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麗麗
【摘 要】當代科技的迅猛發展和社會的不斷進步,為預防醫學與公共衛生領域的拓展提供了廣闊的空間,中國疾病預防與控制管理工作面臨著機遇與挑戰。本文闡述了近些年來中國疾病預防與控制管理現狀,分析了中國疾病預防和控制管理工作取得的成就和存在的問題,總結和分析中國疾病預防與控制管理的發展趨勢,針對中國疾病預防控制管理功能做出評價,提出可行的改革策略。
【關鍵詞】疾病預防控制機構;內部控制現狀;應對措施
【中圖分類號】R197【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5-0019(2019)11--01
引言
進行疾病預防控制管理工作中,主要是進行公共衛生服務工作。隨著居民對疾病預防控制管理的要求越來愈高,為了滿足居民對疾病控制管理的需求,保證居民的健康,必須加強疾病預防控制管理水平。在加強疾病預防控制管理中,由于管理制度、專業人員等因素的影響,導致疾病預防控制管理工作中存在著諸多問題。因此,必須對管理中存在的問題進行全面的分析,并找出相應的措施加以解決,以此提高疾病預防控制管理水平。
1 疾病預防與控制管理的意義
疾病預防與控制管理是指一個國家或地區通過法律法規和相關政策組織衛生資源,科學地組織制定預防控制對策,對影響人群健康的重大疾病采取有效措施,并保證這些措施得以有序、高效地實施和落實,消除或減少其對居民健康的影響,提高人群健康水平的過程。疾病預防是指防止疾病在人群中發生;而疾病控制是指減少疾病在人群中的發生;預防是指在疾病未發生前執行的一些動作;而控制是指疾病在人群中發生后采取的一些措施。對疾病進行有效的預防控制,可以創造健康環境,維護社會穩定。疾病預防與控制管理的工作做好了,可以有效保護好勞動力,保障國民經濟平穩迅速發展;還可以促進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建設。相反,若疾病失去控制,則會對國家財產以及人民安全造成不可估量的損失。疾病預防與控制管理工作,于國于民,都意義重大。
2 中國疾病預防與控制管理的現狀
2.1 疾病防控工作組織體系需要完善 疾病防控工作需要有完善的組織體系,能夠有效的執行各項工作,從而確保工作的效果。但是從現有的情況來看,疾病防控體系仍然需要持續完善,標準需要進一步提升。現有的社區服務中心在分工方面很不均勻,社區服務中心關注的重點在于能夠產生經濟效益的醫療部分,而對于疾病防控關注力度有所減輕,只是對新型疾病或者是某些影響較為嚴重的疾病進行重點防控;疫情通知與信息收集方面,沒有形成有效的機制;管理體系方面,上級下達的任務不能有效及時完成,尤其是對于經濟不發達區域,工作的效果更是大打折扣。
2.2 傳染病和慢性非傳染性疾病發病率仍居高不下 雖然作為嚴重危害人民身體健康的傳染病已經得到了有效控制,但是近幾年來有些傳染病還是呈現明顯的上升趨勢,霍亂、流行性出血熱、病毒性肝炎、結核病等一些“老”傳染病的發病人數還相當多,肺結核發病率居高不下。2014年,中國新報告感染者和病人達10.4萬例,較上年增加14.8%。盡管全國艾滋病疫情整體保持低流行狀態,但部分地區流行程度較高。而且從艾滋病毒感染絕對數字看,中國是世界上感染人數最多的15個國家之一。尤其值得關注的是,近年中國年輕男性感染率上升,女性感染者比例上升,各地艾滋病傳播危險因素依然廣泛存在。近些年來,慢性非傳染性疾病也成為了威脅中國國民健康的主要危險因素之一。在中國15歲以上慢性非傳染病死亡人口中,慢性病的死亡率是傳染病的4.5倍,全國每天約有1.4萬人死于慢性病。與70年代相比,慢性病在總死亡人數中的比例從60%上升到80% 。
2.3 缺乏專業管理人員 在疾病預防控制管理措施中,缺乏專業的管理人員,無法進行有效的疾病預防控制管理工作。在街道沒有相關的專業人員對疾病預防控制管理工作進行指導、監督。在社區沒有專業人員順利開展疾病預防控制管理工作和業務。另外,沒有專業人員進行疾病預防預防控制管理時,無法掌握疾病的管理信息,尤其是無法掌握社區一些弱勢群體疾病信息。沒有相關的專業人員使基層疾病防疫站不能及時、準確以及快速的預測疾病的發生和流行。
3 疾病預防與控制管理改革策略
3.1 重視疾病預防和控制管理工作的人才建設 重視疾病預防控制機構的人才建設,需在法學、社會學、醫學、生物學、化學、心理學、衛生管理學、統計學等各方面建立高效人才隊伍,進而加快人才培養,對現有的專業技術人員進行在職或者脫產培訓,提升專業技術技能;加快速度引進預防醫學等專業的碩士和博士等高層次、高學歷人才,改變專業人才匱乏、學歷及專業結構不合理這一狀況,特別是要針對于當前社會中較為常見的新發傳染病、非傳染性疾病、環境污染、生物恐怖、食物中毒等疾病的控制工作進行人員配備和調整,從而不斷提高中國疾病控制中心在控制預防方面的管理能力,以達到并符合適應當前疾病預防控制事業的發展要求。
2.2 做好知識普及與教育工作 疾病產生的原因之一就在于居民對防控知識了解過少,因此需要通過各種形式向居民宣傳健康知識,提升居民疾病防控能力,增強居民健康意識,使居民養成良好生活習慣。知識宣傳工作要確保其效果,考慮到居民理解能力與接受能力,并且需要長期反復進行,通過不斷的強化從而使居民深化認識,最終養成良好的習慣。
2.3 職業病防護與控制管理 1)完善防治系統 建議各級政府加大對職業病防治的投入, 在每個縣市、區都至少設有高資質的職業性衛生技術服務機構和職業性健康體檢機構各一家, 以保證職業病的防治工作順利開展。各衛生部門也要及時將已掌握的職業病發病情況和健康監護監督檢查中發現的問題向安全監管部門通報。2)監督檢查生產環境 對生產環境進行監督檢查,其目的就是判斷是否可以施工、投產或使用,以及事先可采取哪些預防措施,另外還應對存在于生產企業的生產現場中有害因素進行監測檢控,提出改善勞動條件的建議,并且對生產工人的安全健康加強監護。3)加強衛生保健 在防治職業病的工作中,衛生保健措施占據很重要的位置,它既包括對接觸有害因素的職工定期進行身體檢查,以便盡早發現職業病,及時采取預防措施和相應的治療辦法;也包括就體檢當中發現的職工身體上的異常變化和多發病并發癥,進行動態觀察以分析其與生產性有害因素的關系,采取有針對性的防治措施。
結語
在疾病預防控制管理工作中,必須建立完善的疾病預防控制管理組織體系,提高管理人員的專業化水平,同時提高社區疾病預防控制工作的指導水平和監督水平,加大疾病預防控制管理資金的投入力度,并建立完善的疾病預防控制管理制度,保證疾病預防控制管理工作順利開展。
參考文獻
方小衡,李正直.衛生事業管理學[M].北京:科學出版社,2008:184.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中國疾病預防控制工作進展(2015 年)[R].北京:北京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2015:97.
董柏青.基層疾控形勢依然嚴峻[N].健康報,2008-02-14(003).宗和.國家計生委發布 2014 年全國職業病報告[N].中國礦業報,2015-12-08(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