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特約記者王麗



2019年4月21日,中國河南小伙孔濤在尼日利亞被加冕為酋長!當他從部吉瓦地區土皇手中接過證書和權杖后,就可以在非洲擁有自己的封地和武裝力量,乃至“一夫多妻”的權利。而且,極具威望的酋長是一種終身制榮譽,可以世襲給子孫后代……這名85后中國小伙為何如此幸運?面對誘人的酋長待遇,他又是如何抉擇的呢?
1985年,孔濤出生在河南濮陽市清豐縣一個普通家庭。2010年從北京交通大學研究生畢業后,他應聘到中國土木工程集團,隨后被派到了尼日利亞工作。
孔濤作為一名助理工程師,參與到尼日利亞首都阿布賈城鐵項目的建設中。他不僅在項目建設中擔當主力,還要學著協調地方關系,培訓和管理當地員工。
尼國官方語言雖然是英語,但當地人更多還是講非洲三大語言之一的豪薩語,為了方便與當地人打交道,孔濤開始努力學習豪薩語,以便更好地開展工作。
2011年,孔濤參加的鐵路修建項目該鋪設路基了,急需尋找到合適的取土場。四處挖土取樣后,實驗員發現當地葫蘆彌村的土樣,能滿足各項試驗指標。但葫蘆彌村的村民們卻表示,當初酋長分給他們土地是用來耕種的,想購地取土,必須要得到酋長的同意!
盡管尼日利亞對類似的征地賠償有相關法律條文,但在當地,酋長的話顯然比法律更有分量。
孔濤只得帶著同事去找酋長。然而,對方并不認可孔濤提供的測量尺寸,而是用腳一步一步地丈量,對樹木一棵一棵細心核實,這份特別和認真讓孔濤心中頗為震動。
等項目順利啟動后,城鐵沿線各地的酋長們都找了過來,一見面就向孔濤他們“哭窮”。說這個非洲第一人口大國很貧困,最低工資僅折合每月600元人民幣,而一旦得到中方項目部提供的一份穩定工作,全家溫飽就不成問題了!因此,酋長們希望孔濤他們多雇用當地村民。
孔濤走訪過當地人,知道他們生活條件很艱苦,所以也極力向領導推薦當地工人。項目總經理卻說:“我也想給他們就業機會,可是當地人文化程度很低,賺到點錢就想去喝酒,既不能勝任稍有技術含量的工作,又懶散,怎么用他們?”
孔濤當即表態說,自己愿意幫助當地村民克服惰性,把他們培養成一支吃苦耐勞、服從管理的“生力軍”!
因為通曉當地語言,孔濤開始大力培訓尼日利亞工人,并和中國員工一起帶領他們開展技能比賽,選拔優異的當地人成為工班長;每天超額完成工作量的人,則會被記上先進分,月底再按業績分發獎金;在管理層級,孔濤推舉部分當地雇員參與到項目的決策制定之中,充分調動當地人的積極性……
見孔濤一個擁有碩士學歷的中國助理工程師,每天都愿意頂著烈日和他們一起勞作,還一遍遍不厭其煩地向自己介紹工程機械的操作方法,而且下班比他們都要晚很多……當地工人汗顏之余,也在他身體力行的影響下一點點變得勤奮起來。
孔濤對當地的影響還遠不止這些。派佩村小學是當地唯一一所公辦小學,搖搖欲墜的校舍一直是當地居民的隱憂。2012年,孔濤帶人修建了三間全新的校舍,確保村里的孩子們能繼續上學讀書。此后,派佩村小學也成了孔濤的定點學校,他經常和同事們一起去開展愛心活動,當地人感激地稱他為“孔校長”。
2013年,隨著我國“一帶一路”倡議的提出與實踐,中尼合作步伐顯著加快,合作的廣度和深度前所未有。尼日利亞人對中國人更友善了,孔濤和同事們在當地百姓和官員面前,都享受到了“外賓級待遇”。
當年孔濤又個人出資,幫當地人把一座破敗的清真寺修葺一新,還平整了通往勾薩中央垃圾處理場的道路,并為卡拉馬吉吉村的孩子們建設了一個簡易足球場……在非洲的日子里,他和同事們扶貧濟困,所到之處都是動人的故事。
2014年初,新項目阿卡鐵路開工后,孔濤又被提升為公司分部經理。
2018年7月,公司整合阿卡鐵路、阿布賈城鐵和運營部三方資源,成立了中國土木工程集團尼日利亞事業部,負責整個單位在該國的鐵路運營和機車車輛采購等工作,孔濤成為總經理。
阿布賈城鐵、阿卡鐵路項目的建設,不僅改善了當地的交通狀況,更創造了數以萬計的工作崗位,由此大幅提高了當地人的就業機會和生活幸福指數。
孔濤在尼國所做的一切,當地人民都看在眼里,感動在心里,他們用非洲人特有的熱情,表達對孔濤的感謝——時常往他車里塞水果,拉著他回自己家作客,好奇地向他打聽關于中國的故事。
孔濤每次去派佩村小學開展愛心活動,校方都特別配合,視他為上賓。走在村莊街道上,經常會有人含笑和他打招呼;熱烈奔放的尼日利亞女孩,有時還羞怯地稱呼孔濤為“中國帥哥”。
甚至有兩個來自當地官員家庭的黑美人,還曾向他大膽求愛,說無論留在當地,還是隨孔濤一起去中國生活,自己都愿意。孔濤尷尬地對她們解釋說,自己已經結婚,并且中國是實行一夫一妻制的……兩位“黑珍珠”聽了很不理解,蹙眉說:“那多吃虧呀,在我們國家,男人的妻子數量越多,就會越受到尊敬!”因國情不同,向孔濤求愛被拒的黑美人無比失落。
2018年9月的一個周末,孔濤像往常一樣去土皇穆薩家里串門。對方每當遇到政務上的棘手問題,都會向這個有文化有智慧的中國年輕人請教。
非洲的老傳統是酋長分管村寨,土皇則是酋長的統領。而作為首都阿布賈市吉瓦地區的土皇,穆薩先生是頗具威望和實權的,每天都會有人到他的宮殿里向土皇致敬,他也會為來客們送去祝福。
那天孔濤與穆薩閑聊中,出于對中國的感謝,土皇突然提出要封他做酋長!孔濤以為穆薩土皇在說笑,卻發現對方是認真的。
他這才嚴肅起來,畢竟自己是一名中國人,而且是個國企員工,忽然就當上了非洲的酋長,這合適嗎?孔濤不敢擅自應允,只能回去向上級做了請示匯報。
最終,公司批準了他的請示,當地酋長委員會也發來正式信函,授予了孔濤“WAKILIN AYYUKA”酋長封號,意為工程領袖。
2019年4月21日,在穆薩的宮殿中舉行了隆重的授封儀式。前來觀禮的有孔濤的不少中國同事和領導,更有當地貴族和官員。在極具異域風情的奏樂祈禱中,禮儀官為孔濤穿上酋長服裝,土皇穆薩將象征酋長權力的證書和權杖親手授予他,宣布孔濤正式成為了一名非洲酋長!
尼日利亞目前有250多個部族,盡管有著現代聯邦政體,但酋長作為部族傳統領袖依然享有較高威望,而被封為酋長也是一種很高的榮譽。酋長在該國擁有相當大的權力,他們通常都是“一夫多妻”,有自己的封地,自己的武裝力量,管轄范圍內的大小事務也都由酋長決斷。
更重要的是,酋長都是終身制,而且還可以世襲給自己的親屬。但孔濤自愿放棄了他享有上述權力,只保留了酋長榮譽的終生制和世襲。“我現在所得的一切都會留給自己的孩子,這樣就能讓未來的‘中國小酋長’去見證兩國之間的深厚友誼!”孔濤笑著說道。
今年34歲的孔濤,已經有一個4歲女兒。因為不能經常和國內的家人見面,孔濤一直隨身帶著妻女的照片。得知他被封酋長,萬里之外的家人也很高興,覺得很有面子。但孔濤始終對遠方的親人心存愧疚,覺得自己陪伴他們太少了。
孔濤說:“在非洲工作,最難忍受的就是孤獨。尤其是下班后的夜晚,沒什么事做,翻看朋友圈又看到家里人的動態,就會覺得更寂寞……可是我手上還有項目,沒做完就不能離開,這里需要我。”
雖然不能經常和家人團聚,又置身于非洲的艱苦生活環境中,但孔濤覺得,自己在做一件很有意義的事情,當看到中國公司的入駐改變了當地的貧窮面貌,讓無數揭不開鍋的黑人家庭吃得飽穿得暖,他心里也蕩漾起幸福的漣漪……
雖然孔濤婉拒了穆薩土皇對自己600畝封地、武裝衛隊和“妻妾成群”的封賜,但他畢竟是尼日利亞一名合法的外籍酋長,生活中仍然擁有一些特權。比如當地人見了他都會畢恭畢敬地躬身問候,他可以隨時見州長等官員,必要時還能申請武裝保鏢為自己提供護衛等。
“好男兒志在四方,我愿繼續留在非洲,與尼日利亞人民一起創造更美好的生活。這樣,我才能對得起酋長這塊‘榮譽勛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