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慶輝 薛宇 薛勇 顏玉
摘 要:研究“雙創”背景下地方綜合性大學大學生“雙創”人才培養模式,探討“雙創”背景下地方綜合性大學大學生“雙創”人才培養的核心概念內涵、理論基礎、目前存在的不足之處,在此基礎上提出相應的對策模式。
關鍵詞:“雙創”;地方綜合性大學;大學生;“雙創”人才;培養模式
中圖分類號:G648.4 ? ? ? ?文獻標志碼:A ? ? ?文章編號:1673-291X(2019)15-0159-01
李克強總理在2014年9月在達沃斯論壇提出,要在中國形成“草根創業”和“大眾創業”趨勢,這激發了全面各族人民特別是高等學校大學生極大的“雙創”熱情。全國全面“雙創”大趨勢為全國大眾“雙創”搭建了平臺,同時也為全國大眾“雙創”清除了各方面障礙。2018年9月,國務院又印發推動“雙創”高質量發展,打造“雙創”升級版意見。“雙創”各方面提出優化環境,降低成本,提升就業能力,增強引領作用,提升服務能力,網絡上下并舉,協同產學研用,形成大中小企業融合、新能源培育發展。
2018年9月國務院印發打造“雙創”升級版意見,主要為八個方面:一是改革放管服;二是財稅支持與完善產品及政府采購政策和知識產權管理服務體系;三是鼓勵和支持科研人員與大學生“雙創”教育、農民工、退役軍人、歸國和外籍人“雙創”服務;四是創新型企業引領作用與產學研“雙創”深度融合及科技成果轉化;五是提升孵化和眾創服務、互聯網創新平臺服務、“互聯網+”“雙創”服務;六是金融機構服務“雙創”融資、“雙創”差異化金融政策;七是“雙創”集聚區與示范及國際合作和構筑發展高地;八是“雙創”政策落實及經驗推廣到位。
“雙創”國家高速發展大趨勢下,地方經濟發展急需“雙創型”人才。地方綜合性大學為地區經濟服務。因此,應積極探索“雙創”背景下地方綜合性大學大學生“雙創”人才培養模式。
一、“雙創”背景下地方綜合性大學大學生“雙創”人才培養核心概念內涵界定
1.大學生“雙創”人才。“雙創人才”(innovative and entrepreneurial talents),是指具有創新精神和創業能力的大學生,內涵界定附和“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發展理念。
2.“雙創”教育。大學生“雙創”教育是指大學生學習“雙創”知識在“雙創”實踐中,通過體驗生活大學生激發出綜合“雙創”能力。
3.大學生能力本位。大學生能力本位(competence-based),是指以“雙創”能力為目標和標準,主體是大學生教師輔助學生獲得“雙創”知識和技術的綜合能力。
4.大學生能力本位教育。大學生“雙創”能力本位教育(competency based education,CBE),是指“雙創”所需要的知識、技能和能力來進行教學方案設計與實施的教學體系。
二、“雙創”背景下地方綜合性大學大學生“雙創”人才培養理論基礎
1.人的全面發展理論。是指大學生在“雙創”活動中的全面發展,也就是知識、技術及“雙創”綜合能力充分統一發展。培養教育大學生“雙創”能力必須是理論與實踐相結合。
2.多元智能理論。是指大學生在“雙創”活動中解決實際問題,主要包括語言、邏輯—數理、空間、運動、音樂、人際交往、內省、自然觀察八種智能。
3.實用主義理論。是指大學生在“雙創”活動中掌握知識、技術在“雙創”應用,并且運用所掌握的知識,使技術發揮更大效用,為“雙創”活動提供理論知識與技術人才。
4.耗散結構理論。是指大學生在“雙創”活動中通過研究“雙創”結構、性質、形成、穩定、演變規律主要五方面的科學,研究“雙創”從無序走向有序過程。
三、“雙創”背景下地方綜合性大學大學生“雙創”人才培養實踐目前存在的不足之處
1.地方綜合性大學大學生“雙創”活動實踐中非常重視大學生主體作用,充分發揮大學生積極性和創造性,但是在“雙創”實踐中并沒有考慮大學生主體選擇和認識盲目性。
2.地方綜合性大學目前對教師和大學生推優與保研考核重點均是各種項目、專利、論文、獎勵等,如核心期刊論文重要指標之一,目前各項政策與培養“雙創”人才之間存在一定矛盾。
3.地方綜合性大學“雙創”教育體系主要包括“主干+實操+拓展”課程,按課程設置理論上是培養教育出大量優秀人才,但實際上學生對知識消化吸收不好。
4.地方綜合性大學“雙創”教育體系中實踐操作課程,由于多種因素限制,實訓室數量和設備數量及質量都不能滿足實踐操作需要,實訓進行效果沒有達到實踐目標和目的。
四、“雙創”背景下地方綜合性大學大學生“雙創”人才培養對策模式
1.地方綜合性大學在“雙創”背景下以為社會服務為出發點,完善“雙創”教育理念。
2.地方綜合性大學在“雙創”背景下從產學研深度融合構建“雙創”科學教育體系。
3.地方綜合性大學在“雙創”背景下對大學生能力為本位開展多元化教學考核評價。
4.地方綜合性大學在“雙創”背景下構建多維及立體“雙創”教育科學合理課程體系。
5.地方綜合性大學在“雙創”背景下聯動及校企合作培養“雙創”及考核及職稱評審。
6.地方綜合性大學在“雙創”背景下建立校內孵化園與校外基地及拓展其他模式基地。
參考文獻:
[1] ?臧夏秋.創新創業背景下應用型職業人才培養的對策研究[D].上海:華東理工大學,2017.
[2] ?王生龍.高校創新創業實踐教學研究[D].北京:北京郵電大學,2018.
[責任編輯 李曉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