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簫
摘要:樂理課是中職院校學前教育專業的一門理論基礎課,學好樂理課才能更好的進行鋼琴、聲樂、視唱練耳、即興伴奏等課程的學習。但因為中職院校學生學習基礎不牢,學習習慣不夠好,樂理課又往往比較枯燥,課堂學習效果并不理想。因此,教師需要從端正學生學習態度、充分利用教材、采用多種多樣的教學方法組織教學三個方面改進教學。
關鍵詞:中職學生;樂理課;教學策略
樂理課是學前教育專業必修的一門專業理論課,是系統教授音樂理論基礎知識的課程。中職院校的學生在小學和初中階段接受的音樂課主要以歌唱和音樂欣賞為主,少有涉及到樂理的學習。再加上樂理課的學習相對其他專業課,較為枯燥,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不高,學習成效并不顯著。
針對當前的教學現狀,教師應針對學生和社會的需要設計出有中職院校學前教育專業特色的教學策略,幫助學生更好的學習和掌握樂理知識。
一、端正學生學習態度,培養學習興趣
每一年新生入學,我都會在第一節樂理課強調這門課程的重要性,讓學生明白學前教育專業的音樂課不是彈彈琴、唱唱歌、跳跳舞就可以,而是不僅要“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只有通過系統而全面的樂理學習,才能明白音樂的基本原理,才能進一步掌握相關的音樂知識與技能,更好的開展聲樂、鋼琴、舞蹈、視唱練耳、即興伴奏等其他音樂類課程的學習。
二、認真研究教材,適當對教材進行補充、刪減
教材是學生獲取知識的主要資料。但是目前中職學校學前教育專業采用的樂理教材往往存在著與學生現有學習基礎不符的情況,因為中職院校的學生普遍文化課成績不高且不具備良好的學習習慣。樂理中一些枯燥的專業術語、復雜的計算方法會很快讓學生失去學習興趣,甚至曾經有同學說“樂理比數學還要難”。
因此,從學生接受能力出發,我們需要從學生實際出發,合理、靈活的運用教材。在實施教育教學之前,教師應首先通過專業培養方案了解專業相關信息,掌握課程設置標準,根據學生學情制定切實可行的課程標準、授課計劃等相關教學文件,做到真正意義上的因材施教;在實施教育教學的過程中,教師應注意搜集教材之外的更加豐富的各種音頻、視頻等資料對教材進行補充,還可以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適當的豐富學生的情感體驗,提高他們的學習興趣。
三、靈活組織教學,采用多種教學手段、教學方法
樂理中的許多術語非常枯燥、難以理解,需要教師把這些枯燥的理論變得生動有趣,就需要教師采用多種方法進行教學,在備課的時候明確教學對象的特點,盡可能關注學生感興趣的熱點問題,運用現代化技術手段、教學方法提升學生學習興趣,幫助學生更好的掌握樂理知識。
現代先進教學技術提供給我們的課堂很多可能性,如多媒體ppt的使用,微課的制作,電教板、電鋼琴的使用,通過聲音、文字、圖片、視頻等方式從感官上吸引學生的注意力,給學生帶來視覺和聽覺上的直觀感受,激發學習興趣,幫助教師更加清晰明了、生動形象地講授樂理知識,促使學生更好的理解一些枯燥的音樂術語。
教學方法上面,除了常用的講授法、討論法等方法,任務驅動法、行動導向教學法的運用也可以將樂理課堂變得豐富而具有挑戰性。我們還可以使用一些國際上先進的音樂教學法,如柯達伊教學法、奧爾夫音樂教學法,這些教學法十分注重讓學生在“做”中學,邊“玩”邊學,使學生在音樂活動中獲得多種感官刺激,能夠獲得更好的學習效果。
例如,學習“休止符”這一概念的時候,可以運用奧爾夫音樂教學法中的一個小游戲,以兒歌的方式教授這個知識。這首兒歌的歌詞是“先有啥,是小雞還是蛋?先有啥,是蛋還是小雞?哦小雞孵出蛋,而蛋又孵出小雞。先有啥?是小雞還是蛋。”學習過程:1.學唱歌曲,記住歌詞;2.讓學生創編一個動作,來代替歌詞中的“小雞”,再唱時碰到“小雞”的歌詞就不唱,以動作來代替;3.再讓學生創編一個動作來代替歌詞中的“蛋”,在唱歌時用動作來代替“蛋”這個歌詞;4.最后,“小雞”和“蛋”的歌詞都用動作來代替,讓學生感受并理解休止符的概念。
通過這樣生動有趣的游戲式學習法,教師努力創建輕松愉悅的學習分為,學生很容易就理解了原本枯燥的概念,深化了對音樂理論的理解,并且能夠很好的調動學生學習樂理的積極性。
總之,在中職院校學前教育專業樂理課的教學中,教師需要為學生樹立正確的學習態度,最大化的利用好教材,摒棄以往填鴨式的教學方式,樹立為中職學生有效學習服務的觀點,創造一個良好的學習氛圍,不斷從教師傳授的自發性學習轉化為學生求學的自覺學習,采用多種多樣的方式進行樂理課的教學,盡可能增加課堂樂趣,提高教學效率。
參考文獻:
[1]王雪秋.淺談高職學前教育專業樂理教學.職教探索,2013 (12)
[2]王瑤.中等職業學校學前教育專業音樂技能教學改革研究.遼寧師范大學,2014年5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