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旭東 劉嘯嵐 文曉浩
智慧校園指的是以物聯網為基礎的智慧化的校園工作、學習和生活一體化環境,這個一體化環境以各種應用服務系統為載體,將教學、科研、管理和校園生活進行充分融合。以胡樹祥為代表的專家認為面對人工智能時代的來臨,網絡思想政治教育需確立網絡思想政治教育的數據意識、創新網絡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范式、找準網絡思想政治教育的著力點。以張世忠為代表的學者認為,在人工智能時代提升大學生思政教育質量,需要采用目標主體化、方式多元化、內容開放化、載體大眾化等多種模式;需要利用大數據在教育理念、實施體系、評價機制等方面探索創新。以黃欣榮為代表的專家提出,從數據本質與世界觀革命、數據思維與方法論變革、數據挖掘與認識論挑戰、數據資源與價值觀轉變、數據足跡與倫理觀危機等方面論述了大數據對傳統哲學理論提出的新挑戰。
綜上所述,各專家學者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人工智能的校園建設與智慧校園服務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對于新時代人工智能背景下智慧校園服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路徑研究缺乏統一整體的研究,本文從人工智能的角度全面分析智慧校園服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為新時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供重要的參考依據。
本文選擇以人工智能背景下智慧校園服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路徑為分析對象,重點分析廣西師范大學智慧校園建設服務思想政治教育路徑現狀、發展趨勢等,這必定為進一步研究基于人工智能的智慧校園服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路徑提供突破的空間。廣西師范大學作為廣西教師教育的領頭羊、人文強桂的主力軍、科技興桂的生力軍、廣西國際教育的排頭兵,是全國高校青年馬克思主義者培養工程研究培訓基地和教育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隊伍培訓研修中心,通過對廣西師范大學智慧校園服務思想政治教育路徑的研究,對輻射各廣西區內各高校有著重要的作用,本文的分析 “頂天立地”符合國家關于加強高等學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相關要求,又立足于廣西地方特色,主要以廣西師范大學研究對象,這就使我們鎖定研究區域,對相關區域展開研究,就有了進一步探討、發展和突破的空間,也能發揮我們研究的優勢。
總體框架包含以下四個方向:
人工智能與新時代網絡思想政治教育新平臺建設探析。遵照“以學生需求為核心,兼顧家校企業要求”的核心思路,實施人工智能思想政治教育平臺的建設。搭建資源整合度高、可執行性強的綜合平臺。1)成長檔案平臺基于多維度評價體系建設,以學生成長信息記錄網絡化、評價過程實時化為目的,保障學生檔案全面性的同時避免了由于學生自我認知缺乏造成的問題。家長可以在平臺上查詢成績,并隨時與管理者溝通。學生可以主動參與到自身成長之中,擺脫“被評價”的現狀;班主任、輔導員可更全面了解學生、隨時提出教育指導;學校、企業、家長可以查看各方評語,對學生成長有著更全方位的把握。2)積極響應學校信息化建設,將學生成長并入學校整體人工智能體系,在成長檔案系統的基礎上將家長、學生、導師、輔導員、學校五方進一步結合在一起,實現了對學生的全范圍多角度評價審核,從而為學生提供更為系統、個性的思想政治教育。3)通過建設具有師大特色的微信平臺,為學生提供了一個自由交流、討論、學習的社區型平臺,并將人工智能思想政治教育平臺搭載在手機之上,既符合當代網絡思政多樣化、一體化的趨勢,又增強了靈活性。
人工智能與構建人文思想政治教育新高地建設探析。利用人工智能建設成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新高地,不能簡單的把基于人工智能的思想政治教育平臺看成一個建設項目,要從思想政治教育傳播手段和話語方式重要創新的方法論、從思想政治教育“實”起來、“活”起來、“動”起來有效載體的實踐論來看待,把人工智能思想政治教育平臺建設成為傳播主旋律、弘揚正能量的網絡精神家園。要完善機制,在人工智能的大背景下,建設當作現代大學治理結構的有益探索。要通過人工智能思想政治教育平臺建設,實現校園網絡資源、思想政治教育資源、師生交流資源的整合,積極探索現代大學治理結構,打破現實隔閡。要認領職責,把人工智能思想政治教育平臺建設當作校部門協作配合的一次檢閱。各相關部門可以根據方案設置明確職責,層層壓實,不斷完善制度,加強考核。
人工智能與信息化平臺建設研究分析。主要通過人工智能與學生數據中心平臺搭建,通過數據中心的數據處理,來預防學生工作中所出現的問題,以達到思想政治管理的危機預防效果。
人工智能與安全管理育人平臺建設探析。建立人工智能視頻監控、安防報警等系統,實現各系統間的資源共享和管理控制,提高監管效率和處理突發事件能力。系統建設不僅能滿足視頻錄像事后取證的功能,最為重要的是擁有危險預警功能,并提供有效的信息溝通能力,幫助學校及時了解情況并下達事件處理要求,最大程度減少突發事件造成的危害,避免事故發生和擴散,根據預警信息提前采用相應措施把事態控制在萌芽狀態,保障校園安全。
智慧校園服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路徑目標:
建設智慧校園思想政治教育統一數據中心。統一數據中心基于高校思政教育管理信息標準體系,結合考慮學校的學生管理業務域,構建學校的思政教育數據中心,提供數據交換平臺、共享數據管理及數據服務平臺。實現信息的順暢交換和共享。為學校各級用戶提供便利、多樣的數據使用服務。也可將需要的其他校園各類信息存入數據中心。
和諧校園平臺建設。為高校思政教育智能化,提出師大方案共享師大智慧。以校園服務總線、應用管理服務平臺以及包括主數據管理、身份認證管理、統一通訊、移動支撐平臺等在內的公共應用組件,為學校提供統一的、高交互性、高開放性的服務應用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