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文凝 譚一城
摘 要:大學生是民族的希望是國家的未來,因此進一步加強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對于國家的長治久安、安定繁榮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而邊疆民族地區的大學生由于其特殊的文化環境及地域背景,對于他們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就需要采用特殊方法和措施。
關鍵詞:邊疆民族地區;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一、進一步加強邊疆民族地區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意義
1.理論意義。進入新時代,隨著我國國力的不斷增強,國際地位的不斷提高,中華民族實現了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我國的高等教育水平也實現了從精英化教育向大眾化教育的轉變,越來越多的青年人走進大學校園。與此同時,越來越多的國內外敵對勢力,妄圖通過意識形態的滲透阻止和顛覆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大好形勢,他們打著新自由主義、普世價值、憲政主義和歷史虛無主義等思潮的旗號,通過宣揚西方所謂的自由和民主,對我國的政治、經濟和文化等建設進行大肆攻擊和污蔑,其最終目的都是否定馬克思主義理論體系的指導地位,否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否定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從而達到他們不可告人的目的。因此,進一步加強邊疆民族地區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對于進一步提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大學生特別是少數民族大學生中的認可度和感召力,對于進一步維護各民族的團結和社會的穩定,對于進一步提升整個中華民族的凝聚力,有著十分重要的理論意義。
2.現實意義。當前,隨著我國高等教育規模的不斷擴大,越來越多的少數民族同學走進了大學校園,各少數民族之間的文化、民族風俗和生活習慣的差異,使大學生校園成為了國內外敵對勢力進行意識形態滲透的主要陣地。在加上大學生還未完全形成自己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使他們對是非的辨別能力,對政治立場的甄別能力還存在很多不足。另一方面,隨著我國的高等教育從建國初期走到今天,不管是硬件設施還是軟件管理都取得很大的成就,人民群眾的受教育程度也從精英教育轉向了大眾教育,特別是進入21世紀以來,我國已經成為了僅次于美國的世界第二高等教育國家。在取得輝煌成就的同時,我們也應該清醒的看到,高等教育質量不斷下降、培養方式與社會需求的脫節、大學生國家和民族認同感的低下、社會責任感的缺失都在不斷影響著我國的高等教育快速向前發展。特別是在邊疆民族地區,由于經濟欠發達、交通不便、人才流失等諸多因素的影響,使這些地區的高等教育發展水平遠遠落后于內地和沿海地區,而且在這些地區由于不同的民族風俗和習慣,使得這些地區的民眾對于國家的認同、民族的自豪感就在不斷的降低。因此,進一步加強邊疆民族地區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對于我國進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從而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就顯得尤為的重要。特別對于廣大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來說,務必保持政治要強、事業要廣、情懷要深、自律要嚴、思維要信、人格要正,當好大學生的領路人和人生導師,為我國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貢獻自己最大的力量。
二、邊疆民族地區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狀況的現狀
進入新時代,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取得重大成就,人民生活水平和國際地位不斷提高,中華民族比歷史上任何一個時期都更為接近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這個中國夢。然而,國內外敵對勢力出于分裂我們國家、破壞我們社會主義建設的目的,想通過各種各樣的途徑來掠取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所取得的成果。很多時候,他們就通過蠱惑、誘導大學生來從事一些分裂祖國、破壞團結、違法亂紀的事情。這也從一個側面說明了我們國家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還存在許多不足,特別是邊疆民族地區的大學生,由于民族文化和地域文化的影響,更容易受到不法分子的利用,從事一些危害國家安全的事情。
1.政治鑒別能力不強。大學生不管是從生理上來說還是心理上來說,都還處于一個發展中和未成熟的階段。對事物的認識和鑒別能力不足,再受到他人的蠱惑和利用之后往往會做出一些錯誤的選擇和決定。特別是在大學校園這樣一個百家爭鳴、百花齊發的環境中,通過他人的誤導,往往會做出與原先政治立場相背離的選擇,從而做出與國家利益背道而馳的決定。
當前,我國已經進入了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關鍵之年,各項改革事業和發展正在全面有序的推進過程當中。然而,在經濟全球化和世界多極化發展的今天,各類社會思潮和西方資本主義的價值導向也在對大學生進行不斷的滲透。在這樣一種復雜多變的大環境中,如何正確有效的引導大學生通過辯證唯物主義、歷史唯物主義的世界觀和方法論去觀察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如何正確看待不同價值觀念對于國家和社會的影響,對于提升大學生的政治意識和政治鑒別能力有著重要的意義。
2.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實效性不強。當前,我國高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實效性不強主要表現在在校大學生理想信念不堅定、價值取向不正確、社會責任感不強、心理素質水平不高、艱苦奮斗意識缺乏、團隊協作觀念淡薄等幾個方面,嚴重制約著我國高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開展。進入新時代,科學技術飛速發展,我國社會已經完全進入了互聯網+的新媒體時代,人們的日常生活已經與互聯網和新媒體緊密相連,密不可分。然而,我國絕大部分高等院校依然是通過思想政治理論課這個第一課堂來開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與當前社會的發展完全脫節,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實效性可想而知。
3.家庭教育的缺失。大學生家庭教育的缺失是由多方面原因造成的,教育方法不當、家長迫于生計忽略了對孩子的教育、家長的受教育程度較低等等。而家庭作為大學生的第一導師和精神支柱,家庭教育的缺失必然會對大學生的成長與成才難以磨滅的影響。
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僅僅是大學生本人和學校的事情,家庭的教育對于大學生的成長更是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對于邊疆民族地區的大學生來說,由于父母的受教育程度普遍偏低,再加上當地特有的民族風俗和文化,更是使家庭對于當地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難以起到應有的作用,這更加加劇了對于邊疆民族地區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難度。
三、進一步加強邊疆民族地區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狀況的對策分析
1.利用新媒體加大宣傳力度,增強大學生政治鑒別能力。當前,互聯網和新媒體也越來越多的走入我們的生活,成為了我們生活必不可少的一部分。特別是對于大學生群體來說,信息時代的到來已經對他們的生活產生了實實在在的影響。淘寶、QQ、微信、選課系統、盜夢空間等等,都在無時無刻影響著大學生的生活。因此,在新媒體這個大潮流的影響下,通過新媒體開展形式多樣的主題教育活動,大力弘揚社會主流意識形態和核心價值觀,并通過寓教于樂的方式加大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大學生特別是少數民族大學生中的普及力度,加深他們民族和國家認同感。其次,高校在通過新媒體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進行宣傳的同時,應該注意宣傳的方式和方法,特別要注意到少數民族大學生的民族文化背景和心理接受能力,只有這樣才能更好的發揮新媒體的作用,使邊疆民族地區大學生能夠從內心深處接受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從而增強他們的政治鑒別能力。
2.充分發揮班委和學生干部的帶頭示范作用,增強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實效性。學生干部在廣大學生群里中有著極其重要的示范和導向作用,他們對于做邊疆民族地區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具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應該加強對班委和學生干部的培養,使他們能成為一個個政治立場堅定、黨性意識強烈、民族自豪感倍增的優秀青年,在廣大青年學子中起到良好的帶頭示范作用,從而使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從理論教育向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方向轉變,增強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時效性。
3.注重家庭思想政治教育。家庭教育乃大學生的第一課堂,家庭教育的好壞直接關系著大學生今后的成長與成才。特別是對于少數民族大學生來說,由于父母受教育程度普遍偏低,能給予孩子的教育極其有限,再加上邊疆民族地區特有的文化和風俗,家庭思想政治教育更是難上加難。這就需要當地政府和高等院校,加強與學生家長的溝通與聯系,并定期組織家長來參加思想政治教育培訓課,通過寓教于樂的方式增強家長的思想政治教育水平,從而使家庭思想政治教育在大學生的成長與成才中發揮更加重要的作用。
4.增強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早在2001年3月,教育部就出臺了《教育部關于加強普通高等學校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意見》。①隨著社會地發展和生活節奏地加快,再加上在大學生中占很大比例的獨生子女特有的生活習慣和性格特點,使越來越多的心理問題出現在大學校園,出現在大學生身邊。抑郁癥、焦慮癥、自閉癥等很多心理疾病已經成為了影響大學生在校正常學習和生活的負面因素,也成為了影響校園和諧與穩定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增強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不僅關系到大學生的健康成長,更關系到整個校園文化建設的繁榮與穩定,學校各級黨委和政府部門要加對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支持力度,配備相應的師資和設施,促進校園和諧與穩定。
5.加強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隊伍建設。在我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隊伍主要包括:各級黨組織負責人、輔導員、班主任、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等等。長期以來,中國共產黨對于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隊伍建設高度重視,黨和國家領導人多次在各類重要會議上強調此項工作的重要性,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否做得好,是否具有實效性和引導性,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是關鍵所在。因此,培養一批政治強、視野廣、自律嚴、情懷深人格正的專業教師隊伍,特別是當地少數民族教師隊伍,就成為了加強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關鍵所在。
注釋:
①教育部:《教育部關于加強普通高等學校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意見》,2001年3月16日。
參考文獻:
[1]何明.國家認同的建構——從邊疆民族跨國流動視角的討論[J].《云南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0(4):24-27.
[2]蔣紅,楊菲.邊疆多民族地區高校“六觀”教育現狀及實施路徑研究[J].思想理論教育導刊,2013(10):118-122.
[3]白瑩,李永勤,喜超,王元元,杜彬.邊疆民族地區大學生思想政治狀況調查研究———以云南農業大學為例[J].云南農業大學學報,2014(2):77-81.
[4]潘晶芳,潘晶財.新階段提高大學生政治鑒別能力的理性思考.武漢商業服務學院學報,2010年第6期.
[5]王娟麗.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實效性研究.合肥工業大學碩士論文,2006年.
[6]王春梅.大學生家庭教育缺失的原因及對策.黑龍江教育》,2010年第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