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黨的十八大以來,人們的生產生活水平有了顯著提升,在建筑方面也提出了更高要求。在當前建筑行業發展上,建筑技術與建筑設計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影響關系,怎樣通過建筑技術的有效應用,體現出綠色建筑的基本發展方向,進而讓所有的建筑對象實現全生命周期內的有效利用,這是當前建筑行業必須要思考的一個問題。在綠色建筑設計中,如何實現綠色目標、建筑形式和功能的有機結合,并實現技術選擇經濟性最優,這是設計在實際開展中必須要面對的工作內容,在一定程度上直接影響著建筑企業的市場競爭力。
【關鍵詞】綠色建筑設計理念;設計原則;設計策略
1、導言
隨著我國綠色發展理念和生態文明建設的不斷深入,綠色建筑的理念在建筑行業中獲得了廣泛的傳播和發展,在建筑物的設計上對于能源節約、環境保護等方面更加的重視。綠色建筑是我國建筑行業未來發展的一個重要方向,積極推動綠色建筑設計理念在建筑設計中的應用成為了當前建筑行業發展的首要任務之一。
2、綠色建筑設計原則
2.1環境保護原則
在傳統模式下,建筑施工會造成很大污染,包括大氣污染、水污染、噪聲污染等,給人們健康生活帶來不利影響。綠色建筑設計要遵循環境保護原則,不能一味的追求經濟效益,忽視了保護環境的重要性,不利于可持續發展。專業設計人員要對現場進行全面調查,整理出相關信息,以此為依據制定方案,由材料、結構、外觀等分析設計理念,減少不確定因素影響,嚴格按照程序進行施工。如果自然環境不斷惡化,將會威脅到人類生存,所以保護環境已經迫在眉睫,將落實到建筑設計中去,可以滿足現代社會的發展,感受更加舒適的居住環境。
2.2綜合分析,多手段配合
建筑在進行綠色設計的時候不僅需要進行宏觀控制和管理,還必須要做好系統的管理工作,將設計落實到每個環節中,進行綜合性的分析,不能一味的從某個環節入手,更不能忽視每個環節之間的銜接和系統性。建筑在進行選址和布局等環節的時候,可以積極的應用新材料和設備進行節能,嚴格的按照相關規定和標準開展節能設計監督工作。還可以通過多種方法實現建筑節能設計,比如排水、照明以及通風等環節,都可以積極的開展節能設計工作,保證其能夠成為綜合的系統,最終達到較好的節能環保效果。
2.3能源低消耗原則
建筑施工會消耗大量能源,主要包括材料、電力、水資源等,如果不進行有效控制,會增加整體成本投入。在綠色建筑設計理念下,可以最大限度減少能源消耗,提高工程經濟效益。例如廢棄材料通過加工實現二次利用,不會出現浪費的情況。由于工程量比較大,要采用大型機械設備,能夠有效縮短施工時間,減少人力成本投入,這是一種很好的方法。在正式施工之前,對能源使用有全面詳細的了解,避免發生過多或者過少的問題,都會影響到正常施工進度。能源消耗低是綠色建筑設計理念的重要體現,有利于提高整體水平。
3、綠色建筑設計理念和設計策略
3.1優化建筑總體布局設計和結構設計
綠色建筑的總體布局設計是決定建筑的施工成本以及使用性能的重要因素,只有保證綠色建筑總體布局設計的合理性,才能夠對土地資源進行有效的利用,提高土地利用率。例如,通過對建筑物的朝向進行合理設計來保證室內擁有充足的自然光照,從而減少冬季采暖、夏季制冷的能源消耗。此外,在進行綠色建筑設計時,設計人員要充分合理的利用建筑結構,在建筑物結構設計上要盡量使用規則造型,減少外墻面積,保證建筑物層高以及墻體厚度的合理性,從而使建筑的使用性能以及節能效果得到有效的提高。
3.2建筑朝向設計
建筑工程在選擇朝向的時候必須要充分的考慮到當地的氣象條件以及地理環境等諸多因素,應該堅持節約用地的基本原則,優先選擇本地區的最佳朝向,滿足冬季可以獲得更多的日照,根據多年來的實踐經驗表明,我國各個地區的建筑更適合選擇南向,但是在進行實踐設計的時候往往會受到諸多因素的影響,全部采取南向并不是完全可能的,所以,必須要因地制宜選擇最佳朝向,最終達到節能和舒適的基本要求。
3.3堅持以人為本的設計理念
綠色建筑設計首先要考慮的就是保證居民身體健康。例如有的建筑群距離公路比較近,噪聲污染會比較嚴重,在選用墻體材料的時候,要具有很好的降噪性能,不會對休息帶來影響,提供一個平穩安靜的環境。室內空間比較有限,在設置電氣系統的時候,會有錯綜復雜的布線,為了方便使用,要進行合理設計,減少空間的占用。設計時也要考慮建筑的走向,確保具有很好的通風條件,室內空氣要新鮮。設計人員要和業主共同探討,聽取他們的意見和建議,作為方案的重要參考,可以實現預期目標,在舒適、安靜的環境中生活。
3.4綠色建筑技術對建筑氣候適應性設計的優化
要提高建筑的環保程度和節能減排特性,就必須要對建筑周邊環境進行有效的利用。在建筑設計環節,對建筑物周邊出現的樹木、湖泊等自然資源可以直接利用。要讓建筑物與周邊區域環境實現有機結合,實現建筑物與自然環境的協調發展。以遵義科技館為例,遵義地處中亞熱帶高原濕潤季風區,氣候條件十分優越。該地區氣候溫和,夏日沒有高溫,冬季也沒有嚴寒,且地處山區受海拔高差影響,形成了典型的山地氣候特征。遵義科技館采用的是半覆土建筑形式,建筑設計中充分利用了地下土壤的熱穩定性和地下溫度的恒溫性,建筑物與周圍自然環境渾然一體,完全適應該區域的氣候變換。在使用當中對周邊的自然能源能夠實現直接利用,降低了人工能源的損耗,實現了可持續發展。
結語:
綜上所述,綠色建筑技術已經被廣泛地應用于建筑行業當中。為了更好地實現建筑行業的節能減排和可持續發展,必須要加強綠色建筑技術在建筑設計中的落實,通過與現有的建筑技術有機結合,并不斷優化技術方案,實現創新,推動綠色建筑技術在建筑設計中的合理應用,促進建筑行業的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巨怡雯.綠色建筑設計理念在建筑設計中的應用研究[J].建材與裝飾,2018(20):126.
[2]張利明.建筑設計中綠色建筑設計理念的整合應用探究[J].工程建設與設計,2018(10):28-29+80.
[3]徐杰.建筑設計中綠色建筑設計理念的整合應用[J].居舍,2018(25):133.
[4]王興晨.建筑設計中綠色建筑設計理念的運用分析[J].建材與裝飾,2018(39):121-122.
作者簡介:
邊京濤(62290119900601****),男,甘肅臨洮,重慶大學城市科技學院,漢,1990-06-01,建筑學專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