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桂彩
關鍵詞:初中數學? ?實踐? ?思考研究
現在的教學中,為了提升學生的學習效率采取了各種各樣的手段,尤其是現在教學中注重的不僅是學生成績的變化,更多的是學生的實踐能力,所以為了能夠使學生綜合素質全面發展,筆者將對原有教學進行一定的創新,改善單一教學方法,重視學生實踐,爭取為學生日后發展奠定良好基礎[1]。
(一)明確教師的角色位置,讓學生主導學習
其實初中數學很多知識并不是單單依靠教師講授的,有很大一部分知識是靠學生自己的不斷的積累和探究而得出的,所以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教師所處的位置就是幫助學生提升其學習主動性,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以及相關的學習條件,促進學生自主學習以及積極探索意識的養成,使教師逐漸的成為學生整體的引航人和組織者。在初中教學中,由于教師受到教育模式的影響,導致造成了教學上很大的困難,因為學生不但不能熟練的掌握相應的知識內容,而且有的甚至逐漸對數學產生了厭煩的情緒。所以在正式的教學過程中,學生自己分析出的結論,教師都不要立刻予以否決,而是要帶領學生一一驗證。另外在整個學習過程中盡量讓學生多去發現,積極參與到課堂活動和社會活動中,同時給予他們一些自由的空間,將他們自己的優勢充分的展現出來,不要局限了他們的想象力[2]。
(二)促進學生的整體發展
對于數學的學習,必須讓學生感受到其價值所在,同時讓所學的數學能夠滿足他們的日常需要,而且不同的學生在數學學習上所獲的效果也是有著明顯的不同的。所以作為合格的初中數學教師必須要遵循因材施教的原則,要有針對性的設定目標,另外還要根據層次的劃分有效的進行教育,從而教育出各有特點的學生,并且讓每個獨具特點的學生將自己的興趣愛好全面的展示,使其感受到成功的喜悅。因此,這就需要教師在進行備課的時候,要根據學生整體的實際情況將目標進行全面的落實。另外在每節數學課正式開始前,學生必須要向教師敬禮,因為敬禮代表著學生對教師的尊敬,同時能夠充分的展示出他們的自信。還要注意的就是教師必須要能夠對學生的進步或者表現好的地方給予鼓勵或者表揚,因為這將會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學生的自信心,也能夠使其在課堂中敢于表達自己的見解,而且在學生表達的過程中,教師需要做的就是細心傾聽,對于學生回答錯的,教師要予以糾正,同時還要對學生說,你可以再仔細分析下,看下是哪里出錯了。像是類似這類問題都能在無形中磨練學生的意志,提升其自信[3]。
(一)有效的組織學生進入概念中
在傳統的教學中,對于一些基礎性的內容只需要學生進行強加記憶即可。可是在目前的初中教學中,這種方法已經不能滿足實際需要,在原有的基礎上創出了一條新的路徑,所以作為數學教師必須能夠有效的組織學生進入具體的概念以及模式中,同時也讓學生深刻的意識到概念的深刻意思,爭取使學生對具體概念進行深入的研究,同時鍛煉其思維縝密性。
(二)針對現實生活提出一些問題
數學很多知識內容都和生活是有著緊密的關系的,所以教師在設計問題的時候可以將生活作為基礎,提出一些具有挑戰性的問題,因為沒有挑戰性也不會有一定的創新。可是想要具有一定的挑戰性,那么首先要做的就是提問。因為無論是什么樣的問題,都會比一個正確的回答更具有深意。所以,作為教師在教學過程除了向學生講授知識以外,還要學會的就是幫助學生如何進行有效的提問,并且誘發學生的思維能力,讓學生能夠熟練的將所展示問題轉換為數學問題。這樣的話能夠讓學生的數學思維模式得到有效的鍛煉,而且還能夠使對實際問題進行有效的觀察和分析,在一定程度上幫助學生有效的構建出適合自己的數學思維模式。教師可以讓學生針對實際生活中關于刮刮樂的中獎幾率進行有效的分析,并且與其他的中獎形式進行有效的對比[4]。
在新課程改革之后,學習模式的革新是最為明顯的。傳統的教學模式總是以一味的灌輸教學為主,而如今呈現的就是將學生的主體地位以及個人優勢進行充分的發揮,同時將這一轉變作為整體改革的核心內容。學習模式的轉變并不是指由新的教學模式替代原有的傳統教學模式,它主要指在原有的單一教學模式上進行多層次轉變,使學生能夠增加一些豐富的閱歷,同時能夠在興趣里進行有效的學習,在實際經歷中學習,在真實活動中學習,或者是在學生合作之間學習。從而使學生既能夠在學習的過程中體會到相應的樂趣,也能夠感受到情感的充實。另外教師需要根據學生的個人能力、心理特點以及其他方面的優勢,將班級中的學生進行小組劃分,一般將劃分的小組范圍在4~6組,人數平均4-6人。盡量能夠保證每個小組的均衡性,有不同類型的學生,男女比例也要保證1:1,像是成績方面盡量使每個小組都有優良差三個等級的學生,這樣能夠使學生在合作的過程中共同進步。由成績好的學生帶動偏差學生進行學習,同時讓活潑的學生帶動不愛說話的人勇于交流,這樣能夠實現互利共贏的目標,同時在整個小組合作過程中還能渲染課堂的學習氛圍,提升整體的課堂效率。另外在小組競爭的時候也會顯得公平公正,促進小組之間競爭活動的有效開展[5]。
當教師在對常規課堂教學模式進行轉變的時候,講授的經過是十分簡單的,所應用的時間也是較為短暫的,并且在一定程度上是有很強研究力度的,給每組學生留有了充足的活動空間。像是教師在講解關于平行四邊的時候,里面很多的概念是學生不容易理解的以及掌握的,這時候教師為了幫助學生進行有效的學習,可以在設置問題上由簡到難,讓每個小組都獨自對教師所提的問題進行共同探討,之后由小組成員派出代表進行問題的講解,這樣能夠調動小組的參與性,還能有效的使每個學生全身心的投入到學習中來,長此以往,學生們在幾何知識內容的學習上會有大幅度的改變。還有就是協作學習在一定程度上也解決了學生在數學上很大難題,因為它有效的幫助學生學會如何去學,并且怎樣去理解核心問題,增強學生對班級以及學校的喜愛,同時在一定程度上明顯的提升其整體榮譽感,同時和一些價值性理念相比,它能夠對不同層次問題進行有效處理,而且更加明確與他人合作的具體理念[6]。
想要有效的實現課程實踐那么必須要做的就是將改革后的新教材內容與之相結合。在課題的層次設置也必須要與學生教材內容相統一,因為只有這樣才能讓學生覺得學有所用,并且在未來的生活中能夠將其價值進行充分的發揮。與此同時,還要讓學生將所學的知識用于生活實踐,以此提升其生活應用能力。另外就是將課程與學生的主動參與性有效的結合。因為所謂的實踐課主要就是指學生主動參與并且積極實踐的一門科學性課堂活動,在這個教學過程中能夠讓學生對所學的知識進行不斷的探索和研究,以此激發其學習興趣。此課題的開設主要目的就是為了能夠提升其實踐能力。而且所涉及的內容由于所涉及的社會環境以及內容不同,所以更要加深學生對社會實踐的認識,能夠讓其明確自身在社會中的價值,爭取培養出熱愛社會以及熱愛生活的良好情感,有效的培育學生人文情懷。對于課程的研究是和教育密不可分的。所以在整個教學過程中一定要時刻的關注學生情緒變化以及整個合作實踐過程,并且教師要對其給予適當的評價,爭取讓學生在實踐的過程里意識自身不足并且及時的進行完善,只有這樣才能夠促進學生積極向上的心態以及樂觀進取的精神[7]。
隨著新課程的不斷改革和深化,如今所應用的教學方法也是越發的重要,尤其是在初中的數學教學中表現的尤為明顯。在新課程的改革內容中重點就在于提升了學生課堂的主體地位,加強了其實踐內容,使原有單一的教學轉變成了多元化的教學,為以后的數學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白雪.合作學習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思考[J].考試周刊,2017,(86):118-118.
[2]朱建良.問題引導 關聯思考 明晰本質——例說初中數學微探究的實踐與思考[J].中學數學研究,2017,(10):14-17.
[3]許曉紅.培養初中數學建模思想, 引導學生自主探究學習——新課改背景下農村初中數學教學的實踐與思考[J].中國農村教育,2017,(10):38-39.
[4]劉瑞蓮.初中數學課堂教學中培養學生提問能力的方法[J].數理化解題研究,2017,(23):41-42.
[5]康鑫.重視學的過程,讓學習真實發生——構建小學數學真實課堂的思考與實踐[J].數學教學通訊,2017,(19):52-53.
[6]方紅麗.引導學生主動探索 建構充滿活力的數學課堂——數學課堂教學中提升育人價值的實踐與思考[J].數學學習與研究,2017,(15):121-122.
[7]儲開根.關于初中數學走班教學的幾點思考與嘗試[J].數學學習與研究,2017,(18):15-15.
(作者單位:山東省聊城市臨清市金郝莊鎮第一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