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靜

《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實施條例》自2019年1月1日起開始實施,其中對影視人員個人或者影視企業有些規定做了相關變化,本文根據最新稅法通過羅列案例等方式主要分析現階段影視行業的主要避稅方式及存在風險,指出通過加強影視行業納稅企業的稅務內部控制或明星個人的納稅意識等防范措施來降低影視行業涉稅風險。
2018年我國國內電影市場總票房610億元,同比增長8.7%;扣除電商服務費后為566億元,同比增長8.1%,略低于2017年15%的增速。2016-2018三年復合增速為8.7%,整體增速區域平穩,但仍明顯高于北美等成熟市場2%-3%的年票房增速。電影行業對國民經濟具有直接和間接的影響。同時,電影行業基本上與經濟發展步調保持一致。近幾年我國電影行業隨著經濟增長出現平穩增長的態勢,明星個人或影視行業收入在不斷增加,但卻存在明星個人或影視企業過度避稅、偷漏稅等違法行為。
一、現階段我國影視行業的避稅方式
現階段我國影視行業避稅方式多元化,現在逃逸稅收的手段比以前更加的隱蔽和猖獗,個人偷稅行為變成現在的個人與公司的行為。
(一)相互之間利用票據沖抵費用降低利潤。
現階段仍有公司存在購買發票的問題。法律規定開具發票必須要有真實的業務,杜撰或篡改經濟業務虛構發票都是違法的。但是仍有公司購買發票沖抵公司的成本費用開支來減少利潤進而少繳企業所得稅。特別是購買專用發票還可以作為進項稅額抵扣,進而減少企業繳納增值稅。比如,一個私營企業老板王老板購買了5萬元的專用發票,8個點,也就是給賣票方付了8%的費用4000元。通過計算可以抵扣6896.55的進項稅,可以少繳企業所得稅10775.86元,如下表所示:
對王老板而言,他可以獲得10775.86-4000=6775.86元的所得稅節省,變相增加利潤6775.86元。
(二)注冊工作室,轉移個人報酬至公司名下
明星收入通常比較高,特別是一線明星一年收入都能過億,明星個人收入一般屬于勞務報酬所得需要繳納個人所得稅,稅法規定2019年1月1日起,居民個人工資、薪金所得,勞務報酬所得,稿酬所得以及特許權使用費所得將按納稅年度合并計算個人所得稅。根據新個稅綜合所得稅率表,年所得額超過96萬元的,使用45%的稅率。而多數一線、二線等明星應該年所得達到96萬元,適用45%的稅率。有些明星通過注冊工作室,把個人所得的片酬轉移到演員工作室名下,演員工作室屬于企業,需要繳納企業所得稅,企業所得稅基本稅率是25%,而年所得額超過96萬元的演員采用45%的個人所得稅稅率,從稅率來看,這種轉移收入的方式減少了很大的納稅額。
舉例說明:演員甲通過自己名下的工作室參與某部影視劇演出,制片方把片酬直接打到工作室,如果報酬數目比較大,這筆報酬會以理財或投資的名義,再次轉入到甲某成立或參股的其他公司,中間資金在甲某成立或參股的公司之間轉移可能會涉及多個,直到經過核算,當然有可能會借助專業的理財顧問等核算需要繳納的稅金最低時,才通過現金、置業等方式將資金轉回到甲某及其相關利益人的賬戶中。
(三)陰陽合同隱匿真實收入
“陰陽合同”,是指合同當事人就同一事項訂立兩份以上的內容不相同的合同,一份對外,對外的合同并不是雙方真實意思表示,而是以逃避國家稅收等為目的;一份對內,對內的一份則是雙方真實意思表示,可以是書面或口頭。“陰陽合同”是違規的,企業沒有按照實際發生的事項核算,雖然可以給一方甚至兩方當事人帶來不正當利益,但卻存在風險。
例如:某制片方應付明星乙演藝報酬6000萬元,兩者簽訂陽合同的稅前價格為1000萬,然后制片方通過費用報銷等其他方式再給5000萬。則演員僅針對1000萬需要納稅:
增值稅=1000萬/(1+3%)*3%*=29.126萬元
城建稅及其教育費附加=29.126*(3%+7%+2%)=3.495萬元
個人所得稅=(1000萬-29.126萬-3.495萬)*(1-20%)*45%*10000-15160=3467404.4元。
繳納的稅收合計=291260+34950+3467404.4=3793614.4元,而沒有計入合同的所得5000萬元卻變相的通過發票計入費用報銷出來,沒有繳納相關稅費。
(四)利用稅收優惠注冊工作室或公司
如今明星名下的工作室或者公司注冊地在選擇的時候通常會考慮當地的稅收優惠政策。有些地方為了招商引資,會提出一系列稅收優惠減、免政策,這位影視行業避稅提供了空間。目前像霍爾果斯、浙江東陽、上海松江等影視基地,還會提供當地的稅收優惠。例如霍爾果斯就明文規定,到2020年年末,新辦的符合條件的企業自取得第一筆生產經營收入所屬納稅年度起,將在五年內免征企業所得稅。
二、影視行業存在避稅風險
雖然近兩年影視行業收入平穩增長,但影視行業的依法納稅、誠信納稅的覺悟卻存在不與其收入成正比現象。影視企業和明星個人相互合作已經成為影視行業不合法不合規的避稅流行方式,并且由于地方政府保護、稅收征管力度不足等原因,越來越多的人出于“從眾”心理和僥幸心理選擇使用上述方法避稅。近些年來,地方招商引資競爭越來越激烈,種種不合規的地方性稅收優惠政策層出不窮,而稅收優惠政策除了存在合法性缺陷外,在執行落地層面也存在問題。影視企業或明星個人在避稅的同時存在著避稅風險。
(一)虛開的發票需要補稅
虛開增值稅專用發票是一種嚴重擾亂稅收征管秩序和市場經濟秩序的行為。不管有意無意,一旦發現虛開增值稅專用發票現象,都必須接受處罰,依法補稅,交稅收滯納金。情節嚴重構成犯罪的,還要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二)以何種名義取得報酬,決定了納稅時適用的稅率不同
而在藝人取得的報酬如何定性的問題上,征納雙方可能存在著不同的理解,由此產生的納稅爭議案件不在少數。影視人員個人所得故意轉入沒有實際業務發生的皮包公司名下等相關違法避稅,一旦查出,都將受到補交稅款、滯納金,并接受相關處罰。
(三)從稅法角度看,交易雙方簽訂“陰陽合同”的行為是嚴重違反稅收管理規定的,經查實,若屬于一般偷稅行為,需承擔相應的行政責任,主要包括:補繳稅款、繳納滯納金和罰金。如果偷漏稅嚴重,就有可能面臨刑事處罰
(四)地區稅收優惠政策可能不合法
國內許多地區陸續發布了一些區域稅收優惠政策以吸引投資。比如浙江東陽發布的《關于進一步加快橫店影視產業實驗區發展的若干意見》,制定了一系列稅收優惠政策;然而這些稅收優惠政策是否合法有效值得商榷。2014年國務院曾針對地方稅收優惠政策進行了集中清理,明確提出除依據專門稅收法律法規和《民族區域自治法》規定的稅政管理權限外,各地區一律不得自行制定稅收優惠政策;未經國務院批準,各部門起草其他法律、法規、規章、發展規劃和區域政策都不得規定具體稅收優惠政策。
三、加強影視行業避稅風險防范
為了讓國民收入分配更加公平合理等目的,2018年稅法對個人所得稅等相關稅種進行了再一次修訂改革。同時稅務征收機關越來越完善影視行業的稅務征收管理,加之金稅三期系統與其他監管部門—金融管理、國土、住建、公安、民政、社會保障、工商管理等部門信息的共享,稅務機關掌握納稅人大量的數據信息,通過大數據分析可以更為精準地發現納稅人的偷逃稅行為。所以作為影視企業納稅主體需要加強本單位稅務內部控制管理,加強財務或稅務人員培訓,明星個人要加強納稅知識的學習;兩者都應當在稅收法律法規的大框架下進行合法、合理的稅收籌劃,通過依法、誠信納稅,合法節稅,規避涉稅風險。
(一)首先,在合理的納稅籌劃下依法納稅、誠信納稅是每位納稅義務人應有的責任。作為納稅主體,應該知法、守法,依照法律辦事;公司可以定期針對稅務知識對相關財務人員進行培訓,公司內部相關人員自覺遵守職業道德;財務或相關稅務人員納稅籌劃合理避稅是鼓勵的,但不能違法違規避稅,比如不按照實際發生的進行業務虛假核算簽訂陰陽合同就是違反會計法。
(二)企業內部成立自查工作組,自查組的主要工作就是確立好稅務自查工作安排,梳理企業各類經濟業務事項,對會計資料比如合同、發票等進行梳理。自查組成員要熟悉最新稅收法律法規,若單位涉稅人才資源欠缺,可以外聘稅務師或稅務律師等專業人員予以輔助。
(三)企業財務人員應定期對本影視單位進行稅務評估。稅制改革后征收管理愈加完善和嚴格,作為納稅主體應該定期評估自己的納稅工作。通過加強本單位稅務管理的內部控制,可以大大降低本企業涉稅風險。
(四)無論是明星個人還是影視企業都應積極配合稅務機關的稽查,應積極的針對稅務機關提出的問題進行申辯,針對不同的觀點和意見可以口頭說明,必要時準備好書面申辯材料。材料內容主要闡明整個案件的事實情況及主要涉稅爭議中所涉及的稅法分析。(作者單位:上海出版印刷高等專科學校文化管理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