一、二年級,自己參與制作風箏,放起來感覺很特別,比起和爸爸媽媽一起放風箏,和同學們在一起放風箏更有意思,有時候要多次嘗試才能成功。
這樣一場賞心悅目的閉幕式,讓師生們樂享其中,相信寧官實驗學校的天空會因風箏而更加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