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霄 宋一敏 李圓圓
摘? 要: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人們不再滿足于單一的消費方式,更而追求的是多元化消費方式。大學生作為網絡消費的重要群體,面臨諸多風險。該文針對于大學生的網絡消費現狀,分析其特點、所面對個體風險以及外部風險,分別從高校、社會、大學生自身3個層面提出相應的解決策略,以幫助大學生樹立正確的網絡消費觀,從而促進大學生健康發展。
關鍵詞:大學生? 網絡消費? 風險防范
中圖分類號:G645? ? ?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 ? ? 文章編號:1672-3791(2019)03(c)-0213-02
1? 在校大學生群體特點
隨著時代的發展,現在校大學生已然成為網絡購物消費的主力軍。但大學生卻沒有自己獨立而且穩定的經濟來源。由于在步入大學之后,面對較為寬松的大學管理模式,大學生們擁有屬于自己的空閑時間也就很富足,于是大學生便會花很大一部分時間在自己身上,去追求自己的喜好,追逐時尚的步伐,于是網絡消費成為其尋找與自身喜好相符的事物的一個窗口。其次,由于各個手機的制造商開發更多的智能手機產品,在這樣的條件下,幾乎所有在校大學生都擁有屬于自己的智能手機,同時在擺脫了家長和高中學校的嚴格管束之下,這也就使得大學生更加容易使用智能手機進行網絡消費。在校大學生也更容易接受新鮮事物,像是初出茅廬的小學生,面對事物會因缺乏經驗,便不知所畏,勇敢嘗試,這使得大學生進行網絡消費更成為普遍現象。
2? 大學生網絡消費的影響因素
2.1 移動支付方式的多元化
在我國經濟不斷發展,經濟全球化不斷加深,對外開放程度不斷擴大,隨之而來的也是在支付領域的不斷變革和發展。回顧以往,人們出門往往是攜帶現金,購買物品需要到相對應的實體店付現金購買,而在現在,出門帶現金的人已較以往減少數倍,多數人群都是依靠手機進行支付,而智能手機可以隨時隨地使用,再加上網上銷售網站平臺的快速發展,大學生則可以足不出戶,就能在網絡上進行消費購物,大大節省了精力。同時,移動支付方式則根據不同的人群定位,開啟不同的模式以達到適應人群需要。例如:采用分期付款的方式來應用于大學生這樣的特殊人群,再者,還有預支金錢的各種無利息貸款平臺等。這些多種多樣的支付方式,都是企業專門為大學生群體而量身打造,滿足大學生群體的經濟來源不足的需要。該文小組通過調查問卷的方式對鹽城市一所高職院校在校大學生進行調查,結果分析發現,使用現金支付的在校大學生僅占比3%,而使用移動支付方式的人數高達97%,其中對移動支付的各種方式的選擇上,38%的人會選擇采用分期付款方式。
2.2 網紅經濟在大學生之中的傳播
隨著網紅經濟不斷蓬勃發展,在校大學生也不免受其影響。所謂“網紅”是指“網絡紅人”,這些網紅通過自己自身的特點,向網民展示其時尚潮流的一面,這些時尚潮流也正好是符合網民現時代所追求的潮流,所以便形成一種經濟模式。在校大學生是實實在在的網民,他(她)們正處于追求自己個性的時期,對時尚潮流更為關注,所以網紅經濟便更容易在大學生之中傳播。例如:現在人氣超高的短視頻軟件:抖音短視頻APP里的人氣網紅推薦了一雙鞋子,那么便會有很多人去關注,關注過后會被這樣的“跟風”時尚潮流所吸引,便會在網絡上消費購買。
2.3 滿足自我精神需要
在對鹽城市一所高職院校的調查問卷分析結果中,我們發現,約占比40%的大學生在游戲方面的網絡消費超過總生活費用的15%。通過分析探討,我們可發現,在校大學生在手機游戲上耗費時間很長,許多學生甚至沉迷于網絡游戲,而游戲往往是在校大學生滿足自我心情、生活調節的方式。于是,不少大學生為了滿足自己的心理需求,便會在游戲里購買各種游戲裝備、游戲英雄皮膚等。也有許多女大學生,通常通過網絡消費購物的方式來為自己緩解壓力,不斷地購買衣服服飾來滿足自己的精神需要。
2.4 消費觀念的改變
時代的不斷前行,隨著其步伐前行的還有人們的觀念。人們不再是單一的消費觀念,而是追求多元化的方式去進行消費。網絡消費現在不僅僅滿足于本身的需求,更滿足的是心理、生理的需要。在校大學生,有強烈的好奇心及不斷接受新鮮事物的能力,他(她)們能夠接受最新的觀念,從而隨之改變,因此影響自己的網絡消費行為。
3? 大學生網絡消費存在風險的原因
3.1 消費主體的局限性
有研究表明,在校大學生沒有獨立的經濟來源,卻在社會高消費群體中占有相當一部分比重。在校大學生不能夠明確地了解自己的不足之處,容易盲目消費、超前消費、沖動消費。家庭條件較好的同學的消費水平較高,對商品的購買力強,很容易會去購買自己所不需要的奢侈品來炫富,以此滿足自己的虛榮心,而家庭條件一般的同學,由于沒有相應的購買力,便會在各個平臺上進行貸款,用未知的以后來填補今日的空缺。同時面對各種商家的促銷手段,例如淘寶的“6·18購物節”“雙十一”以及京東的“女王節”等活動,使大家產生便宜消費的幻覺,所以,很多大學生會沖動消費,過度購買用處很小的商品。大學生雖然在年齡上已成年,但在生活經驗上卻是知之甚少,缺少自我約束力和明辨是非的能力,自身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3.2 外部環境的復雜性
近幾年的研究顯示,移動支付已悄悄地滲透到消費者生活的各個方面。各大企業為了尋求一席之地,對消費者的定位都非常清晰,在對于大學生的定位上,他們甚是了解大學生的經濟狀況、生活需求,從而制定方案,吸引大學生的關注,從而使得大學生進行網絡消費。例如:各種移動支付平臺,定位于大學生的經濟狀況,推行網絡借貸,這種利息低、條件低的方式正好迎合大學生的需要。同時,網絡信息時代,更多的信息真實性有待考據,而大學生也正缺乏經驗去判別信息的真偽,因此很容易陷入經濟危機甚至生命安全受到威脅。
4? 如何防范大學生網絡消費所面對的風險
4.1 高校有關部門將網絡與消費的教育與課程相結合
由于我國的人才培養的教育政策的特殊情況,導致家長、學生、老師更重視與知識的教育,往往忽視了對大學生消費觀念的教育。高校應該重視對于在校大學生的消費觀念的形成過程中教育的力量,積極利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將網絡消費觀念融于平常的課程教育中,幫助學生建立正確的網絡消費觀。
4.2 各個手機平臺運營商加強對時尚潮流的積極引導能力
“網紅經濟”的興起是時代發展不可避免的趨勢,“網紅經濟”所帶來的力量不可小覷。作為各大平臺的運營商,更應該擔負起社會責任,把大學生所追求的時尚潮流向積極的一方面去引導,而不是一味地以盈利為目的,加強對平臺上“網紅”的審核,以宣傳正面積極有益的信息為主。
4.3 在校大學生克服自身的局限性
在校大學生明辨是非,慎思篤行,嚴格要求自我,在周圍環境的影響之中,要向比自己有經驗的人如教師請教,了解環境對自我的利弊,趨利避害,從各個方面了解自己的不足之處,不沖動,不盲目攀比,以拓寬自己的思想境界、知識寬度為主,學習和掌握基本的社會生活能力,積極面對網絡消費所帶來的風險。
5? 結語
綜上所述,大學生在進行網絡消費時候的消極影響不容忽視,在消極影響的背后所反映出來的是學生、學校、企業、社會在此方面的不足之處。學生、學校、企業、社會應積極承擔自己的責任,將消極影響剔除掉,使得不論是大學生健康成長還是網絡經濟的發展更進一步變好。
參考文獻
[1] 燕振.移動支付時代大學生消費行為研究[J].商場現代化,2016(18):9-10.
[2] 董晨君.大學生消費行為分析與引導[J].現代經濟信息,2016(24):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