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穎楠
摘? 要:隨著數字閱讀的興起,文獻資料電子化方興未艾,高校圖書館傳統職能急需轉變。該文通過中美兩國水平相當的兩個高校圖書館功能區劃的對比,利用充分調研數據,從藏書、功能、情報分析、服務讀者等多角度比較優劣,總結新形勢下圖書館建設的趨勢,為提升我國圖書館讀者服務水平的提高以及大學圖書館功能優化提供良好的建議。
關鍵詞:圖書館? 讀者服務? 數字閱讀? 文獻檢索
中圖分類號:G259.1? ?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 ? ?文章編號:1672-3791(2019)03(c)-0174-02
近年來,隨著互聯網+技術的不斷成熟,給人們傳統知識形式獲取帶來革命性的變化,在新媒體影響下的新一代,數字閱讀以及文獻電子化,知識碎片化情況普遍,越來越多的信息交流發生在互聯網,在此改革的浪潮下,傳統高校圖書館如何因應形勢,做出適當改變,更好地服務于讀者與大學的學科發展,成為當前高校發展的一個重要任務。有的高校圖書館大膽提出了空間多元化的概念,將功能與區劃有機統一,在分區上也大多參考美國等發達國家的經驗,就是為了給讀者以更優質的服務,“讀者至上,服務第一”應該是圖書館工作的重中之重,不管任何時候都不能松懈[1]。
1? 圖書館館藏
在傳統教學年代,依靠板書,人們獲取知識主要通過實體書閱讀,各種教材與教輔書籍,以及文學著作主要通過圖書館借閱或自行購買得到,那時高校圖書館藏書豐富。隨著電子閱讀的發展,目前國內高校的圖書館也朝著資源數字化的方向發展,各種電子文獻館藏日趨豐富起來。在這方面美國高校的圖書館館藏電子化起步較早,因此從館藏采購政策、內容、版權保護等各個方面都非常成熟[2-3]。美國前100所高校圖書館中,大部分都在網上集中公布了包含數字館藏內容的系統的館藏政策或單獨的數字館藏政策、用來指導高校每年的數字圖書館建設工作;反觀國內,目前雖然全國高校圖工委組織編寫了《普通高等學校圖書館電子文獻發展政策編制指南》(簡稱《政策編制指南》)[2,4,5],但國內高校公布數字圖書館建設綱要的仍然較少。以美國密歇根理工大學為例,該校目前的實體藏書較少,圖書館的主頁上列出了大部分為電子文獻數據庫來源,也給出了相關的政策以及借閱規則等,也有開通館際互借閱服務。總體來說,美國高校的實體圖書收藏較國內規模小很多,這也可能與國外高校在校人數少有一定關聯。國內高校的圖書館目前館藏書籍還是比較豐富的,鄭州大學目前的其中紙本館藏大約有514.6萬冊,各類電子文獻資料600多萬冊,這在國內高校里也屬于前列;中原文化是鄭州大學在書籍保護,特別是古籍的保護投入較多。可見,我國在實體圖書的收藏與保護方面可具有優勢,在電子圖書與文獻方面則較為發展不均,尤其是支付給美國等國際知名數據庫的版權和使用費支出較大。如果想要改變這一現狀,則要加大自主期刊和學術引領力的提升,這并非一日之功。
2? 圖書館功能
每年考研結束的時候,總是能見到新一屆考研大軍占座的浪潮,可見,圖書館的另一個主要功能是學習,因為圖書館安靜的環境,以及舒適的服務給廣大學生帶來較好的學習效率,廣受好評,這一點上,中美高校圖書館相差不大,只是美國圖書館沒有那么多所謂的考研大軍。美國圖書館有一個特別的服務是咖啡隨時供應,由于生活習慣不同,美國人喜歡一邊喝咖啡,一邊三三兩兩討論學術問題,氣氛輕松愉快,由于美國圖書館為每個注冊的學生提供一個ID,所有辦公場所涉及到的公用電腦均可以登陸,自己的網絡硬盤,隨時同步,為隨時隨地學習與辦公提供了便利。以密歇根理工大學為例,該校圖書館作為進校報道第一站,在圖書館最優越的位置開辟了最新的共用電腦服務,全校最新的電腦首先供應圖書館公共區域,圖書館淘汰的舊電腦可以給其他部門繼續使用,可見圖書館對于學生的重視,學生在具有ID之后可以在館藏區借閱圖書15周。近幾年來,國內圖書館的功能區劃也日趨完整,甚至部分高校圖書館提供空調與茶水服務,除了閱覽室外,各種功能齊全的,隨時可以躺、臥、站的休閑閱讀區域也不斷出現,給同學們帶來了越來越優秀的服務。相較于國外圖書館,國內的圖書館在電子化供應方面還略有不足,尤其是公共查詢、辦公電腦,一般都是讀者自行攜帶筆記本,也沒有公共可存放資料的網絡硬盤同步,這一方面是由于學習和工作習慣不同導致,另外一個可能的原因是我國高校人力資源與公共資源在人均化之后嚴重不足。總之,在圖書館功能區劃方面,中美高校均在不斷進步,尤其是國內進步飛快,在物聯網的革命性技術來臨時,或許可以提供更加快速和優質的網絡和人工服務。
3? 讀者服務
圖書館對于國內高校來說,越來越多地承載著學科發展的重要任務,其中很大一部分工作是作為科技查新工作站,對全校同時也是面向社會提供科技前沿情報搜索、鑒定。在雙一流學科建設的浪潮下,如何確保高校學科在國際排名中處于領先地位,離不開對科技前沿的把握[6-7]。因此,鄭州大學圖書館專門針對學科建設,由圖書館專門抽出工作人員對口服務學科,形成了科技前沿信息的無縫直接對接院系、師生。這是中國高校圖書館服務的一大特色,同時也在高校學科建設方面做出了重大貢獻,取得了廣大師生的一致好評。相較于國內,美國高校沒有科技查新這一服務,所有科研工作者都主要通過谷歌學術進行學術前沿的把握,對于較為新的熱點領域,定期也會有圖書館組織學術報告。總體來說,科技查新在我國是一個創新,這一服務內容既有我國科技整體發展水平的影響,也是學術評價的重要組成部分,隨著我國科技的不斷進步,各種學術評審制度的不斷健全,未來在科技查新領域也會越來越多的淡化,更多地傾向于讀者自行利用圖書館資源訂閱和得到推送服務。
4? 結語
作為一名在圖書館工作的工作人員,筆者就圖書館建設方面的心得體會融入到讀者服務的工作中去,在比較中美兩國高校圖書館的現狀之后,發現圖書館更應該回歸最初的初衷,服務讀者,為廣大讀者提供優越的學習和閱讀環境,只有緊密結合科技進步,對圖書館功能、空間等各個部分進行優化整合,才能更好地為學科建設提供服務。
參考文獻
[1] 于永麗.中美高校圖書館空間再造的實踐探索與比較研究[J].圖書館學刊,2018,40(1):121-126.
[2] 劉磊,胡曦瑋,吳萌,等.中美高校圖書館數字館藏發展政策比較研究[J].圖書館學研究,2018(20):20-27,34.
[3] 康冰瑤.比較中美高等院校圖書館學科館員服務建設策略[J].現代交際,2018(22):129-130.
[4] 陳麗娟,朱巧青.中美研究型大學圖書館崗位設置比較研究[J].圖書館,2018(5):74-80.
[5] 袁紅軍.中美公共圖書館數字參考咨詢服務比較分析[J].現代情報,2017,37(10):87-92.
[6] 魏蒙,王穎純,劉燕權.中美兩國圖書館智慧服務現狀比較研究[J].圖書館學研究,2017(19):66-73.
[7] 邢文明,楊玲,陳繼麗.中美高校圖書館微博應用比較研究——基于新浪微博和推特的分析[J].圖書情報工作,2017,61(19):74-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