佚名
長久以來,對膝關節炎的治療,多數人只關注關節疼痛的問題,進行“對癥治療”而忽略了肌肉、筋膜、韌帶的治療等。實際上,如果聯合治療,效果會更好,這也是我們現推崇“肌骨同治”的理念。
中醫認為,骨為干、筋為剛、肉為墻,骨、筋、肉不可分離。大腿肌肉維持著膝關節的穩定,一旦關節疼痛,行走不便,肌肉使用機會也將相應減少,久而久之,肌力下降、肌肉萎縮,膝關節便會失去保護傘而變得不再穩定。這樣又反過來導致膝關節癥狀加重,不利于康復。
可以說,缺乏運動、保養不當和膝關節勞損、筋骨退化,是膝關節炎的發病基礎。因此,治療膝關節炎,不能只盯住關節修復,還要重視肌肉的強健。
而筋是附著在肌腱和骨頭上的,強健肌肉也可強健筋。
臨床發現,患者通過對膝關節周圍的肌肉進行功能訓練和自我按摩,膝關節疼痛能明顯減輕,并且有良好的效果。
抬腿鍛煉股四頭肌。坐在椅子上,抬起一條腿至懸空,保持該姿勢直至無法耐受時才放下。然后抬起另一條腿,做同樣的訓練。
每天保持單側腿伸直超過3分鐘,可以緩解久坐后引起的膝關節疼痛。伸腿超過5分鐘,可改善上下樓梯時膝關節的疼痛不適。伸腿超過7分鐘,可以明顯減輕蹲下起立時造成的膝關節疼痛。
在膝關節周圍涂少量紅花油,然后把手掌緊貼膝關節外側,由上而下快速摩擦,一直擦到小腿的中間為止,外側擦1分半鐘,然后轉到內側擦1分半鐘,以關節周圍產生熱感為佳。
這樣按摩能夠有效增加供血量,改善肌肉營養供給,同時還可改善腿麻和僵硬感。
在藥物治療上強調服用補肝腎、強筋骨、活血化瘀的中成藥。同時,服用一些消炎止痛藥,以消除局部炎癥。當然,也可以在局部穴位進行注射藥物,給膝關節“加油”,以活血化瘀、疏通經絡、為周圍肌肉輸送營養等,可有效緩解膝關節的癥狀。
(摘自《保健與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