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高雷 范凌志
“美國總統特朗普表示,歡迎中國留學生來美國留學”“美國聯邦調查局(FBI)要求美國高校監視中國留學生”——6月29日,這兩則迥然不同的信息出現在國際媒體上。美國是否會改變對中國留學生的態度,引發不同解讀。
美國公共廣播新聞網(NPR)6月28日報道稱,FBI從去年開始約談多所美國大學負責人,希望他們配合FBI監視來自中國的留學生和學者。在包括60所美國研究型大學的“美國大學協會”中,已有至少10名成員被FBI約談。3名來自這些美國高校的管理人員稱,FBI給這些大學提供了一份名單,包括多家中國科研機構和企業,希望美國大學制定規章制度,監視那些來自“與中國政府有關聯的研究機構”的留學生和訪問學者。FBI還希望美國大學審查“有中國人參與的、并可能被用于國防領域的現有研究項目”。被約談的大學之一印第安納大學分管研究的副校長弗雷德·凱特說:“這已經不僅僅是在尋找可疑行為了,而是在針對特定的國家和來自這個國家的人群了”。
NPR的報道還透露,今年3月,FBI曾向美國教育委員會的約70名院校管理人員提出建議,希望他們增強對中國科研人員的監管,也不要再接受來自華為等中國企業的科研捐贈。報道稱,FBI的要求并非強制性,被約談的美國高校并沒有開始對中國留學生進行監控,一些院校的管理人員還對FBI的提議提出了異議,一方面是因為這些高校不認同FBI給中國留學生和學者做出的威脅等級認定,另一方面是因為FBI在如何實施相關監視上沒有明確提出要求。
與此同時,特朗普在大阪G20峰會期間發出另一種信息。“我們想要中國學生來美國留學。他們是優秀的學生和巨大的資產”,特朗普說,中國的學生應該“像其他人一樣”被對待。他還表示,美國政府正在尋找新的方式,讓成功的外國大學生在畢業后更容易留在美國。香港《南華早報》30日引述中國與全球化智庫執行秘書長苗綠的話說,特朗普的言論可能會緩解對美國日益不友好的學術和工作環境的擔憂。“我們不能指望簽證限制或對中國學生和學者的評論會很快消失,但氣氛絕對可以得到緩解。”
中國社會科學院美國問題專家呂祥30日告訴《環球時報》記者,近兩年來,美方針對中國訪問學者、學生騷擾的事件確實猛然增加了,FBI局長甚至公開說其全國辦事處的首要任務就是防范中國的“間諜活動”,這為兩國的正常交往增添了很多不確定因素。他認為,特朗普“歡迎中國留學生”的話只是一個表態,這屆美國政府是一個史無前例的不穩定、不確定且不可預測的政府,特朗普說了什么不要太在意,還是要看他的行動。如果僅僅聽他一句話就做解讀,可能會太草率。▲
環球時報2019-0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