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耀祥
(河南護理職業學院,河南 安陽 455000)
藥理學(Pharmacology)是醫藥類高職高專院校開設的一門專業基礎課,主要研究藥物與機體之間的相互作用及作用規律。藥理學是一門理論性、實驗性和邏輯性很強的學科,實驗教學是對藥理學理論知識的完善和再應用。因此,藥理學實驗教學是藥理學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傳統的藥理實驗教學方法為:教師講解和示教,學生聽完再動手操作,課后寫實驗報告。動物實驗視野小、操作復雜耗時長,后排學生看不到詳細的實驗操作細節,導致學生動手操作不流暢,操作完成還沒進行給藥處理就快下課了,多種因素疊加導致教學效果大打折扣。在現有的教學資源基礎之上,如何拓寬教學思路、改進教學方法,以提高實驗教學水平,是每一位藥理教育工作者必須解決的難題。
微課是以視頻為主要載體,記錄教師在課堂教學過程中圍繞某個知識點(重點、難點、疑點)或教學環節而開展的教與學活動的全過程[1]。微課其實是把課程出現的重點、難點知識變成若干個“碎片化”視頻,并配以教案、課件和習題等輔助性教學資源,便于學生課外進行個性化學習,加強對課程主題知識的掌握[2]。視頻反饋教學法是依靠攝錄設備進行視頻錄制,對照自己的操作視頻和規范操作視頻,尋找問題并加以解決,從而提高其學習能力及效果[3]。國外對這兩種方法聯合應用的顯著成效已有大量報道,但國內起步較晚,鮮有微課融合視頻反饋教學在藥理實驗教學效果評價方面的報道。本研究在我校大專護理專業藥理學實驗教學中嘗試使用微課聯合視頻反饋教學法的新型教學模式,并評價該模式的應用效果和問題。
以我校2017級護理專業19班(72人,實驗組)、20班(74人,對照組)為研究對象,19班和20班學生在人數、性別、上學年期末考試成績等方面接近,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為保證實驗準確性,授課教師為同一人,采用分組、小班教學。以我校校本教材《藥理學實驗指導》為依據,以“常用實驗動物技術”作為實驗教學內容,授課時長兩學時。
實驗組采用微課聯合視頻反饋的教學法,對照組采用傳統教學法,其方法分別如下。
1.2.1 實驗組教學流程 (1)授課教師結合教學大綱、教學目標、本次課的教學重難點和實驗流程,精心制作微課和攝錄視頻,方便學生在實驗課前、課中和課后觀看學習。本次的微課主要有4個:實驗動物的捉拿與固定、小鼠灌胃操作、小鼠腹腔注射麻醉藥、家兔的耳緣靜脈注射。微課在微課錄制教室完成,教師介紹實驗目的、原理和流程時采用PPT演示,注意文字和圖片大小適宜,利用Super studio錄制課件講解,教師衣服顏色要和背景顏色形成反差,根據教學設計教師出鏡。利用Camtasia studio完成音頻和視頻的剪輯、添加動畫和字幕。攝錄視頻時,著重強調捉拿動物正確姿勢、判別胃管在胃內的技巧、小鼠麻醉表現和耳緣靜脈注射的技巧。強調細節時給予鏡頭特寫,配合文字和語音講解,彌補了傳統實驗教學演示環節學生無法近距離直觀清晰地觀察操作細節的缺陷。
(2)實驗課上教師講授實驗內容,演示實踐操作技能,如小鼠的捉拿和灌胃,多媒體屏幕同步顯示相應的微課和視頻,然后由學生進行操作練習。在練習過程中,本組成員幫助操作者用手機記錄操作視頻,操作者反復觀看并與微課視頻對比,尋找自己的不足之處,結合教師的點撥加強練習。學生之間可以分享各自的操作視頻,相互學習,共同提高。教師對質量較高的操作視頻予以表揚并發到班級群共享。
1.2.2 對照組教學模式 對照組采用傳統教學法,教師先講解實驗原理和步驟流程,然后進行實驗操作示范,最后學生進行分組練習。對照組學生全程不觀看微課,也不進行自己操作視頻的錄制。學生實驗遇到問題時,教師會及時指導。
實驗練習完成后,教師對實驗組和對照組學生各自隨機抽取10位學生參與實驗技能理論考核,百分制評價。實踐技能考核內容:小鼠灌胃、小鼠腹腔注射、家兔的捉拿與固定、家兔耳緣靜脈注射。教師對學生一對一考核,每個項目各占25分。同時對實驗組學生以問卷星的形式進行問卷調查,從學生對該方法的總體滿意度、提高實驗學習興趣、加深對理論知識的掌握、提高動手能力、增強學生團隊合作能力、提高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和培養創新思維7個方面及時了解學生對微課聯合視頻反饋教學方法的反饋情況。
實驗數據采用SPSS 13.0軟件統計處理,組間比較進行兩獨立樣本t檢驗,P<0.05提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實驗組各項考核得分較對照組明顯增高(P<0.05),差異有統計學意義。詳見表1。
表1 實驗組與對照組實驗技能考核分數比較(±s,分)

表1 實驗組與對照組實驗技能考核分數比較(±s,分)
組別實驗組對照組P人數 小鼠灌胃1010-小鼠腹腔注射家兔的捉拿與固定家兔耳緣靜脈注射22.3±2.117.6±1.9<0.0522.8±2.016.8±2.1<0.0523.1±1.718.2±2.4<0.0520.7±2.413.6±3.3<0.05
向實驗組微信群發放問卷星教學效果問卷進行調查,以便及時評價教學效果。72位學生回收有效問卷70份,有效問卷回收率97.2%。調查結果顯示,實驗組學生對此微課聯合視頻反饋教學滿意度基本接近95%(非常好與好的比例之和),見表2。

表2 實驗組學生的教學效果滿意度[n(%)]
微課具有教學時間短(5~10分鐘)、主題突出(針對重難點知識)、便于儲存和傳播(幾十兆左右)和錄制方便的特點。在日常教學過程中,一次課的教學內容容量大,學生難以在課堂有限的時間及時消化。教師可將教學內容制作成多個微課單元,方便學生課前預習和課后及時鞏固。視頻反饋教學法借助相機和智能手機記錄學生的實驗操作過程,進而提高學生的專項技能。筆者在藥理實驗教學中聯合使用微課和視頻教學,發現實驗組學生4項操作技能掌握程度明顯優于對照組(P<0.05)。實驗組學生通過觀看教師的實驗演示和微課,會對整個實驗流程和操作細節有清晰的認識,進而不斷規范練習和強化。學生之間互相交換自己錄制的操作視頻,相互點評、取長補短、共同進步,增強了團隊協作意識,拉近了學生之間的距離。傳統教學模式一位教師輔導幾十位學生,效果一般,學生普遍認為此次教改實現了一對一教學。從問卷星調查結果發現:學生對微課聯合視頻反饋教學法非常滿意,此次教改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動手能力、解決問題能力和創新思維能力,增強了團隊協作能力。通過此次摸索,我們認為微課聯合視頻反饋教學法是對傳統教學模式的有益補充,值得借鑒和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