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京理工大學珠海學院工業自動化學院
黨組織對基層黨支部建設的基本要求是,高校基層黨支部作為學生黨員同志發展、培養和考察的基地,要具備“學習型,服務型,專業型,創新型”。然而,如何真正地做好“四型”黨支部建設,是高校黨建工作的難點。北京理工大學珠海學院工業自動化學院學生第一黨支部(后面簡稱“支部”)一直以來探索基層黨支部建設新思路,以構建“學習型,服務型,專業型,創新型”黨支部為工作目標,以制度建設為保障,建立健全學習教育機制,結合支部學生黨員所在專業特色,拓展院內外的創新服務形式,在學生中起到一定的先鋒模范作用。
(1)入黨申請書存在問題。近期上交的248份入黨申請書進行檢查,存在著入黨動機不純潔、對我黨指導思想誤解等問題,如,提及指導思想時忽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重要思想的有62份,從小受到家庭熏陶而選擇入黨58份,盲目崇拜黨組織7份。
(2)入黨動機不純潔。主要分為四種類型:“虛榮型”,有的人認為入黨全家光榮,為了榮譽和自我滿足;“盲目型”,有的人看到周圍同學都提出申請,隨大流而要求加入黨組織;“被動型”,有的人是收到親朋好友的推動才遞交入黨申請書的;“功利型的入黨動機”,有的人認為入了黨,容易受到重用,提拔快,或容易找到一份好工作,入黨可以為自己未來的工作打好基礎的。
(3)入黨后意識松懈、責任服務意識薄弱。有黨員認為入黨后僅需要參加黨支部組織的會議、活動就夠了,平時對自己的思想、行為松懈,根本沒有真正的思想入黨,而入黨申請書中所書寫的內容與本人真實思想完全相違背的情況。
(4)支部活動趨于形式化。學生黨員表示,在參加黨員活動時不夠積極主動,只顧著表面功夫,懶散應付黨組織安排的任務,主動意識欠缺的原因是覺得支部活動過于形式化,黨員與黨組織之間聯系不緊密。
(5)支部理論學習機制不健全。支部的學習時常是上級黨組織發來一個學習通知就組織學習,未能形成自主學習的習慣,尤其對目前中美貿易戰等新聞不聞不問,不關心國家大事,特別是在一些大是大非的問題上立場不堅定,偶爾在推文中碎片化的學習才熟悉黨的資訊,沒有集體的學習會,導致碎片化閱讀讓黨員同志產生錯誤的觀念和對黨的片面認識。
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對高校黨的基層組織建設提出的明確要求“要加強高校黨的基層組織建設,創新體制機制,改進工作方式,提高黨的基層組織做思想政治工作能力。讓高校成為堅持黨的領導的堅強陣地”。高校基層黨支部是學生黨員發展、培養與教育的直接把關者、指導者和培育者,把握住大學生黨員的培養和教育決定著將來黨的純潔性與先進性。建設“四型”黨支部是黨對于基層黨支部建設的基本要求,以學習為基礎、以服務為目的、以專業為機制、以創新為動力打造的基層“四型”黨支部建設應作為一個完整體系整體推動,確保支部煥發出最大的潛力。
工業自動化學院學生第一黨支部以“四型”黨支部建設為指引,開展了一系列探索和實踐:
為加強支部黨員理論知識學習能力,結合新媒體技術,支部建立線上學習平臺和“兩學一做”學習交流微信群,推送黨的最新理論精神、支部組織的黨建活動交流會,加強學生黨員理論知識的碎片化學習;在特殊時期,對特殊事件的網絡直播報道,如黨的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紀念馬克思誕辰200周年大會、習近平在北京師范大學考察時講話、香港回歸20周年、港珠澳大橋的開通等。
目前,學習平臺上粉絲量共1049人,每一篇閱讀量高于100人次,這不僅僅讓學生黨員學習更有勁頭,更增強學生黨員對于我國綜合國力的硬實力的認知和軟實力的文化自信。
(1)以學生需求為導向,夯實為人民服務理念。支部委員對支部所在專業班級進行走訪調研,發現27%的學生在學習上有困難,而支部中的學生黨員近三年獲得國家光獎學金人數25名,占獲獎人數的57%左右。結合學生需求,支部創建“精工助學”項目,為近400名掛科同學完成6個課程的補習,考試通過率達76%。更針對學習特別困難的學生進行“一對一”結對項目,以16機械3班趙同學為例,經過結對服務后,僅2017-2018學年第二學期,12門科目(重考8門)通過10門,通過率83.3%。
(2)以社區居民需求為導向,創新服務社會新模式。支部在對金鼎官塘社區、金峰社區、美麗灣社區等進行居民社區志愿服務意愿調查,發放420份,共回收406個樣本數據。如圖1。

圖1
此次調查數據顯示,社區的居民以年輕及中年人居多,其中以18-44歲的人群居多;其次是45-55歲,再次是18歲以下,所占比例最少的是55歲以上。
其中,43%的社區居民希望社區中能夠出現科學技術類志愿活動的志愿活動。(見圖2)

圖2
根據調查數據顯示,社區居民希望社區里能有各種不同的、多樣的志愿活動開展,這樣能更豐富社區居民的生活。其中調查中則體現出,社區居民更希望社區中能夠出現更多科學技術類志愿活動的志愿活動。這體現了時代發展中,人們越來越注重精神世界,豐富自己的娛樂生活,增長自己的科學技術知識,與時俱進。
結合社區居民的需求,學生第一黨支部一方面走進社區、向社區居民普及當下最先進的科技知識,另一方面,廣泛推廣“E車行”黨員志愿服務活動,切實地將科技文化帶到廣大人民群眾身邊。
(3)在特定環境和事件下建立黨員服務崗,如校園災后重建、白血病同學求助活動等。
通過校內外志愿服務,不僅讓學生黨員將課本上知識向實踐能力轉化,而且增強學生黨員的志愿服務意識,樹立為人民服務的正確價值觀,自覺地承擔服務社會的責任中。
(1)建立入黨積極分子的培養機制。制定《入黨積極分子考察工作流程》,內容涵蓋指導入黨申請書書寫格式、推優入黨程序、黨課學習課程要求等,主要形式有“理論+實踐”的24個學時的院黨課、每個季度至少1篇思想匯報、黨支部1個月內派人與入黨積極分子談話、入黨積極分子制作專屬的簽到卡等,并在不少于1年的培養、教育、考察期基礎上,建立現場答辯成績、輔導員績效、個人展示、支部大會意見等四個方面的重點培養對象考察機制。
(2)健全重點培養對象的考察機制?;诓簧儆?年的培養、教育、考察期上,制定《重點培養對象考察機制》,建立現場答辯、學業成果績效、群眾調查、個人展示、社會實踐績效、輔導員績效,支部大會意見、社會實踐等八個方面的考察內容。
(3)規范學生黨員的繼續教育。支部做好學生黨員入黨后的繼續教育工作,主要以開展批評與自我批評、主題民主生活會、定期民主測評等形式。學生黨員從學生中來,要接受同學們的監督,才可能使學生黨員真正地成為一名合格黨員。
(1)創新理論知識學習新模式。采用同學們喜聞樂見的形式“闖關游戲”,將黨的理論知識與會議精神融入到每一個游戲關止卡中,激發當代大學生學習黨章黨史的興趣,用趣味的方式學習黨務知識,連續三年,累計參加900余人,涉及全校9個學院17個專業學生,參與人員除入黨積極分子和黨員同志外,還有不少普通同學。
(2)創新思想教育新方法。支部鼓勵黨員走出校園,通過參觀斗門小濠涌基層黨組織的建設及發展歷程、聽淇澳島抗戰老兵講故事等主題教育實踐活動,讓黨員們回望當年的戰爭歲月,深刻體會到革命烈士不惜付出生命所捍衛和理想與信念。
(3)創新志愿服務活動內容。以培養具有專業特色的為社會服務黨員,利用現有的黨員專業特點,在校內外開展各類有特色的服務活動。
北京理工大學珠海學院工業自動化學院學生第一黨支部堅持以培養適應時代發展的黨員為重點,堅持落實“堅持標準,保證質量、改善結構、慎重發展”16字方針,僅2017-2018學年中,共組織線上線下學習會63次,召開校內外特色民主生活會4次,開展特色志愿服務5次,相比前三年的活動人數增加近一倍。綜上所述,以建設“學習型,服務型,專業型,創新型”“四型”黨支部為主要標準,不但能提高黨支部理論知識水平,還能強化支部的戰斗堡壘作用,引導全體黨員學生腳踏實地地實踐活動中不斷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