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民
摘 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新時期面臨著巨大的挑戰,首先是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和經濟全球化而來的外來文化的挑戰,其次是充斥大量良莠不齊信息的互聯網興起帶來的挑戰。挑戰已經不可避免,如何面對這些挑戰是我們必須要解決的問題。
關鍵詞:思想政治教育;經濟發展;互聯網興起;對策
一、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面臨的挑戰
(一)市場經濟和經濟全球化的挑戰
改革開放以來,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建立,我國的經濟、文化、政治等各個方面都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人們的三觀也在不停地遭到調整和重塑。市場經濟使人們的生活工作等方式更加多樣,是人們的思想更加自由,但同時也使人與人的差異更加凸顯。在市場經濟中,人對物往往表現出很大的依賴性,而大學生所接受的教育中往往對這種價值觀持批判態度,二者之間的矛盾會使大學生感到無所適從,而物質的誘惑又會使人們難以抵抗,這給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帶來了巨大的挑戰。經濟全球化是世界經濟發展不可逆轉的趨勢,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融入到全球化經濟的進程中是我國經濟騰飛的必經之路,隨之而來的是西方發達國家的價值觀對我國民眾思想的沖擊,特別是價值觀尚未成型,容易接觸和受到新思想影響的大學生。為了其經濟和政治利益,西方發達國家通過健全的龐大的文化傳播體系,極力推行其價值觀和政治制度,這給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帶來了嚴峻挑戰。
(二)網絡普及帶來的挑戰
在人們的生活中,網絡占據著舉足輕重的地位,對于擺脫了繁重課業負擔以及課程壓力小的大學生而言,網絡是最好的打發時間的工具。相較于現實社會,人們更容易通過網絡獲得滿足感,因而沉迷網絡、厭惡社交、荒廢學業在大學生中屢見不鮮。網絡上含有大量良莠不齊的信息,大學生在利用網絡獲取有利信息,增長見識的同時,也很容易接觸到很多垃圾信息,這或多或少都會影響大學生的身心健康。網絡的搜索功能在方便學生查閱知識外,也會讓學生產生依賴心理,減少獨立思考的可能,從而使作業或論文中的抄襲現象明顯增多。對于很多人而言,網絡是一個相對自由的場所,從而可以不負責任的發表各種言論,這些言論很容易對學生造成沖擊,從而使學生失去自己的判斷,對大學生的價值觀的形成產生影響。
二、面對挑戰的對策研究
(一)重視大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在大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方面,高校首先應關注大學生的心理健康情況,建設專業的心理健康教育隊伍負責大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設立心理咨詢中心向學生提供日常的心理咨詢服務,在服務過程中,咨詢師應保證保護學生的隱私。高校應落實大學生的心理普查工作,通過嚴謹、科學的工作普查學生的心理情況,這些工作包括但不能僅限于心理問卷調查,力求掌握學生的心理情況,對有問題的學生進行跟蹤輔導。學校也要用各種手段面向學生開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動,如邀請專家進行相關主題講座,利用校園廣播、報紙、微博、公眾號等途徑進行心理健康知識宣傳,開設心理健康教育必修課等。
(二)加強教育隊伍的思想政治建設
新形勢下,高校政工人員的思想素質還存在不平衡的問題,高校應加強政工人員的思想素質建設,分批逐步組織政工進行思想政治培訓,使政工人員緊跟時代的步伐,不斷創新工作方式。對新上崗的青年教師做好職業道德、心理基本知識培訓,建立一支專業型、高素質型、知識型的政工隊伍,將用“管”的方式進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工作方式轉變為通過潛移默化的方式對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要做到這一點,首先要求政工人員把握思想政治教育方式,深入探索學生的心理變化,做好疏通和引導工作。其次,政工人員應具有自己的獨特魅力,如過硬的學術水平。每一個人都是具有慕強心理的,一個在某一領域具有威望的政工人員往往能加強教育的有效性。此外,政工人員應具有一定的信息技術知識,以便能緊跟學生思想變化,掌握學生中新的流行。
(三)加強校園環境建設
校園是大學生主要的活動場所,高雅、健康、和諧的校園環境將對學生的身心健康產生積極的影響。首先,學校應該加強校園景觀和硬件設施建設,給學生營造一個舒適的學習環境,同時,借助電臺、電視等校園媒體加強思想政治宣傳,鼓勵學院、社團等各種團體積極組織實踐活動,加強校園文化建設,吸引學生的參與。面對互聯網的挑戰,學校應加強網絡倫理教育,引導學生正確的使用網絡。
三、結語
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和互聯網的興起使外來文化大量涌入和各種價值觀激烈碰撞,這都對大學生的價值觀造成巨大的沖擊,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臨著前所未有的困難。面對這些挑戰,高校首先要注意大學生的心理健康情況,心理健康是一切后續工作開展的前提。其次,必須加強政工隊伍和校園環境的建設,以更好地面對這些挑戰。
參考文獻:
[1]王源琪.新時期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面臨的挑戰與對策[J].新西部,2019(02):119+116.
[2]姚宜之,顧超.以校園文化建設推進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挑戰及對策研究[J].高教學刊,2019(01):156-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