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雁彬
摘 要:隨著事業單位管理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化,預算績效管理已成為事業單位管理體系之中不可或缺的一環。在此,本文通過介紹預算績效管理的相關內容及其工作流程,對事業單位預算績效管理工作之中所存在的問題進行了審視分析,并以此提出了相關的改進措施以及建議。
關鍵詞:事業單位;預算績效管理;措施
預算績效管理是財政工作逐步邁向規范化、科學化、精細化的重要內容。近幾年,我國財政部在推進預算績效管理方面投入了越來越多的精力,各級財政預算績效管理改革亦不斷深入,積極予以實踐探索,并初步擴大了預算績效管理的應用范圍??梢灶A見的是,預算績效管理將是目前乃至于以后財政工作的一大重點。
一、目前事業單位預算績效管理所存在的問題
(1)預算績效管理的觀念尚未深入人心
傳統預算管理模式乃是建立在以投入為主要導向的模式,這是長期預算績效管理工作所形成的固有模式,使得事業單位仍傾向于將預算的編制以及分配情況作為重點,對于支出結果缺乏關注。且有為數不少的領導認為只要財政資金使用合乎法規,能夠根據計劃完成額定任務即可,對于資金使用效果以及相關責任,卻缺乏關注,這也是當下預算績效管理工作不受重視的主要原因之一。
(2)過于看重形式
首先,為數不少的單位均認為預算績效往往只是部門預算系統中編制一張申報表,完成績效報告以及評分即可。而且在財務部門以及其他相關部門對于預算績效管理的重要性亦缺乏足夠的理解,對管理工作之中所呈現出來的問題未加以重視以及反思,導致預算績效評價逐漸淪為一個項目的總結驗收,導致其意義與作用并不明顯;除此之外,評價結果應用較差亦是問題之一。當前,事業單位績效評價結果多是停留在情況反映、問題探究的層面之上,甚至有不少單位績效評價的結果僅僅是為了完成任務,對于存在的問題都視而不見。評價結果多是封檔保存用于借鑒參考,然而因為缺乏約束性,這也導致預算績效管理工作流于形式,實質上考核不考核并無區別。
(3)未形成全過程的績效管理。
目前,許多事業單位編制部門預算時,往往并未設立績效目標,或是績效目標的設立不夠明確,資金分配以責任落實并不到位;預算執行之中也缺乏相應的管控措施,而日常的監控措施力度又有所欠缺;事后績效評價的內容也多以財政支出為主,并未涉及項目本身的合理性分析。
(4)評價指標單一
就實際工作而言,大多數事業單位預算在指標設置之上過于粗放,缺乏科學性、規范性、合理性,且定量指標較少,缺乏足夠數據來源的支撐,故而難以反映真實的績效情況,這就導致所設定的指標缺乏有效性。此外,由于指標設計的不科學,且評價方法極為單一,這就導致很多單位在評分表中打分很是隨意,甚至不乏有憑感覺打分的存在,并沒有一個科學的積分標準,自評90分以上乃至于100分,均是十分常見的事情,這就導致績效評分毫無實際意義。
二、事業單位預算績效管理改進措施
預算績效管理是建設高效、廉潔政府的關鍵性工作,同時也是對中央號召的積極響應。針對于上文所提到的幾點問題,我們應當著重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來提高預算績效管理工作的質量。
(1)加大宣傳力度
通過新聞媒體的手段,加強對于預算績效管理的宣傳力度,深化部門之間的交流溝通,以謀求各方的理解與支持,對于任何資金的支出均應追求其效果、責任,樹立良好的預算績效管理理念,以此提高公共產品以及公共服務的質量。
(2)加強績效管理隊伍建設
首先,需要加強對于相關工作人員的教育培訓,開拓多渠道、多方式的培訓手段,提高工作人員的職業素養,并謀求更多的機會,促進其專業能力的提高,除此之外,尚需鼓勵相關工作人員主動學習,提高其自身水平,同時逐步建立起一支具有高素質的預算績效管理隊伍。再者,加強與現有專家以及社會中介機構的合作,提供預算績效管理的各項資料,促使其能夠在短時間內盡快了解預算績效的內容及其實施規程,以此促進績效預算管理理論以及業務水平的提升。
(3)樹立績效管理理念
首先,在預算編制階段,應當明確績效目標之后予以提交,并實施績效論證。在預算編制的過程之中,要求相關部門協同參與,以工作計劃為基礎,并依據計劃目標,明確績效目標,從而使預算申請趨于規范化,而不能漫無目的的所要經費,隨意變更計劃;其次,在預算執行階段,需要創設科學有效的績效監督管理機制,實施動態監控,做到防微杜漸。再者,定期收集績效運行信息數據予以歸納、整理、分析,并對其目標的達成狀況進行動態管理以及督促,以確保績效目標得以落實;最后在預算評價及其結果應用方面,首先可將績效與部門預算予以掛鉤,同時將績效評價結果視作日后預算安排的一大依據。對于績效優良的單位予以實質性獎勵,加大扶持力度。而對于那些績效相對較差的單位來說,就有必要對其申報的預算予以嚴格的控制,對于效率較低以及資金花費超標的預算項目予以調整,同時將資金轉移到效果更為突出的項目之上,從而使績效評價結果在預算分配之中得到充分的應用。此外,預算績效的通報必須及時,將結果內容在第一時間反饋給執行單位,并要求其根據績效評價結果,實施改進措施,完善各項制度,促進管理水平的提升。
(4)改善績效評價體系及方法
首先,需將指標體系予以完善,建立一個統一、規范的績效評價標準,對于不同的行業項目可分類建立標準指標庫,在明確共性指標的同時,也要突出不同行業項目的個性指標,形成一個多層面、多角度的立體指標體系;其次,需改進指標評價方法,在實施多樣化評價方法的同時,可妥善利用專家以及社會中介機構的優勢,建立績效評價數據庫。最后,合理利用信息技術,搭建績效評價信息交流平臺,以此促進績效預算管理工作的良性發展。
(5)完善追責制度
秉承“誰用款,誰負責”的基本理念,對于在預算編制以及執行過程之中,未能完成目標的預算單位或個人進行追責,并將此與責任單位、責任人的階段性工作目標考核予以掛鉤,提高預算績效管理的有效性。
三、結語
綜上,本文對目前事業單位績效預算管理工作的現狀進行了分析,并指出了其中尚存在的幾點問題,提出了相應的解決措施。加強對于事業單位的績效預算管理,在提高其財政資金使用率的同時,亦可促進其工作效率的提升。雖然具體到實施過程之中尚存在著一定的問題以及困難,但只要審視實際情況,采取積極的手段予以應對,必將推動事業單位預算績效管理工作的進步。
參考文獻
[1]王素敏,孫海臣,侯彩霞,蔣繼平,周穎,董文琦.農業科研單位預算項目績效管理探析[J].安徽農業科學,2018,46(29):57-58+65.
[2]劉君力,姜文利,王楠.行政事業單位預算績效評價相關問題探究[J].中國集體經濟,2018(13):66-67.
[3]陳蘇.內部控制視角下對行政事業單位預算績效管理分析[J].時代金融,2018(06):258-259.
[4]夏敏.基于內部控制視角下的行政事業單位預算績效管理[J].中國市場,2018(05):228-229+235.
[5]蘇振濟,潘素鳳.談新預算法下科研事業單位預算管理績效問題[J].中國農業會計,2017(10):6-7.
[6]鐘友鵬.對行政事業單位預算績效管理的分析——基于內部控制視角[J].中外企業家,2017(26):198+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