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分析了加強員工傳統文化教育的背景,論述了加強員工傳統文化教育的必要性,重點就如何開展員工傳統文化教育提出了對策,以期為促進員工思想文化教育提供參考。
【關鍵詞】思想教育 傳統文化教育
隨著新時代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與全球化浪潮的迅猛興起,中國的思想政治教育面臨著嚴峻的挑戰,傳統倫理道德結構中缺乏現代要素,拜金主義、極端利己主義等也對社會道德規范和道德情感形成沖擊。當前時期,面對價值取向呈現多元化發展和西方文化浪潮的沖擊,以愛國主義和整體主義為載體的中國傳統文化則為國有企業員工思想政治教育與培訓工作的創新提供了重大借鑒和契機。
一、加強員工傳統文化教育的背景分析
(一)社會發展對員工思想意識的影響
當今,隨著各種學習知識、了解世界、表達觀點等途徑的豐富發展,隨著經濟全球化、信息化條件下外來文化的紛紛涌入,文化的“西化”、“洋化”異?;钴S,從文化資本到文化產品,從文化形態到文化意識,從語言教育到影視傳媒,從宗教信仰到日常節日無例外的沖擊著傳統文化,新奇的外來文化使得生活在快節奏時代的員工,更少愿意投入一定時間和精力去理解、體會和獲取世代傳承的傳統文化。當職工從外來產品中獲得精神愉快的同時,隱匿在物質產品中的西方意識形態(人生價值觀、文化觀等)也在慢慢地腐蝕他們的心靈,從而加劇職工對中華傳統文化的認同危機。現實中,員工一味追求個人技能的提高、忽視了道德品質的培養,往往只從自身利益出發,把當前的崗位看成實現自身利益的跳板,而不去更多的考慮企業的長遠發展,因此,加強職工傳統文化教育、通過傳統文化教育加強員工思想政治教育,促進員工隊伍全方面素質成為必然。
(二)傳統文化教育沒引起足夠重視
現在,由于油田企業改革發展的現實需要,在職工組織員工培訓時,注重業務培訓與專業技能鍛煉,急功近利,較少慮及長遠。員工培訓針對性較強,且以培養實用性、“立竿見影”型人才為目標。員工要學習與工作相關聯的知識;管理人員要學習先進的管理經驗和方法,以成就一批職業管理人才;技術人員要學習先進的技術手段,造就一批專家型技術人才,特別是一線工人要學習專業操作技能,成就一批各技術工種的技師(高級技師)。有了業務素質的提高,并不能同時促使員工的思想政治水平也同步提高。企業改革發展的需要,對員工的業務水平提高要求很迫切,而傳統文化教育、思想政治培訓、道德水平提高這些短期難以見到效果的工作,就顯得不那么重要。
二、加強員工傳統文化教育的必要性
(一)開展優良傳統文化教育,有助于提高員工的文化素養和思想品位
中國傳統文化的主體是儒家學說及其思想。儒家文化中凝聚著中華民族的價值觀念、思想方法和生活樣式等等。而儒家的“內圣外王”的價值觀念和“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政治理想,更是歷代知識分子追求的最高境界。當前,員工面對多元化的價值觀,開展這些傳統文化的精髓無疑會對他們的人生觀產生一定的啟發和指導作用。
(二)開展是傳統文化教育,有助于增強員工的智慧與能力
中國傳統文化的核心思想、基本價值原則和生活方式是中華民族迎接各種生存挑戰的智慧結晶,是我們獲取智慧與能力的重要渠道。比如傳統文化的一個特點就是它善于吸收各種不同流派的思想學說,以豐富和發展自己。年輕員工的學習不應僅僅局限于專業領域,還要擴大視野。學習越多,歷史底蘊就會越深厚,犯錯誤特別是重犯錯誤的概率也就越小,解決問題的智慧、辦法也就越多,面對挑戰時也會更沉著,更有信心,應對各種復雜的事情時,便會多一些從容,多一些理性。
(三)開展傳統文化教育,有助于提高員工的道德修養
中國傳統文化中尚德、尚德育等傳統,使道德教育成為中國傳統教育的根本??鬃拥娜?、義、勇,孟子的仁、義、禮、智與“五倫十教”。這些傳統文化倡導積極進取、自強不息的奮斗精神,注重氣節、操守和崇高的精神境界,強調對社會的高度責任感,強調群體意識與團結和諧的人際觀,以及修己安人的思想等,形成了一整套教人如何做人的觀念和規范。無論是通過自學,還是通過單位的集中培訓,年輕員工在學習這些傳統文化,將會對自身的為人做事、團隊協作、樂觀進取、自強不息,乃至家庭建設、教育兒女等產生良好的影響。
(四)開展傳統文化教育,有助于幫助員工解決困惑
當前,社會存在著紛繁復雜、千變萬化的新形勢和前所未有的新情況、新問題,諸如:執法任用濫用職權、公職人員不作為、面對困難不敢施救、消極怠工惟利是圖等等部分不正?,F象,員工思想上的一些困惑也許會從傳統文化精髓的精髓找到一些答案。
三、開展員工傳統文化教育的對策
(一)豐富傳統文化教育內容
中華傳統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是一個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精神寶庫與教育資源。隨著時間的推移,中華傳統文化的重要價值、生命活力而得以積淀、保存、延續,內容豐富,與時俱進,得到一代又一代人的傳成與發展。既有《易經》、《論語》、《道德經》、《弟子規》、《增廣賢文》、《孝經》等傳統文化知識、歷史知識、社會學、哲學方面知識;也有《曾國藩》、《孝就是道》《道德與素養》、《傳統文化經典格言》等人物傳記、名家講座、百家講壇、精彩叢書,還有《父親》、《母親》、《感恩祖國》、《團結就是力量》等孝親敬老與愛國紅歌。而且,現在信息業比較發達,信息化程度高,各種傳播平臺和媒介深入到了每個人的日常生活中,對于員工進行傳統文化學習提供了便利。
(二)探討傳統文化教育方法
傳統文化教育與技能培訓相結合,保證傳統文化教育的常規性。邀請相關的學者到單位為員工作傳統文化報告,觀看愛國主義影視資料等,不僅為枯燥的技能培訓注入活躍松快的因素,也增添了潛移默化的思想道德教育成分。黨政工團齊抓共管,保證傳統文化教育的系統性。員工傳統文化教育不僅僅是培訓部門的職責,涉及到員工全面素質提升教育,必須黨政工團齊抓共管,利用各種組織活動,利用各種平臺,如:職代會、報告會、企業板報、企業網站、企業雜志等平臺,“道德模范”、“尋找最美員31"、“和諧家庭”等評選活動,并根據自身特點,立足長遠,將傳統文化教育融人到企業長期穩定發展的全方位目標和理想之中,實現傳統文化教育全方位滲透。
作者簡介:姜新波(1975-),男,山東沾化人,大學本科,工程師,現主要從事基層黨建思想政治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