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克珍
【摘要】自1999 年住房分配制度市場化改革以來,我國各大城市住房價格一路高漲,發展到今天,北上廣深等地的房產均價在5~6萬/平,但這一均價是將城中村計算在內的,實際新樓盤房價已經上漲至均價8~9萬/平,較三線城市的房價超出數倍。這樣的房價現狀,一方面加劇了財富分配的不平等,抬高了人們生活成本和社會生產成本,帶來較大的系統性金融風險,到今天房價過高已經成為阻礙我國經濟穩步增長的重大因素;另一方面,房價波動“綁架”了我國 GDP波動,相關性過于緊密的情況下,房價的下跌常伴隨著 GDP 增速的下降,導致我國GDP數據中存在較大量的經濟泡沫,導致各級政府在經濟“穩增長”和“控房價”之間舉步維艱。房產稅改革是我國稅制改革的工作重點,也是我國經濟著陸的重要一環,房產稅對房地產市場的影響已經成為社會各界關注的焦點,本文探討從房產稅入手,分析我國房地產經濟現狀,探討推行房產稅對我國經濟的影響。
【關鍵詞】房產稅改革;經濟;影響
1、房產稅
我國房產稅的推行從上世紀80年代中期就已經開始了,1986年9月15日國務院頒布《中華人民共和國房產稅暫行條例》,《暫行條例》中規定自1986年10月1日起在全國范圍內施行房產稅。這部《暫行條例》中關于房產的征稅劃分為自用和出租兩種,且將房產稅劃歸地方稅種,給予地方政府較大的稅收權力。2011年1月末國務院批準上海、重慶率先恢復對個人所有非營業用房產稅的征收,這一決定的出現于上海和重慶兩地人口戶籍人口自然變動有很大關系。2013 年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上提出深化稅收制度改革的要求,這次會議加快了我國房地產稅收推進改革的腳步;同年,國務院批準了國家發改委提出的《關于2013年深化經濟體制改革重點工作意見》,工作意見中明確提出“繼續擴大個人住房房產稅改革試點范圍”。在推行房地產的數十年間,政府相關部門和專家學者們敏感的發現房產稅稅率與房價波動之間的關系,這種關系表現為:房產稅稅率每提高1個百分點,房價波動就會減少0.15個百分點;且房產稅稅率對房價波動的抑制作用隨著改革的推進呈現漸強趨勢;我國東部省市地區內,房產稅稅率對房價波動的抑制作用最穩健,抑制程度高于全國平均抑制水平。
2、我國房地產經濟現狀
房地產經濟在我國宏觀經濟中占有較大比重,與國內生產總值GDP的關系十分密切,房價上揚帶動GDP增速提升,房價下跌帶動GDP增速下降;且從宏觀視角來看,我國已經進入經濟下行期,重點表現在人力資本和全要素生產率的增速下降,經濟著陸是必然趨勢,推行房產稅必將影響房價的波動,對房地產業形成影響,進而加劇宏觀經濟的下行風險,可以說,我國政府若想要通過推行房產稅抑制房價波動,必然要面對GDP增速下降的趨勢,進行我國經濟的去泡沫化。根據國家統計局數據可知,2018年上半年我國GDP約為41萬億元,其中房地產業所在的第三產業增加值為22萬億元,占GDP比重54%,其中房地產業增加值為2.8萬億元,占第三產業增加值比重的13%,占GDP比重6.87%,這一占比比例在過去十數年間不斷增加,由此可見,房地產業對于我國經濟增長的重要性。正因為房地產業在我國宏觀經濟中的舉足輕重,各級政府推行房產稅對房地產市場所產生的影響必然會傳導到我國宏觀經濟系統,因此,房產稅的征收范圍、計稅依據、稅率設計、稅收優惠的設計十分重要,必須得到各級政府的重視。
3、房產稅對房地產市場的影響
但我們不能僅看到推行房產稅對于我國宏觀經濟下行帶來的壓力,還應當看到征收房產稅對房地產需求和供給的調整,看到房產稅對于穩定房地產業所做出的影響。首先是房地產需求方面,征收房產稅必將轉變人們對房屋的自住需求、炒房需求和囤房需求發生變化,第一是自住需求,政府征收房產稅后,消費者必須考慮到年年要繳稅的預期資金支出,必然會推動消費者從購買大戶型轉向更符合需求和資金實力合理的中、小戶型;第二是炒房需求,政府征收房產稅必然增加投資人的房產持有成本,投資人必然會更加謹慎投資,分流出部分資金用于其他方面的投資,增加社會其他方向的資金量,緩解房地產經濟泡沫化問題;第三是囤積住房需求,政府征收房產稅后囤積住房成本增加、經濟效益降低,房主會更多考慮出租房屋、進行二手房交易,增加住房供應量,三管齊下使房價趨于穩定。其次是房地產供應方面,房產稅影響的主要是房地產開發商和二手房出售方,第一,自住需求消費者的選擇轉向中小戶型,刺激房地產開發商更多開發中、小戶型房產,增加單位土地面積上住房數量,調整供需;第二,房地產稅的征收會對房價波動產生抑制,開發商延遲開發和銷售會影響自身經濟效益,刺激開發商加速開發、銷售新房,提高市場上的房源供應,調整供需;第三,房產稅改革調整了炒房和囤房人群的需求,更多房源能夠用來交易,有效實現房源數量增加。
4、房產稅對宏觀經濟的影響
由以上二、三點可見,房產稅可以成為房地產業的“穩定器”,在房價上行時,房產稅稅負隨之增加,調整供需關系,迫使房價回歸;在房價下行時,房產稅稅負隨之減少,調整供需關系,推動房價回歸,實現對房地產市場房價波動的長期調節。而房產稅改革在抑制房價波動的同時,不可避免對房地產業的產值增加量形成負面影響,且在房地產業在宏觀經濟增量中所占的比例背景下,房產稅的征收對宏觀經濟增量的負面影響也十分顯著。根據我國推行房產稅近十數年時間內GDP增量的變化可知,房產稅稅率從0%增加到1.2%時,GDP下降了0.38%,這一下降比例隨著房產稅稅率的上升而增加,在我國宏觀經濟整體下行的背景下,GDP微小的變化都尤為突出,對我國經濟的其他方面帶來連帶影響,在這樣的情況下,房產稅改革必須兼顧對宏觀經濟的負面影響,否則房產稅的推進必將舉步維艱。
結語:
房產稅改革對我國宏觀經濟具有負面影響,尤其是在整體經濟下行的當下,這種負面影響尤其突出,這也是各省市地區政府關于房產稅及房價調控方面左右為難的重要原因。從我國城市化發展和整體經濟發展空間來看,房地產業的發展空間還很大,各級政府在推行房產稅的過程中必須慎而又慎,綜合考慮稅收改革和推行帶來的積極作用和負面影響,盡量削弱負面影響,利用好房產稅這一工具,盡量平衡經濟“穩增長”和“控房價”二者的關系。
參考文獻:
[1]劉金東,孔培嘉.房產稅如何征收才能更公平——基于四種征收方案的對比視角[J].南方經濟,2018(03):8-23.
[2]梅冬州,崔小勇,吳娛.房價變動、土地財政與中國經濟波動[J].經濟研究,2018,53(01):35-49.
[3]毛豐付,李言.房產稅改革會對經濟產生沖擊嗎?——基于包含異質性家庭的DSGE框架分析[J].商業經濟與管理,2017(10):83-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