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建春
摘 要:隨著我國經濟社會的深入改革和發展,以及建筑行業的自身的升級轉型,使得各個建筑施工企業都面臨著較為復雜多變的外部經濟和市場環境,其自身的管理優化在持續發展的需求下顯得尤為重要。眾多的建筑施工企業便是從預算管理優化著手,來緩解外部環境的嚴峻考驗,實現自身綜合競爭力的保持。我們將基于當下建筑施工企業全面預算管理存在的問題和不足,有針對性的提出措施建議,以期能夠更好的促進其預算管理的效果達成,維持較好的發展態勢。
關鍵詞:建筑施工企業;全面預算管理;思考
一、引言
建筑施工企業是房地產行業或者基礎建設過程中重要的主體,其所承擔的建筑施工環節具有十分關鍵的作用,直接影響著最終建筑或者基礎設施的使用價值發揮。全面預算是現代企業財務管理的重要方面之一,直接影響著建筑施工企業的實際效益。在當下日益嚴峻的市場競爭態勢下,建筑施工企業有迫切的需求通過實施全面預算管理來降低自身的各項綜合成本,提升資金的使用效益,同時也在防范資金風險方面起到不可忽視的作用。
所謂全面預算管理,主要是指通過對于企業經營過程的全面梳理和掌握,結合該企業的經營目標以及對未來經營過程的合理預測,以此來進行相應的預算編制和執行工作。同時,全面預算管理允許在一定程度上基于現實的執行情況對原始預算進行微調,以期達到最好的實踐效果,但同時也需要對產生該差異的原因進行深刻的分析。
二、建筑施工企業全面預算管理存在的問題和不足
(1)建筑施工企業的全面預算管理制度體系及執行還有待進一步的完善
對于建筑施工企業來說,其在進行全面預算管理的時候,總是需要一定的制度來進行相應的指導和規范,而不是僅僅依靠個人經驗或者實際臨時需求來作為管理和控制行為的導向。但是就目前的實際情況來看,部分建筑施工企業并沒有建立起相對完善的預算管理制度體系,導致在企業的預算管理過程中或者出現不合規的行為,或者出現不到位的情形,都是由于缺少制度體系的引導和規范引起的。同時在另外一個方面,雖然眾多的建筑施工企業在現代管理理念深入貫徹的基礎上,已經建立起了較為完善的全面預算管理制度體系,但是最終的實踐效果仍然不足,究其原因主要是三個方面:一是執行力度不足;二是執行技術水平不足;三是該制度體系與其企業的具體情況存在脫節等不適應狀況。因此,建筑施工企業的全面預算管理制度無論是建立還是執行都需要進一步的完善。
(2)建筑施工企業全面預算管理的方法創新不足,指標體系不健全
總的來說,全面預算管理是一項較為綜合和復雜的工作,其在涉及范圍的廣度和深度方面都相對較大,且不同的企業發展階段和發展特點會因為不同的管理方式而帶來不同的效果。因此,對于建筑施工企業來說,科學和契合的管理方式的選擇在保證全面預算管理效果方面具有十分關鍵的作用。但是就目前的現狀來看,建筑施工企業由于自身的行業背景屬性和發展歷史的影響,使得其在預算管理方面的重視程度相對不足,進而對于全面預算管理的具體方式的選擇乃至創新顯得相對不足。例如在管理方式不足方面,其具體的管控指標體系不完善和不健全便是重要的體現。
(3)建筑施工企業對于全面預算管理的執行監督和評價激勵工作不到位
對于企業組織的管理工作來說,其不僅僅要求有相對健全的制度體系、強有力的執行力度,以及科學的執行方式,同時也需要加強在執行中的監督和執行后的評價工作。這是十分重要的環節,但同時也是很容易被忽略和輕視的環節。當下部分建筑施工企業便是如此,對于全面預算管理的過程監督和結果評價工作做的不到位,從而沒有辦法保證執行的合規性和積極性,放大的建筑施工企業的預算管理執行風險,為企業的全面預算管理工作帶來較大的不利影響。
三、建筑施工企業完善和優化全面預算管理的措施
(1)進一步完善建筑施工企業全面預算管理相關的制度體系
建筑施工企業優化和提升自身的全面預算管理工作,首要的是要建立和健全相關的制度體系,這既是全公司,特別是領導層對于全面預算管理重視程度的體現,同時也是在具體的管控執行過程中做到有制可依的重要基礎。通常來說,企業的全面預算管理制度體系有通用的模板供參考使用,但是應該杜絕僅僅是照搬該通用模板,畢竟不同的企業具有不同的行業領域和發展階段,對于具體的全面預算管理工作也有不同的需求側重點,或者是追求成本控制,那么預算編制的嚴謹性就是重點關注點,或者是追求預算實施的靈活性,那么預算執行的動態監控就是重點關注點。鑒于此,建筑施工企業首要的是要基于自身的基本情況梳理出自身的預算管理需求側重點,然后再有針對性的進行制度體系的設計和優化。值得一提的是,對于建筑施工企業的全面預算管理制度體系完善工作來說,其并不是一蹴而就或者一層不變的,是需要在后續的實踐中不斷地總結和優化,是一個循環往復、不斷打磨的過程。因此,建筑施工企業需要建立起常規或者動態的制度優化工作機制和流程,建立通暢和及時的反饋機制。
(2)優化和創新建筑施工企業全面預算管理方式,強化管理效果
上文已經提及,對于建筑施工企業的全面預算管理優化提升來說,其管理的方式優化和創新也是重要的內容之一。一般來說,管理方式的優化和創新主要是基于人才的水平和經驗的積累。在人才方面,積極的引進和培養是重要的手段之一,引進高水平的預算管理人才能夠在短期內快速的提升建筑施工企業預算管理水平,并且在制度和方式的優化上能夠給予基礎性的支撐。在經驗的積累方面,一方面是執行人員經驗的積累,另一方面也是企業制度、流程、方式等等方面的經驗的積累。無論是哪個方面的經驗的積累,總是能夠在很大程度上促進建筑施工企業全面預算管理的優化和提升。值得一提的是,在全面預算管理方式的創新方面,企業可以適時的通過采用新型的技術理念和手段來實現,例如通過信息化和大數據技術的應用,可以提升管理效率,以及更加科學、準確的獲取內在的規律和關聯信息,進而實現預測的準確性,這也是提升管理效果的重要途徑之一。同時近年來隨之人工智能的發展。德勤等機構已經發布并且運用了財務機器人來實現財務分析的智能化。因此,建筑施工企業可以密切關注行業前沿動態,人工智能與預算管理的結合也將會是重要的發展趨勢。
(3)強化對于建筑施工企業全面預算管理的監督和評價工作
監督和評價工作的優化提升也是建筑施工企業做好全面預算管理的重要途徑之一。監督工作意在加強執行過程的規范和合規引導,保證執行目標與企業目標的一致性。建筑施工企業可以通過加強責任制度建設、合規培訓、動態監督機制等等方式來實現,監督的目的不在于懲罰,而在于引導,最終實現降低預算管理執行風險的目的。評價工作意在提升和調動預算管理執行人員的積極性,以此提升管理控制效果。評價工作中要包含保證公平性和科學性,因此其評價指標和評價方式設計顯得尤為重要。其中評價指標要盡量的量化,定性化的評價容易損失公平性和客觀性;評價方式要盡量的多角度和差異化,預算管理每一個環節有不同的價值和風險呈現,需要通過具有不同側重的方式來適應這種差異,進而促進預算管理達到預期的效果。
四、結語
建筑施工企業的全面預算管理是其在當下日益激烈的市場競爭中保持自身綜合實力的重要方式,也是做好內部管理和風險控制的重要內容。建筑施工企業應該積極的從制度建立和完善、創新管理方式以及強化執行監督和評價等等方面著手,切實的提升建筑施工企業的全面預算管理水平,優化最終的管理效果,為建筑施工企業的健康可持續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周淑燕.關于建立健全建筑工程企業全面預算管理的幾點思考[J].中國國際財經(中英文),2017(05).
[2]樊志麗.建筑施工企業全面預算管理的新探索[J].四川水泥,2018(10).
[3]王惠婷.建筑施工企業全面預算管理模式及應用研究[J].經貿實踐,201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