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新時期下學校面臨的市場環境復雜度逐漸提高,承擔的競爭壓力也在逐漸加大,而學校財務管理中面臨的風險也愈發多樣,因此為了有效提高學校財務管理水平,必須加快建設學校財務風險預警體系。在這一背景下,本文將在設計基于新時期的學校財務風險預警體系基本結構的基礎上,分別從財務風險預警評價指標和預警信息的分析報告角度入手,對如何有效構建新時期學校財務風險預警體系進行簡要分析研究。
關鍵詞:學校;財務風險預警體系;評價指標
在新時期下,學校通過積極建立財務風險預警體系,可以利用事前防范的方式提前預估學校可能面臨的各項財務風險,并準確了解和判斷財務風險的具體類型與危險等級,進而使得學校能夠更有針對性地制定相應的財務風險防范對策,以此有效提高學校財務管理水平。可見構建財務風險預警體系對學校財務管理以及學校的長遠發展均有著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
一、新時期學校財務風險預警體系結構設計
在本文所設計的學校財務風險預警體系中,首先需要通過學校財務工作人員與相關風險評估專家,調用各項學校財務信息數據,對學校現有的財務風險指標進行全面采集。借助相關專業軟件科學判定具體風險權重交由學校財務人員與專家進行打分與審核,此時該財務風險預警體系可以自動輸出計算得到的學校財務風險結果,同時自動生成相應的風險預警報告。進而有效幫助學校財務管理人員了解學校具體財務風險情況,及時做好相應的風險防范工作。
二、新時期學校財務風險預警體系的構建策略
(1)確定具體指標
1.償債能力評價指標。在新時期下構建學校財務風險預警體系的關鍵,在于建立起科學完善的學校財務風險預警指標體系。通過結合以往學校存在的各項財務風險,包括債務償還風險、經營管理風險等,本文所建立的學習財務風險預警指標體系中,分別將學校償還能力、經營能力以及發展潛力評價指標作為一級指標,并根據實際情況分層設置相應的子評價指標。例如在學校償債能力評價一級指標中,分別下設流動比率、資產負債率等二級指標。學校財務管理人員通過結合具體財務信息數據,將學校年均總負債額與其當年非限定性收入作比,即可得到具體流動比率,該指標可以對學校非限定收入保障負債的具體程度進行客觀反映。使用這一指標對學校償債能力進行判斷,主要是由于國家規定學校必須利用非限定性收入完成銀行貸款利息的償還。從理論上來說,隨著學校流動比率值的不斷減小,學校負債水平將會越來越高,此時學校所面臨的財務風險也相對較小。而財務管理人員根據學校具體財務信息數據,將學校總負債額與學校總資產作比,即可得到學校資產負債率。該指標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客觀反映出學校債務資金在資金總額中的占比,通過參考國內外名校,學校資產負債率在35%到65%時,學校可以有效完成各項日常經營管理活動,同時學校所面臨的財務風險也相對較小。
2.經營能力評價指標。在學校經營能力評價指標中,則下設學校凈資產收益率、經營自給費等二級評價指標,用于詳細分析和評估學校財務風險。在凈資產收益率指標中,需要財務人員將年度學校經營結余和事業結余的總和與年度學校平均凈資產總額作比,進而獲得準確的學校凈資產收益率。這一指標可以有效反應出學校凈資產可以獲取收益的具體能力,當該指標不斷增大時,意味著學校凈資產獲取收益的能力也相對較大,此時學校幾乎不會面對較大財務風險。而通過將學校事業收入與各項其他收入的總和與學校收入總經費作比,即可得到具體經營自給費值。經營自給費指標代表著學校全部經費中自籌經費的占比,當該指標較大的情況下,學校面臨的經營風險也相對較小。
3.發展潛力評價指標。在學校發展潛力評價一級指標中,分別下設總資產總增長率、現金余額增長率等二級指標,用以對學校真實發展潛力進行客觀評估,從而分析出學校在未來發展中存在的財務風險并對其進行有效預警。以總資產增長率指標為例,在該指標的計算中,需要學校財務人員依照具體財務數據將學校年初資產總額從學校年末資金總額中扣除后,再與學校年初資金總額作比,總資產增長率指標可以真實反映出學校資產規模的增長情況。當這一指標值不斷增大時,學校發展速率也相對較快,此時財務人員需要重點關注學校的資產規模擴張質量水平,避免學校因只注重擴大資產規模而忽略資產規模擴張質量,反而增加學校財務風險。
(2)預警報告流程
在本文建立的學校財務風險預警體系中,通過利用專業的風險管理與分析系統及相關軟件,對各風險預警指標間的關系進行深入分析,建立起相應的關系鏈。在此基礎上,通過學校相關財務信息資料、學校發展環境等,學校財務風險預警體系將會自動分析得到學校財務風險分析結果,并將其與各項標準值進行一一比對,一旦發現有風險指標超過規范值,將會立即向學校財務管理人員發出提示和報警信息,以便其可以立即對學校財務風險進行科學防范。本文通過參考企業預警理論,將學校財務風險預警信息報告一分為二,其一為學校由下至上逐個匯報財務風險預警信息,其二為學校按照由上至下的順序及時修正財務風險預警,從而使得學校財務風險預測始終可以保持較高水準。
綜上所述,學校需要通過充分結合自身實際,在對現有各項優勢資源進行集中整合與充分利用下,建立起完善的學校財務風險預警體系。在科學設置相應的財務風險指標,并參考學校各項財務信息數據、學校發展環境變化情況等情況下,使得體系能夠及時報告學校財務預警信息,進而有效幫助相關人員深化學校財務風險防范與提前控制,確保學校在新時期下可以實現穩健發展。
參考文獻
[1]陳艷. 高校財務風險預警系統研究[D].沈陽大學,2018.
[2]邵明莉,朱紅俐.高校財務風險預警指標體系構建與應用[J].漯河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7,16(06):75-77.
作者簡介:劉日晴(1978-),女,遼寧錦州人,錦州師范高等專科學校計財處高級會計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