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艷華

摘 要:本文主要撰寫我創(chuàng)作的瓷板畫《空山》的創(chuàng)作方法,通過8周的藝術創(chuàng)作方法研究課程學習,我對藝術創(chuàng)作方法有了更加深入認知,創(chuàng)作方法表層結構指藝術技巧,藝術表現(xiàn)手法。核心結構指內在精神實質,基本藝術表現(xiàn)方法。深層結構指世界觀,人生觀,哲學觀,個性氣質,心理結構。充分運用造型藝術中的基本繪畫手法,如空間、明暗、構圖、色彩、肌理效果等元素,以及將造型元素組合成完整作品的基本原理,包括比例、平衡、節(jié)奏、對比、和諧、多樣統(tǒng)一等,來分析它們在我的創(chuàng)作過程中之間存在的各種關系以及所體現(xiàn)的審美追求和藝術素養(yǎng)。本文首先,講述了創(chuàng)作研究的目的和意義。其次,分別從素材收集到創(chuàng)作的步驟、發(fā)現(xiàn)問題解決問題等創(chuàng)作過程做了較為詳盡的闡述。最后,闡述自己在創(chuàng)作過程中所學習體會到的知識、技能、方法、情感等。正確認識到自己創(chuàng)作中存在的優(yōu)缺點。
關鍵詞:造型元素 精神實質 表現(xiàn)手法 構圖藝術 技法語言 審美體驗
1研究目與意義
理論方面來講,通過繪畫創(chuàng)作實踐,挖掘和記錄創(chuàng)作過程中帶給自己的審美情趣和藝術素養(yǎng)。從創(chuàng)作目的方面講,是為了探究瓷板風景畫中的形式美和情感美的體現(xiàn)以及技法的運用,也為了提升自己繪畫的審美能力和創(chuàng)作能力。
2 創(chuàng)作過程
2.1素材收集。由于受到張景輝教授的瓷板畫《善水順佑》作品的啟發(fā),創(chuàng)作前期,我特意去云南旅游了一趟收集素材拍了一些山水風景照片,收集成我的創(chuàng)作素材。素材在經(jīng)過我們的人眼和照相機提取的時候,并沒有經(jīng)過篩選,可以直接拿來畫的東西是有限的,需要靠我們在主觀意識里不斷建構畫面中的靜物跟意境所構成的和諧美感與形式美感,以此來做不斷的整理最后組合成和諧的素材。
2.2 構圖與起稿。從古以來構圖就是我們繪畫創(chuàng)作的重要標準之一。繪畫中的構圖其實就是藝術家把無序的視覺景象帶到有序的畫面中的方式,好的構圖能夠有計劃的組織安排各物象之間的關系,突出畫面的形式感和空間感。好的構圖有兩個重要的方面:第一是統(tǒng)性,構圖要將整個畫面的元素統(tǒng)一成一個整體,既要突出主題,又要與周圍元素密切關聯(lián)。第二是審美性,對于一個專業(yè)學習繪畫的人來說這一點是非常重要的,構圖中所體現(xiàn)出來的形式美能夠清晰地表達作畫者的審美素養(yǎng)。有了這些基本理論的認識,我們才能夯實創(chuàng)作的地基,起好構圖。
我在整理完素材后,準備構圖時,采用畫一些單色小稿畫來區(qū)分理解畫面的明暗灰,幫助更好的理解物體與物體之間,物體與整體之間的關系以及光影變化。我的創(chuàng)作素材選取的是一張完整的俯視風景畫,整體采用滿構圖的形式,以瓦屋子和果樹為視覺中心,主觀處理虛化遠處的山這樣使整個畫面更加有空間感。將主要的瓦屋子和果樹重點刻畫,營造氛圍,突出主題。近處的山和遠處的山在用色和構圖上著重擺放形成對比營造深度,以求得視覺上的空間感。
2.3 上色過程。由于新彩畫顏料由于顏色自身的配比不同,配在一起會產生不同的化學作用,所以在運用前必須先試驗幾次,有了實際經(jīng)驗后就可大膽使用了。由于新彩自身具備調配的便捷性,可以配制出更多的灰色系列,所以它能大大改善傳統(tǒng)粉彩、古彩過于艷麗火燥的特點。新彩用油以乳香油和樟腦油為主。打底色用水性的新彩料,主題物上色用油性的新彩料,因為灼燒后顏色更加有艷麗有層次感。這就要求我們在上色過程中需要沉著冷靜,從整體出發(fā),把握整體大局。很好的理解和把握畫面整體的明暗灰是上色的前提,這也是我之所以在構圖的時候選擇用單色來畫小稿的原因。為了使畫面效果更加突出,在全部畫面上完色后再采用紙巾擦拭提亮亮部,再把暗部再次上一層色,使畫面黑,白,灰關系對比更加鮮明。使畫面整體效果更加統(tǒng)一和諧。
3創(chuàng)作感想
3.1創(chuàng)作表現(xiàn)與技法語言的關系。早期的新彩瓷板畫特點,顏色固有色很強,空間關系和體積關系不明顯,技法語言也是單一的畫法。而如今的新彩瓷板畫技法發(fā)展很快,表現(xiàn)風格新鮮各異,五花八門,新彩瓷板畫技法語言上的探索也是層出不窮,媒介材料的各種肌理效果追求更是一大創(chuàng)新突破。創(chuàng)作與技法語言的關系也顯而易見,新彩瓷板畫的技法語言要服務于畫面,一切都要從突出畫面對象,表現(xiàn)主體質感出發(fā),力求給畫面帶來豐富的內涵。創(chuàng)作中我嘗試了許多技法的運用,主要有跺拍法,平涂法,扒刮法,炸法等,運用這些新彩技法來探索技法語言給畫面帶來的特殊魅力。
3.1.1瓷板畫《空山》畫面中跺拍法的運用。跺拍法:跺是將顏色涂于瓷器表面后再用跺筆跺平或跺出明暗,使顏色更趨平整化,轉換柔和,均勻地過渡;拍和跺的技法基本相同,只是使用的工具不同。跺拍用絲綿球或者海綿將色拍平;跺一般用在小面積上,拍則用在大面積上。在瓷板畫《空山》畫面中的山,云,是需要虛化后退的,我選擇用跺拍法。跺拍法是新彩瓷板畫技法中最基本的技法之一,在用跺拍法拍打畫面物體的時候需要注意,根據(jù)物體的造型、明暗和色彩變化來進行跺色或則拍色,盡量要反復重疊顏色這樣整個畫面的顏色才會豐富千變萬化出更加漂亮的顏色。在這個創(chuàng)作階段中我自知有點力不從心,對物體造型和色彩關系上把控不是很好,在跺拍過程中再三涂抹改動,以至于畫面黑白灰關系對比效果不強烈。
3.1.2 瓷板畫《空山》畫面中炸法的運用。新彩顏料多用乳香油和樟腦油調配而成。將調制好的新彩顏料涂于瓷板表面,然后用其他油類點于或畫于其表面,就會產生“炸”的效果,在瓷板畫《空山》的背景云采用炸法就會擁有繁星點點的效果十分漂亮。使畫面擁有別一番的視覺效果。它與粉彩畫中澆打法是同樣的道理。我的導師在新彩瓷板畫技法課上給我們示范了的操作,我借鑒運用了這種技法來表現(xiàn)我的瓷板畫創(chuàng)作中背景和天空的畫面效果。
3.2瓷板畫《空山》中的審美體驗。新彩是瓷板畫中一個必不可少的分支,它雖然古彩壯闊的視覺感強,也沒有粉彩那樣細微的情緒感,但是作畫者依靠自己的思想情感賦予那些普普通通的物象生命,來表達自己的藝術追求。新彩瓷板畫以其獨特的藝術魅力吸引了越來越多的愛好者,他們不斷探究,推陳出新,在表現(xiàn)形式上,材料技法上,藝術語言等方面出現(xiàn)了更多別開生面的優(yōu)秀新彩作品被人們津津樂道。我的新彩瓷板畫《空山》創(chuàng)作選取生活中角一落中常見的靜物場景題材,通過探索形式美和賦予情感美來體現(xiàn)生活中審美存在的大境界,并將童年的回憶以及農村的樸實生活氣息寄予作品當中,把這種情感美整理成創(chuàng)作靈感,從而力求給觀者帶入一種感同身受的情境回憶,以獲得開放性的審美感受,創(chuàng)作出有靈性,有深度的作品。
參考文獻
[1] 彭德.中國美術史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
[2] 許琛 中國繪畫史 北京:文化藝術 出版社 ,1998
[3] 張文兵,曾軍.陶瓷新彩技法[MJ. 北京:北京工藝美術出版社,2005
[4] 徐英槐 中國山水畫史略 杭州:浙江大學出版社,2005
[5] 鄭興我 陶瓷繪畫技法 北京: 中國輕工業(yè)出版社,2016
[6] 伊恩 羅伯茨《構圖的藝術》DMO.上海: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 2012
[7] 李磊穎.傳統(tǒng)陶瓷新彩裝飾[M].武漢:武漢理工大學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