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本文中筆者首先對軟土地基的特點進行了簡要的分析,然后根據實際施工經驗提出了一些在加固施工中常見的一些問題并提出了一些相應的解決措施。實踐證明,只有在施工中結合實際情況對軟土地基進行加固才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希望筆者的分析能對軟基加固相關施工人員帶來一定的幫助。
【關鍵詞】道路施工;軟基加固施工技;深層攪拌樁;高壓噴射注
隨著現代化建設逐步加深,為緩解由于經濟飛速發展帶來的交通壓力,道路工程成為了現代化建設的重點。然而在道路工程的施工過程中往往會遇到土質松軟的情況,這種土質會為施工增加難度。為解決這一問題,施工人員往往會根據實際情況對該軟土地基進行分析,然后按照分析出來的結果選擇合適的方式對其進行加固從而為后續的施工提供保障,并為提高工程質量奠定基礎。因此,施工人員應加強對軟基加固施工技術的研究以保障道路工程質量。
1、軟土地基的定義和特征
在我國,軟土地基被定義為土質強度較低且壓縮量較高,含有有機物質,主要由松散砂和機質土等構成的軟弱土層。軟弱土層往往土粒之間有較大的空隙,所以其強度很低,處理不好的話很容易對道路施工帶來極大的安全隱患。且軟土地基的地下層水位較高導致其極易發生地基沉降的問題。對軟土地基進行加固處理的主要目的就是提高工程的穩定性,從而提高道路的質量避免因地基沉降的問題造成的安全事故。軟土地基具有六個主要特征。第一個特征是軟土地基具有高壓縮性,軟土地基空隙較大且其中含有大量的微生物,有些甚至還含有可燃氣體,因此其壓縮性極高且極不穩定。第二個特征是其抗剪強度低。第三個特征是由軟土地基的直面層不透水導致不利于排水固結,這對地基的強度有著很大的影響。除此以外,軟土地基還具有觸變性、流變性和不均勻性這三個主要特征,這些特征都為軟土地基的施工加大了難度。
2、軟土地基加固過程中常見的問題
2.1 勘察出現誤差
在對軟土地基進行加固施工時,設計和勘察是第一步。然而在實際勘察設計過程中可能會出現由于設備不夠精確或是由于勘察人員的經驗不足導致在勘察設計中出現誤差,部分軟土地段沒有根據實際情況做好設計和處理,導致后續的工程中出現問題。
2.2 堆料不當
在軟土地基的加固過程中可能會出現由于堆料不當、沒有按照相關規定進行分層填筑和填土過快而導致路堤出現失穩的現象。如果在施工過程中沒有做到均勻卸土和合理地進行分層,就極有可能會使軟土地基遭到很大程度的破壞,進而導致路面發生沉降,帶來極大的安全隱患。
3、道路施工中主要的軟基加固施工技術
軟土地基的加固根據實際情a況的不同和工程造價的原因而有許多不同的方法,最為常見的有深層攪拌樁加固技術、換填墊層法、強夯法和化學加固法,下文中,筆者將就這四種加固技術進行詳細的分析。除了深層攪拌樁加固技術、換填墊層法、強夯法和化學加固法,還有高壓噴射注漿法加固技術,拋石擠淤加固技術,和利用砂樁加固這些加固方法。
3.1 深層攪拌樁加固技術
在軟土地基的加固中,深層攪拌樁加固技術是最為常見也是效果非常顯著的一種實際應用價值很高方法。深層攪拌樁加固法就是將軟土與固化劑進行混合攪拌,使軟土變成強度很高的加固土。在實際操作中我們一般會選用水泥作為固化劑,因此最后形成的加固土往往被稱為水泥加固土。相較于其他類型的軟土地基來說,淤泥質土、粘性土等土質均勻的土層比較適合這種加固技術。深層攪拌樁加固技術對土質的另外一個要求就是土層中不含有或者含有較少的障礙物。固化劑的種類不同攪拌類型也就不同,大致有粉體噴射攪拌和漿液攪拌兩種類型。這種軟土地基加固技術最大限度地利用了原土,減少了原土的浪費和不必要的損耗。其次,深層攪拌樁加固技術在操作時沒有噪聲也沒有震動,同時也不會造成對環境的污染,這樣就極大減小了施工過程中對周圍居民、周圍生態環境和周圍建筑的影響。再者,在考慮到工程造價的情況下,深層攪拌樁加固技術相較于其他加固技術來說成本較低,能有效降低道路施工的工程造價。
3.2 換填墊層法
所謂換填墊層法就是在施工中將會對施工造成影響的軟弱土層挖出來,然后再換成不會對后續施工造成不良影響的、穩定性較好的材料。這種情況一般適用于軟弱土層厚度不大的情況,如果軟弱土層厚度較大,就會提高工程造價,且處理起來也會很不方便。我們通常會采用礫料來對軟弱土層進行替換,這是由于礫料具有很好的滲水性。在土層厚度在2、3米左右時,我們一般會采用換填墊層法。
3.3 強夯法
強夯法在軟土地基的處理中相當常見,其工作原理是利用重錘對軟土地基進行強夯,軟土地基在巨大的沖擊力下會被壓縮,這會導致土粒之間的縫隙變小,導致土粒之間縫隙較大的液體和氣體就會被排出。強夯法一般被應用于土粒之間空隙較大的土層或是水分較高的粘性土層。在能量強大的沖擊波下土層會被凝結,地基的承載力也會有所提高。壓縮性甚至可以達到百分之一千。
3.4 化學加固法
在處理砂土、粉土和粘土時,我們通常會采用化學加固法對軟土地基進行加固處理。所謂化學加固法,就是在軟土地基中加入化學材料使軟弱土質的化學性質發生改變,這樣土層承載力、強度和穩定性會變高。這種加固方法也同樣適用于有裂縫的巖體的加強。將化學物質注入軟弱土層,化學物質會與土層發生反應,影響地基承載力的空氣和水分會從地基中被排出,軟弱土質會變成承載力較高的復合地基。根據使用化學材質和操作的不同,化學加固法主要包括硅化法、旋噴樁、水泥土攪拌法等,筆者選取其中較為典型的硅化法來進行分析。較為常見的化學加固法就是利用水玻璃混合溶液對軟土地基進行加固,這種方法被稱為硅化法。有時會借助電解的原理對土質進行加固,這就稱為電硅化法。硅化法的一大優點就是加固時間短、效率很高,但是考慮到造價的話硅化法就不是一種很好的選擇了,且硅化法有一定的局限性,它僅適用于滲透系數較大的土層。
結語:
綜上所述,在進行道路施工時要綜合考慮實際情況對軟土地基進行加固處理,因地制宜地選擇施工方案。只有這樣才能使道路質量得到最大程度的保障,減小安全事故的發生,也減小對周圍居民、生態環境、其他建筑物的影響,保障整個工程安全穩定地進行。
參考文獻:
[1]李建禮.淺談道路施工中的軟基加固施工技術應用[J].河南建材,2018,(02):209-210.
[2]樊興文.軟基加固技術在道路施工中的應用[J].智能城市,2017(12):142.
[3]馮志國.軟基加固技術在市政道路施工中的應用[J].工程建設與設計,2017(22):35-36.
[4]王文斌.關于市政道路施工的軟基加固技術實踐探析[J].江西建材,2017,(02)
[5]郜晉生.軟基加固施工技術在道路施工中的實踐與探索[J].山西建筑,2017,41(12):165-167.
作者簡介:
徐剛(460025198502030015),性別:男,籍貫:海南省定安縣,畢業院校:西南大學,民族:漢,出生年月:19850203,研究方向:市政路橋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