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軍政
摘 要:我國歷史悠久,文化異彩紛呈,近年來我國逐漸加強對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青少年作為祖國的花朵,未來的傳承人,是非物質文化傳承與發揚的主要對象。高校是高等教育開展場所,培養有高尚品德、有教養的優秀人才地方,在發展中具有重要意義。因此將非物質文化遺產與高校校園傳統結合起來,可以促進非物質文化的傳承與優秀精神的發揚。文中探究非物質文化遺產中國刀筆油畫在高校校園傳承的方略,及其實踐開展措施。
關鍵詞:非物質文化遺產;高校校園傳承方略;中國刀筆油畫
高校具有傳承以及創造人類文化的重要場所,其兼具知識傳播、科學研究、人才培育等作用,在社會發展以及人類文明傳承中具有重要價值與意義。高校的教育內容與人們發展、祖國未來、社會人才素質有重要影響,教育內容是個性化與多樣化的,需要具有較高的兼容性與包容性。因此非物質文化遺產具有較高文化價值與精神價值,其傳承關系到我國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承與高校校園文化多樣化發展。而中國刀筆油畫具有較高的文化價值與藝術價值,但其文化傳播與傳承途徑較少,影響中國刀筆油畫的傳承與發揚,因此將其在高校校園中傳承、發揚,可以讓更多的人認識并傳承中國刀筆油畫。
一、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主要價值
非物質文化遺產在世界中均具有較高的價值,并極其重視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聯合國設有相關的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公約,給予非物質文化遺產合理、合法的保護。我國非物質文化遺產種類、形式豐富多樣,有工藝品、表演藝術等,其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寄托著我國人們的精神文化,包含著人們獨特的價值觀念、文化取向與思維方式等,其中體現著我國豐富的民俗文化,并展示出我國民族的藝術創造力以及民族文化傳統。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具有較高的文化價值、藝術價值、精神價值等,保護以及傳承我國非物質文化遺產利于我國優秀精神文化的傳承與發揚,利于民族認同感的增強,促進社會和諧發展。同時非物質文化遺產可以豐富我國文化,并具有較高的學術參考價值與創發發展價值,激發人們的創造思維與創造能力。
二、中國刀筆油畫非物質文化遺產高校校園傳承方略
(一)中國刀筆油畫及其發展現狀
中國刀筆油畫是中國近代的文化藝術產物,其以自制鋼刀具作為畫筆進行作畫,形式風格獨樹一幟。同時作畫方式獨特,先在油布式紙上進行涂抹,在利用刀筆有規律、有目的、有方向的刮減、涂添作畫,刀筆交互運用,進而達到作畫目的與理想效果,其中還會運用到水粉筆、國畫毛筆、油畫筆、海綿、抹布、泡沫等工具。刀筆油畫主要是山水田園風景題材,其風格融合了西方油畫與中國國畫而開辟出新的藝術領域,具有油畫的質感與立體感以及中國國畫的深遠意境,屬于新興的畫作藝術。
中國刀筆相對西方油畫以及中國國畫等風格畫作其歷史較短,發展歷史較近,中國刀筆油畫出院與上個世紀八十年代,由吉林人宋萬青創始的。1978年3月18,宋老正在木板上畫油畫,畫板不小心被油彩玷污了,宋老不忍心精心畫作的油畫被毀,于是拿油畫刀去刮正在流淌的油彩,結果發現刮過的油彩有著不同的效果,進而激發了宋老創作的思路。
中國刀筆油畫的創新符合當代創新、開拓的思想,在原有的繪畫基礎與畫作風格上進行創新,形成優秀、有價值的畫派。為更好的傳承中國刀畫,其在2005年申報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具有較高的傳承價值與文化價值。隨著時間的推廣,中國刀筆油畫先后被多個省的收藏家收藏,并傳播到日本、美國等多個國家,但相對來說中國刀畫屬于小眾畫派,目前認識中國刀畫的人相對較少,傳承地域也相對局限,主要在吉林、遼寧等,其精神價值與文化價值還未得到廣大人民的認識與傳承[1-2]。
(二)中國刀筆油畫在校園傳承的應用
1.豐富大學生校園文化生活。中國刀筆油畫作為非物質文化遺產具有較高的文化價值,在高校校園內引進中國刀筆油畫可豐富高校生的校園文化,讓學生通過高校搭載的平臺認識中國刀筆油畫,開闊學生對文化建設的認識,具有一定的文化性。在發展過程中,中國刀筆油畫的畫法與道具的選擇越發貼近生活,可以讓更多的人接受。因此在高校校園文化中引入中國刀筆油畫充實了高校校園文化建設,為學生提供了有價值有意義的多樣選擇,并增加廣大學子對中國刀筆油畫的認識,促進中國刀筆油畫的傳承與發揚。
2.促進大學生身心健康發展。當下教育倡導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為社會培養高素質的創新人才。中國刀筆油畫具有較高的創新精神與藝術價值,在高校校園中引進中國刀筆油畫,可以促進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培養學生的藝術思維與藝術氣質,健全學生的人格,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而中國刀筆油畫的創新精神也是當下教育所重視的,引進中國刀筆油畫培養學生的創新觀念,激發學生的創新、創造的思維與熱情,進而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發展[3]。
(三)中國刀筆油畫在高校校園傳承方略
1.提供欣賞與學習的平臺讓學生親身參與體驗。在高校校園中引進中國刀筆油畫,設立中國刀筆油畫社團,讓學生親身參與到中國刀筆油畫的創作中。同時在校園內開設學生中國刀筆油畫展,并展畫展旁設置中國刀筆油畫的創作體驗區,為學生提供體驗的機會,親身感受中國刀筆油畫的藝術魅力,進而吸引更多學生參與到其中,認識、欣賞并喜歡中國刀筆油畫。同時在高校的圖書館中引進中國刀筆油畫的書籍以及畫作欣賞集等圖畫書籍,向學生提供認知以及學習中國刀筆油畫的資料。為中國刀筆油畫在高校校園中傳承打下理論基礎以及傳播基礎[4]。
2.開設專項學習課程。開始中國刀筆油畫的專項課程,隨著網絡技術的發展,高校不斷引進優秀的網絡課程,因此中國刀筆油畫的課程可以開設傳統課程類型以及線上網絡課程類型,課程可以引進優秀中國刀筆油畫藝術家的創作指導網絡視頻,讓學生在自由時間自發學習中國刀筆油畫,網絡課程具有反復觀看,同步實踐的效果,利于學生揣摩以及充分認識中國刀筆油畫。而傳統的課程可向學生普及中國刀筆油畫的精神觀念與文化價值與藝術價值,讓學生對中國刀筆油畫有著更詳細、更深刻的認識,促進中國刀筆油畫的傳承[5-6]。
三、結束語
非物質文化遺產具有較高的精神價值、藝術價值、文化價值等,是知識的結晶,體現著我國豐富多彩的文化傳統。中國刀筆油畫為非物質文化遺產,具有較高的創新價值、文化價值與藝術價值,加強對其的保護與傳承,利于其創新精神的傳承,并讓更多的人感受中國刀筆油畫的文化與藝術魅力。在高校校園中傳承中國刀筆油畫具有重要意義,可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培養學生對美的認知與藝術素養,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同時傳承以及發揚中國刀筆油畫,實現創贏局面。
參考文獻:
[1]肖金云.當前高校非物質文化遺產課程建設探討[J].智庫時代,2018,56(49):257-258.
[2]李彤.雙創背景下高校傳承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優勢與路徑探究[J].中國市場,2018,67(34):176+178.
[3]李穌荻,戰令琦.淺析高校學生管理工作對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及傳承[J].才智,2018,34(32):134.
[4]戴文哲.淺談地方非物質文化遺產如何融入高校美術課程資源體系[J].美術教育研究,2018,7(20):90.
[5]李柯.非物質文化遺產校園傳承與上海高校德育發展研究[J].智庫時代,2017,56(17):281-285.
[6]李慧玲.高校文化校園建設引入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的若干思考——以花鼓燈健身舞為例[J].湖北函授大學學報,2017,30(06):17-18+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