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步華
(安徽省合肥市巢湖一中 238000)
為了能夠提升高三物理復習成效需要教師結合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制定有針對的復習計劃,確保高考復習工作能夠有序的進行,通過有效計劃的制定來避免因為進度沒有跟上而出現的復習被動問題.考慮到高中物理涉及到的知識內容比較繁多,在第二輪復習的時候教師需要利用計算機網絡來打造網絡化的物理知識系統,從而提升高中物理復習有效性.
在打造高中物理復習體系的時候可以不完全依托于一個線索,而是可以根據不同的內容標準來借助多個線索打造互為關聯的物理知識網絡.
以知識內容為標準打造物理知識體系可以以力與運動、功和能、場物質、電路分析、波動理論、光現象等為基本線索來打造新的知識網絡.比如以“功和能”為基本研究對象來構建關聯知識網絡,在網絡中涵蓋力學、電學、熱學、光學等多個方面內容,相應的知識網絡可以按照以下的思路來構建:
①功的基本計算公式:W=FLcosα、W=qu、W=UIt
②能的種類包含機械能、電勢能、內能、核能等.
③功能關系.功是能量轉化的重要量度.典型的過程是系統在操作的時候克服滑動摩擦力做的功量度有多少電能就能夠轉變為多少內能,在電路中,電流所做的功是量度有多少機械能就能夠轉變為多少內能.
在第二輪高三物理復習的時候可以將物理知識具體劃分為八個單元,分別是運動和力、動量和能量、熱學、帶電粒子在電磁場中的運動、電磁感應和電路分析、力學和電學以及熱學的綜合、光學和原子物理、物理實驗操作.在第二輪的物理知識復習中物理知識需要打破章節的束縛,抓住物理知識學習的主線,將各個單元主要的物理知識進行串聯講解,從而幫助學生在紛亂的物理知識中找到物理學習的規律,打造獨屬于自己的完善的物理知識體系.
通過橫向知識點的比較來幫助學生區分相近的概念,概括不同概念特點.比如在學習《平拋物體運動》和《勻速圓周運動》的時候,在橫向復習的時候需要讓學生明確學習要點,即運動軌跡都是曲線,前者如果是拋物線,后者那么就是圓;速度發生變化的時候,拋物線的方向和速度必然會出現變化,圓一般只會出現方向的變化.
通過加強知識點之間的縱向聯系來幫助學生深入理解問題的本質.比如有這樣一個題目“豎直放置的螺線管和導線abcd形成了回路,線周圍區域內的一個垂直紙面向里變化的磁場,螺線管下方有一個導體圓環,問導線abcd圍起來的區域中磁感應強度是怎樣變化的?”如圖1所示,對于這個問題教師可以引導學生應用縱向溯源的方式來分析,圓環受到磁場作用是因為圓環內的磁通量在變少,圓環內磁通量減少是因為螺線管電流在減少.

圖1
在高中物理復習的過程中涉及到的很多模型都需要教師仔細思考和揣摩,對于勻速直線運動、平拋運動、輕彈簧等知識的復習需要學生能夠充分理解這些知識學習中相應模型的構建規律,而圖像是表述物理現象和規律的重要方式,從近幾年的高考物理題型來看也越來越多的涉及到圖像知識點.不僅如此,圖像還包含在分析某物理問題中出現的過程分析草圖,通過這些草圖能夠幫助學生更好的學習和理解力學、熱學、電學和光學等知識,并在物理復習的過程中幫助學生克服學習難點.在第二輪物理復習的時候教師可以將以往的考點、熱點、學生平時作業中容易出現的問題以圖像的形式表現出來,做到有的放矢的向學生展現物理知識,強化物理高考熱點,同時在這個過程中鍛煉和提升學生知識觸類旁通和知識的遷移能力,在各個知識點學習的過程中建立相應的知識聯系.

圖2


在高中物理知識學習的過程中教師要注重引導學生能夠把握各類知識的內在聯系,通過把握知識之間的聯系來突破學習的難點問題.比如在學習力學知識的時候,了解受力分析和運動學知識是力學知識學習的重要基礎,結合運動定律能夠將力出現的原因和力與加速度充分聯系在一起,進而為力學問題的解決提供重要方法支持.在高三物理知識復習的過程中曲線運動和振動部分是運動定律的重要內容,而動量和機械能則是從時間、空間理念提出了解決力學問題的重要途徑,為力學問題的解決尋求了新的方法.
綜上所述,物理學習是高考考察的重點,高三第一輪的物理復習幫助學生掃清了知識盲點,實現了對物理知識的查缺補漏,在第二輪的物理復習則是需要教師能夠從解題方法和解題技巧上下功夫在二輪復習的工作中在真正意義上提升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深化學生的物理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