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曉平
加強企業的會計信息系統,加強內部控制有利于企業持續經營,從而避免與降低會計舞弊案件的發生。企業如果重視會計信息系統的內部控制工作,根據企業自身實際情況構建一套科學完善的會計信息系統和內部控制體系,會使得企業會計信息系統和內部控制增強,能避免損失發生。企業的管理層對企業的管理方式和經營活動起著決定的作用,企業的規章制度和內部控制受到影響,也會影響了實施企業會計信息系統內部控制的有效性。本文主要研究企業會計信息背景下企業存在的問題及解決措施。
企業在生產經營過程中,面臨著不同的財務風險和經營風險,加強會計信息系統建設強化內部控制,會有利于降低這兩類風險,從而減少企業的損失。每個企業在生產經營過程中都會面臨這些風險,企業如果沒有一套有效的內部控制機制,一定會增加企業面臨風險的可能性。由些可見,企業應該通過采用民主集中制的方式來管理企業,讓管理層吸收員工的意見,這樣才會使企業會計信息系統得到加強,內部控制工作有效實施,避免不利影響。
一、企業會計信息化下內部控制存在的問題
(一)企業內部控制制度不夠建全
會計信息化背景下企業內部控制,有別于傳統的內部控制,內部結構以及問題的處理方式等都有一定的差異。傳統的內部控制主要是以手工處理為主,處理的事項繁雜,速度慢,效率低,不適用于會計信息化時代的內部控制。但是,在會計信息化背景下的企業內部控制,也并沒有跟隨時代的發展而發展,內部控制制度不夠建全,無法發揮信息化的作用,同時還會出現企業內部控制混亂的現象。當今階段,我國企業內部控制制度不健全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一個是內部控制內容比較零散,沒有運用信息化系統對其進行綜合有序的管理,在組織網絡上也很匱乏;二個是錯誤的把事后控制當成主要的控制手段,出現內部控制成本高的問題;三個是沒有跟上時代的步伐,處理會計工作仍然主要以手工的方式進行處理,造成會會計工作的大量積累,限制了企業的發展。
(二)網絡環境開放性也帶來不利影響
現代社會信息化不斷發展,企業也逐漸引入了信息化設備對企業進行管理,企業管理增強的同時也引來企業網絡環境開放性弊端。網絡環境中包含著多種多樣的海量信息,外部環境的一些信息和模塊也會通過網絡的便捷性快速傳入到會計的系統中,某些重要信息在傳送過程中也可能會被黑客進行攔截,造成會計信息泄露,會對企業經濟的發展會產生一定的破壞。同時電子商務不斷形成為也為企業帶來了各種商機,在信息共享的時代,企業一定是需要制定出相應的內部程序來保證企業的會計工作得以順利進行,其中存在的網絡威脅會給企業帶來不利的影響。
(三)數據缺乏保密性與安全性
在企業生產與發展中,最擔心的便是企業的機密泄露,這關乎一個企業的生死存亡。通常情況下,企業的軟件系統通常會將重點放在會計功能與財務制度方面,并沒有加大力度對數據系統進行維護。信息化時代,黑客以及懂得信息處理的技術人員都很容易侵入到管理系統中盜取相關信息,利用技術軟件對信息系統進行破壞,導致信息不全,這對企業造成了很大的威脅。另外,企業會計信息相關數據是會存在磁性材料中,若是突發火災、人為盜竊等意外事故會導致信息的丟失,也會對企業造成一定損失。在會計信息化背景下,企業內部控制的主要工作就是要保證數據的保密性和安全性。
(四)會計人員崗位權限設置問題
在以前傳統的會計處理時代,手工處理復雜,會計的工作的效率低下,會計工作進展緩慢,在工作的過程中通常是需要請示領導才可進行下一步的工作,可以有效避免了作弊。在現在的信息時代,不再是人工處理,而是信息化設備進行處理,從以前的人與人之間的聯系轉變為人機聯系,口令自動執行程序設定取代了請示領導,和原來的領導蓋章,這在一定程度上會擴大了信息數據的對外范圍,大部分的工作人員可以看到財務信息,增加了信息的泄露風險,從而增加企業的危機。
(五)企業監督機制不夠完善
近段時間以來,在會計信息背景下,出現部分單位或是個人為了單位或是個人利益而弄虛作假的現象,會導致會計信息失真,制約債權人、社會大眾以及投資者的利益,影響了國家宏觀調控發展。同時內部控制管理不嚴格,企業的監督機制不完善,企業內部各部門之間出現某些矛盾,或是出現舞弊的現象,各部門之間資源分配不均勻等嚴重阻礙了企業的發展。
二、會計信息化下企業內部控制優化措施
(一)調控網絡環境開放性
這可以通過以下途徑進行:一是確保會計信息的安全性。在會計信息化時代,企業可以在網上進行快速分享,提高了工作效率,但更應該做的便是保證會計信息的安全性,企業需要融合安全控制中的文件、人、數據、軟件及硬件控制。此外,企業更是需要控制內部系統安全,并同時保證外部關聯環境的安全;二是確保會計信息的真實性。工作人員在進行會計事物的處理過程中應以實際的事項及交易信息為根本依據,并遵循企業的會計準則、相關的法律,客觀真實的反映財務信息的具體情況及相關內容,以便為企業決策提供詳細有效的依據。企業應跟緊時代的步伐建設完善的會計信息系統,會計系統在電子商務的推動下要利用輸出控制、數據輸入、系統維護、組織控制等方面來確保會計信息的合法性與真實性。
(二)完善內部控制制度
企業完善內部控制制度的前提便是對會計控制進行統一的規范。實現會計工作的規范與統一,可以利用法律的手段保證內部控制的順利進行。其中,內部控制的標準的體系需要涵蓋以下兩個條件:一是具備初級的網絡和系統軟件;二是需要優化企業內部所擁有的業務流程,以充分保證內部控制的有效進行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企業的價值。企業進行內部控制制度的過程中,應充分參考歷史的經驗數據,積極采納員工的意見建議,并根據企業具體的經營發展方向和經營狀況進行長遠系統的規劃,并進行定期的檢查,檢查內部控制是否在發揮其功效,并及時找出問題進行及時的解決。在實際應用中,企業需要對仍然采用手工的業務進行改革,更改其工作流程及工作的方式,對其進行信息化的設計,并對其加強保密性工作的管理,嚴格關注電腦操作密碼、交接手續、資金調度、審批程度等關鍵性工作,以最佳的狀態完善內部控制制度,促進企業的生存與發展。
(三)完善信息化會計檔案管理制度
一是強化企業信息化會計檔案庫房管理。信息化檔案數據存儲著企業的一部分會計檔案數據,其主要是利用光盤或者某些磁性介質進行存儲,或是利用紙質保密的方式對其進行封鎖管理。因此,企業在建立檔案存儲室過程中應保證其陰涼、干燥、衛生,避免紙質的檔案因環境原因變得模糊或是變質;二是嚴格執行保密制度。企業的會計信息應按照年份或是事件進行分類有序排放,企業內部人員在進行查閱或是借閱應按照規定的流程進行,并遵循借閱的條例,在借閱過程中需要進行簽字記錄,在最大程度上保證企業內部信息不可向外泄露。對于磁性存儲的會計信息,企業內部人員進行查閱之后,相關的管理維護人員應是對其進行細致的檢查,避免病毒感染會計信息,導致會計信息的大量丟失。與此同時,企業非常重要的資源或是有關客戶的信息、廠家的名單等等應進行更高級別的云備份。會計信息的管理人員定時對實效的會計信息進行清除,及時修補重要檔案文件;三是完善會計檔案管理制度。企業實現會計信息檔案的綜合管理必定是需要建立建全會計檔案管理制度,及時對企業的會計信息進行存檔并進行有效的分析以發現企業當前存在的問題,并對其儲存過程進行綜合管理,擬定與企業信息化檔案管理體系相符的制度。
三、結語
會計信息化背景下企業內部控制管理區別于傳統的手工處理會計工作,企業需要不斷總結經驗,吸收現代的信息化知識,引入現代化的設備,在信息的使用中逐步提高處理會計財務的工作能力,建立健全相關的會計內部控制體系,完善監督機構,促進企業的進步與發展。(作者單位:錦州錦恒安全裝置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