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遠飛 任大勇 楊延濤
【摘要】通過對校園共享單車停放現狀進行分析,發現單車亂停亂放產生不利的影響。以校園共享單車相關聯主體為切入點,結合校園環境的特點、管理模式,通過采取制定相關停放規則,合理劃分停放區域,建立聯合管理機制等措施,解決校園共享單車停放問題。
【關鍵詞】共享經濟 校園共享單車停放 校園共享單車治理
隨著互聯網技術的不斷發展,共享經濟這一新生的商業模式已經生根發芽。共享經濟起源于西方且商業形態多種多樣,如房屋共享、閑置衣物共享等,但在歐美等國并沒有爆發性生長。伴隨著移動支付、信息技術、物聯網的快速發展,共享經濟在中國爆發,尤其是在交通共享、物流共享、服務共享等領域,發展極為迅速。共享經濟的核心是以移動互聯網作為媒介將閑置的物品或服務的使用權暫時性的轉讓給他人,并獲取一定的報酬。其中共享單車憑借自由度高,價格低廉,解決“最后一公里”出行問題這一定位獲得各大資本家的青睞,共享單車行業競爭激烈。
根據《2017年中國共享單車行業研究報告》顯示,2017年2月,摩拜單車舉行免費騎行活動第一周,摩拜單車周活躍用戶量已經達到了769.3萬,相較2016年10月末增長了455.7萬。2017年上半年共享單車用戶達到1.06億占網民總體的14.1%,截止2017年12月共享單車用戶達到2.21億同比增長108.5%,共享單車成為2017年下半年用戶規模增長最為顯著的應用類型。這些數據充分說明了共享單車需求潛力之大,發展速度之快。校園共享單車也是如此。校園共享單車不僅能夠解決師生的出行問題,方便人們的生活還對學生們保持身心健康起著積極的促進作用,更為重要的是共享單車可以協助高校回收改造廢舊自行車,實現廢物利用,很好地解決了校園單車資源浪費這一難題。但隨著共享單車不斷發展,共享單車亂停亂放成為阻礙其發展的原因之一。因此,解決好校園共享單車停放問題不僅能夠促進校園共享單車的發展,減輕師生們對校園共享單車的不滿意程度還對建設文明校園起著積極的促進作用。
一、校園共享單車停放現狀
校園共享單車亂停放現象的報道比比皆是,由于缺乏良好的治理措施,甚至有愈演愈烈的趨勢,單車“隨處可見”,宿舍樓下無序停放、人行盲道、草坪上,各種地方應有盡有。亂停亂放更多的出于私自占有的目的,一些用戶將自行車停放于宿舍的樓道里,更有甚者將自行車放置邊遠地區,扔在草叢中,使下一位想使用自行車的人找尋自行車困難,也使自行車的破壞率升高。
校園內人流量相對較大,特別是上學放學時間點,校園內空間有限,為了停放方便,一些同學占用公共空間給他人的日常出行帶來了不便。校園貼吧,論壇中同學對于校園共享單車亂停亂放的吐槽愈加劇烈,同學們一致認為亂停亂放嚴重會嚴重影響其生活,這極大不利于校園共享單車正常運行。
同時,大量公共空間,如道路兩邊,食堂的大門口,宿舍門口都成了單車的“停放點”。這不僅影響影響單車的正常使用,還會造成校園交通堵塞從而引發安全隱患,一旦學校的安全管理出現問題,校園共享單車的可持續發展將進入瓶頸期,同時大批共享單車無序擺放在一起,嚴重影響了校園風貌及有損校園形象。
二、校園共享單車停放問題的解決建議
1.校園共享單車使用者加強自身規則意識
(1)合理規范停車遵守相關規則。校園共享單車用戶應嚴格遵守校園共享單車管理人員的安排與引導,按照學校及運營商所制定的停車規則進行停放,切勿以私利訴求為先,自私地對校園交通、校園風貌造成影響。在調研中大部分學生認為校園共享單車亂停亂放問題明顯,而這種問題正是由于學校及社會為個人的不合理訴求買單產生的,因而,學生們要約束自身行為,不能要求學校及社會為自己的不合理訴求負責。
(2)加強文明使用及主人公意識。共享單車的使用者不僅是用戶更是校園文明建設的一份子,更是校園的主人公,學生們應加強自身的文明使用公共物品的觀念和維護意識,多學習了解相關的校園共享經濟規則知識,以做到合理停放。亂停放共享單車的行為不僅違反校園的規定也會造成單車損壞,嚴重時需要承擔相應責任,因而為了做真正愛護校園的學生,增強相應的責任意識是非常有必要的。
(3)提高自身素養。校園共享單車用戶應提高自身素養,勿以善小而不為,主動擔起維護共享單車有序停放的責任。通過調研得知,遇到無序停放的共享單車時,僅有22%的學生會通過有關APP舉報;20%的學生表示愿意主動把車輛推入停放點;15%的學生會在朋友圈或空間發條動態譴責一下,70%的學生表示不便處理,等待有關負責人員規范停放。這體現了很少有人能夠將意識落實到行動,偶爾為之也僅限于表面的行動,這就需要學校及運營商及學生自身共同促成學生素質的提升,學校通過各種方法處處引導,促使學生在遇到這種不文明行為時將意識落實到行動。
2.學校主導建立聯合管理機制
(1)規劃公共區域解決好路權分配問題。學校應解決學校公眾區域行人、單車的路權分配問題,做好區域和道路的規劃。合理劃分道路公共資源空間,將單車的合法停放區域與機動車的停放區分開來。在維護共享單車方便、快捷等特點的前提下,確保校園的交通規范、暢通運行。
(2)制定明確規定并與校園共享單車的平臺,建立合作共治關系。校園共享單車運營過程中的監管,以及單車數量投放的制定,學校管理部門都應時刻參與。對于選擇什么樣的共享單車的運營商進行合作的,學校要做好標準的制定工作,校園共享單車行業的定價,車輛的投放等,要與學校及運營商的運營管理能力相符合,以防單車數量過多和無序停放,影響校園交通的正常運行,對校園整體交通系統造成影響。
(3)規范用戶行為。在校園共享單車用戶信用體系建設方面,學校應推動共享單車平臺企業建立的平臺信用積分體系,同時該體系應與校園一卡通系統相結合實行實名制騎車。對于共享單車的亂停放行為加以懲治,引導和約束用戶的行為規范,做好監管平臺及企業的同時也應讓共享單車的停放秩序得到治理。
3.共享單車運營商優化管理機制并提高技術
(1)根據校園自身狀況考慮承載力,投放適當數量的共享單車。校園的承載力是有限度的,運營商必須綜合校園人員流動規律及校園交通環境等因素,將單車數量控制在合理范圍內,以免出現車輛數量巨大卻無處停放的現象。這就需要校園共享單車運營商通過多種途徑充分了解和掌握校園環境,人員分布,單車資源等情況,從而制定合理的單車供應方案。
(2)制定單車停放管理制度及懲罰機制。對于停放問題的管理。校園共享單車運營商可以制定方案,對多次符合規范停放車輛的用戶進行獎勵,如增加其免費騎行次數,對將違規車輛擺放到合適位置的用戶更應進行獎勵,因為其行為減輕了運營商工作負擔。學校同時要派專人監管,督促用戶規范停放并制定規范停車制度及獎懲機制,并大力宣傳,促進學生互相監督。
(3)加強技術改進準確定位。校園共享單車運營商要不斷改良、創新技術,研究、試行電子圍欄等新技術,同時更有效地發揮GPs定位技術對規范停車的作用。眾多共享單車企業現階段為搶占市場大量投放單車,卻疏于管理,是目前導致共享單車亂停放問題日益嚴重的主要原因。共享單車運營商之間可以聯合解決停放問題,聯合開發新技術,共享電子圍欄的資源,有序停放的同時節約城市道路資源,也有利于企業之間的良性競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