隸屬于江蘇省蘇州市的張家港臨江達海,以港命名,依港興市,是一座港口工業強市和加速向港產城融合發展的品質之城。1999年獲評全國創建文明城市創建工作先進城市,2005年獲評首屆全國文明城市,2017年創下全國文明城市“五連冠”的佳績。
張家港市的經濟社會發展呈現三個顯著特點:一是“三大兩強”凸顯鮮明的產業特色;二是“一核多元”架構完善的創新生態;三是“四個一體”彰顯文明、人本的城市特質。張家港市注重精神文明與物質文明的一體化提升,也是唯一實現全國文明城市“五連冠”的縣級市。
庫爾勒市位于新疆中部、天山南麓、塔里木盆地東北邊緣,北倚天山支脈,南臨世界第二大沙漠——塔克拉瑪干沙漠。1979年9月30日建市,是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的首府、南北疆重要的交通樞紐和物資集散地?!皫鞝柪铡痹诰S吾爾語中是“眺望”之意。這片眺望者的綠洲是絲綢之路中道的咽喉和西域文化的發源地之一。兩千多年前,迤邐而過的絲綢古道將東西方文明融匯于此,歷經各民族的辛勤耕耘和共同營造,如今,這片古老的綠洲正閃爍著燦爛的現代光華。2009年,庫爾勒市首獲全國文明城市榮譽,目前是西北地區唯一榮獲“四連冠”的全國文明城市。
滿洲里市位于內蒙古呼倫貝爾大草原的西北部,是擁有百年歷史的口岸城市,西臨蒙古國,北接俄羅斯,是全國最大的陸路口岸城市。自2009年1月20日滿洲里首次被授予“全國文明城市”榮譽稱號以來,至今已經實現了全國文明城市的“四連冠”。未來,這座城市還將深入學習宣傳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積極培育和主動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推動群眾性精神文明創建活動向縱深發展,大力推進口岸文化的大繁榮、大發展,營造精神文明建設的良好社會氛圍。
位于黑龍江省東南部的綏芬河市是一座風光秀麗的邊境山城,在“一帶一路”倡議“中蒙俄經濟走廊”建設中,發揮著重要的前沿窗口、開放平臺和戰略樞紐作用。2011年,綏芬河市獲得全國文明城市殊榮,近年來,綏芬河市文明城市創建工作始終堅持加強領導,精心部署,不斷健全常態工作機制,目前已成功實現“三連冠”。
隸屬于河南省的濟源市是一座歷史悠久的文化之城,地處黃河流域的中原文化搖籃地帶,是華夏文明的重要發祥地之一,也是一座文明和諧的幸福之城。濟源堅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放在突出的位置,努力使人民群眾更多更好地享有發展的成果。2015年獲得全國文明城市殊榮,2017年蟬聯全國文明城市榮譽稱號。
地處天山北麓、準噶爾盆地南緣的石河子市隸屬于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我到過許多地方,數這個城市最年輕;它是這樣漂亮,令人一見傾心。”文壇泰斗艾青曾這樣深情地描述這座“共和國軍墾第一城”。2015年,石河子市獲評全國文明城市。去年,《小康》雜志社聯合國家信息中心,并會同有關專家及機構進行“2018中國幸福小康指數”之“尋找幸福百縣”調查,石河子市位列“2018中國幸福小康縣市百強榜”第八十六位,是新疆唯一入選縣市。
山東省膠州市地處黃海之濱、膠州灣畔,因東南臨膠州灣,以膠水而得名。1987年2月經國務院批準,在青島地區第一個撤縣設市。2017年11月14日上午,中央文明辦發布了第五屆全國文明城市名單和復查確認繼續保留榮譽稱號的往屆全國文明城市名單,膠州市在全國50個(縣)縣級市中位列第一,成為青島市唯一入選的區市。
江蘇省丹陽市是一座歷史悠久、人文薈萃的文化之城,在全國享有“眼鏡之都”“鉆頭王國”“燈具世界”“木業航母”的美譽。丹陽還是一座民生殷實、人民幸福的和諧之城。隨著經濟快速發展,丹陽的教育、文化、衛生等社會事業成效喜人,實現了經濟社會和諧發展的新成就。2017年獲評全國文明城市。
2017年獲評全國文明城市的浙江省諸暨市有多張“金名片”,比如全國縣域經濟基本競爭力百強縣(市)、全國科技綜合實力百強縣(市)、全國環境整治優秀城市、國家衛生城市、國家園林城市、中國優秀旅游城市,等等。諸暨是越國古都、西施故里。秦時置縣,屬於越文化發祥地之一,為浙江省文化名城,1989年撤縣設市。素有“耕讀傳家”之風,文化積淀深厚,名人輩出。
浙江省海寧市歷史悠久、文化燦爛。2017,是海寧文明史上濃墨重彩的一年,11月份如愿捧回了全國文明城市的獎牌,這塊含金量十足的獎牌,是對海寧人民多年來共商共建共治共享文明城市的最大肯定,也讓海寧這座城市處處閃耀文明之光,更讓文明新風尚融入了這座城市的血液。
地處山東半島中北部、渤海萊州灣南畔的壽光市歷史文化悠久、人杰地靈,是文圣、農圣、鹽圣“三圣”故里。千年傳承,厚積薄發,壽光市于2017年獲評全國文明城市。此外,它還是國家衛生城市、國家環保模范城市、中國金融生態城市、國家生態園林城市。
2017年獲評全國文明城市的長興縣,地處浙皖蘇三省交界處,是浙江的北大門,區位優越、交通發達、歷史悠久、底蘊深厚、物產富饒、資源豐富、經濟活躍、發展迅速、生態優美、社會和諧,近年來城市品質不斷提升,特別是“平安長興”實現十二連冠“奪金鼎”,并于2019年實現“鼎上加星”。
地處江蘇省西南端、滬寧杭三角中心的宜興市歷史悠久,擁有7000余年的制陶史和2200余年建縣史,現代更是人文薈萃,有“教授之鄉”的美譽。創城為民、創城惠民,一直是宜興創建文明城市工作的出發點。宜興自2015年入圍全國文明城市提名城市以來,始終把人民群眾普遍關注的熱點作為創城工作的重點,努力解決人民群眾工作和生活中遇到的難點問題,創城工作得到了全市人民的普遍擁護和支持。2017年,宜興市獲評全國文明城市。
1999年,江蘇省江陰市提出創建全國文明城市目標。2014年底,江陰市獲得全國文明城市提名資格。2015年,啟動新一輪全國文明城市創建工作以來,江陰市委、市政府始終站在建設“強富美高”新江陰的戰略高度,緊緊圍繞建設“崇德向善、文化厚重、和諧宜居”文明城市的目標,堅持“創建為民、創建靠民、創建育民、創建惠民、創建利民”的理念。2017年11月,江陰市被評為全國文明城市。
在河南省鞏義市,處處都能感受到崇德向善的濃厚氛圍。鞏義市于2017年獲評全國文明城市,在創建全國文明城市的過程中,鞏義始終堅持全域創建,提升城市宜居品質,今天的鞏義,工業轉型升級創新發展、新型城鎮化建設、旅游突破、與鄭州互聯互通、招商引資、項目建設、生態水系建設等亮點紛呈,是創業的寶地、宜居的樂土、幸福的家園。
常熟市簡稱虞、虞城,又稱江南言子故里,古稱琴川、海虞、南沙等,位于江蘇省東南部。常熟市堅持把文明創建作為打造“精致城市”、改善民生的主要抓手,在落細落小落實上下功夫,從經濟發展、文化氛圍、居住環境、生態文明和志愿服務等多個方面全面推進創建文明城市工作,著力提升市民文明素質、城市文明程度、城市文化品位和群眾生活質量。2017年,常熟市躋身全國文明城市行列。
安徽省當涂縣文化底蘊深厚、生態環境優美、產業基礎雄厚、發展勢頭強勁,2017年,當涂縣以全?。h、市)第1、全國縣級第2、全國縣(市)第11位的優異成績榮獲全國文明城市。
韶山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締造者之一、中國各族人民的偉大領袖毛澤東主席的故鄉,隸屬于湖南省湘潭市,這里既是重要的革命紀念地、全國青少年革命傳統教育基地、國家重點革命文物保護單位,也是享譽中外的景色秀麗的旅游勝地。2017年,韶山市獲評全國文明城市。
山東省萊州市位于膠東半島西北部,地處煙臺、青島、濰坊三市交界處。萊州歷史悠久,底蘊深厚,自古就有“齊魯之甲勝,天下之名疆”的美譽,被國家民政部命名為“千年古縣”。2017年,萊州獲評全國文明城市,現在,宜居宜業、文明和諧,是許多人對這座城市的第一印象。
歷史悠久、風景秀麗、資源豐富、交通便捷的湖北省宜都市上鎖巴楚山地,下引江漢平原,長江清江環抱,巴楚文化交融,素有“楚蜀咽喉”“三峽門城”“鄂西門戶”之稱。2017年11月摘得全國文明城市桂冠。
博羅縣位于廣東省珠江三角洲東北部,2017年,博羅連續十年入選全國縣域經濟基本競爭力百強縣,實現全國雙擁模范縣三連冠,連續四年入選廣東旅游綜合競爭力十強縣。博羅縣歷來重視精神文明建設,推進社會治理現代化,健全社會信用體系,2017年獲得全國文明城市殊榮。
榮成市位于山東半島最東端,三面環海,在創建全國文明城市的“大考”中,榮成市民沒有旁觀者,沒有局外人,人人都是參與者,人人都是文明榮成建設的主角。2017年,榮成市躋身全國文明城市之列。
“三山一水六分田”的地貌賦予了溧陽山水的靈性,享有“上有天堂,下有蘇杭;出了蘇杭,美在溧陽”的美譽。千百年來,溧陽人懂感恩、重誠信、講情義的脾性,促進了文明習慣和文明氛圍養成,2017年,溧陽市獲評全國文明城市。溧陽市還入選了全國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試點地區。
乳山,是山東半島東南部一顆璀璨絢麗的明珠,是中國濱海獨具魅力的天然旅游、休閑、養生勝地。乳山天藍海碧、山明水秀、空氣潔凈、氣候宜人,是最適合人類居住的范例城市,2017年獲評全國文明城市。
鄂托克前旗于1980年從鄂托克旗分設建旗,位于內蒙古自治區鄂爾多斯市西南部,2017年獲評全國文明城市,蓬勃發展的志愿服務是這座城市的一大特色。鄂托克前旗還榮膺了“首批全國社會治理創新優秀地區”稱號。
天長地處安徽省的最東部,除一面與本省來安縣接壤外,其余三面皆被江蘇五縣市區環抱,天長歷史悠久,建縣于公元742年,是唐玄宗李隆基為紀念自己的生日千秋節(后改為天長節)而特設的一個縣。為紀念已故新四軍羅炳輝將軍曾兩度更名為“炳輝縣”。1993年9月18日,經國務院批準撤縣設市。天長縣域經濟綜合實力一直在全省保持前十名,是全省唯一一個連續十年十強的縣市,2017年獲評全國文明城市。
2017年11月14日,中央文明委公布了第五屆全國文明城市入選名單,如皋市在蘇中蘇北縣級市中率先躋身全國文明城市,這也是一個月內,如皋市繼榮獲中國人居環境獎后,斬獲的又一項重量級殊榮。地處長江三角洲北翼、隸屬于江蘇省的如皋市始終堅持創建為民,建設幸福如皋,把建設宜居宜業城市作為創建全國文明城市的基礎性工作。
梅河口市位于吉林省東南部,是吉林省中部和東部核心區的節點城市、東南部區域中心城市。梅河口市區域中心優勢突出,素有“長白山門戶”之稱。2017年,在成功創建國家級衛生城的基礎上,獲得全國文明城市稱號。
永城市位于河南省最東部,地處豫、魯、蘇、皖四省結合部,素有“中原門戶、豫東明珠”之稱。漢興之地、能源之都、面粉之城、生態之市、長壽之鄉是這座城市的名片。2017年,永城市榮獲全國文明城市稱號。
西峽是一個“八山一水一分田”的山區縣,為河南省第二區域大縣。西峽縣情概況主要有四個特點:一是歷史悠久,二是區位獨特,三是交通便利,四是資源豐富。2017年,西峽縣被評為全國文明城市。
江西省南昌縣是一個有著悠久歷史和文化內涵的千年古縣,文化底蘊厚重,是南昌采茶戲的發祥地。境內有古建筑、古遺址30多處,2006年被聯合國地名專家組授予“神州千年古縣”。2017年,南昌縣被評為全國文明城市。
作為燕趙文明的發源地之一和古代北方文化交匯融合前沿,河北省正定縣有仰韶文化、龍山文化、殷商文化等瑰偉燦爛的文化遺產,這里文化積淀深厚、人杰地靈、名人輩出。2017年躋身全國文明城市之列。
瓊海市位于海南省東部沿海,素有“文化之鄉”“華僑之鄉”“文明之鄉”美譽,是充滿傳奇色彩的紅色娘子軍故鄉、博鰲亞洲論壇永久會址所在地、著名的中國溫泉之鄉。2017年11月14日,中央文明委公布全國文明城市評選結果,瓊海榮膺“全國文明城市”稱號,成為海南省縣級市中唯一獲此殊榮的城市。作為瓊島東部中心城市,在鄉村田園建設、城市產業聚集的基礎之上,瓊海向人們展現了新時代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韌勁以及先行先試、敢為人先的文化自信。
位于云南省西部的騰沖市于2017年獲評全國文明城市。自2010年開展創建文明城市工作以來,騰沖歷屆黨委、政府始終把文明城市創建作為推動經濟社會協調發展的重要抓手,列入全市重點工作推進。如今,騰沖的街道越來越干凈、秩序越來越有序、禮讓斑馬線蔚然成風,文明的形象越來越清晰。
2017年11月,余姚市獲評全國文明城市,成為寧波首個榮膺此項榮譽的縣市。余姚市坐落于寧紹平原,地處美麗富庶的長江三角洲南翼,是長三角重要的旅游城市,是浙江省特色先進制造業基地和濱海生態保護區。
位于山西省中部、呂梁山下、汾水之濱、太原盆地西南緣的孝義市,是一座古老文明與現代繁華交融、傳統工業與新興產業相映的現代化城市,具有獨特的發展優勢。2017年,孝義獲評全國文明城市,這座城市一直傳承著“行孝仗義、包容大氣”的精神。
陜西省鳳縣,古稱鳳州,地處秦嶺腹地、嘉陵江源頭,是一個因鳳凰而得名的地方。縣情主要有三大特點:一是生態優美,旅游發達;二是資源富集,優勢突出;三是產業發達,工業堅實。鳳縣于2017年獲評全國文明城市,這里的文明突出一個“細”字,民生鎖定一個“惠”字,文明創建,讓鳳縣山更美、水更美、城更美、人更美。
位于河北省東北部的遷安市經濟發達、民資雄厚,區位優越、交通便捷,山水融城、宜居宜業,平臺優越、承載力強,產業發達、活力無限,歷史悠久、文脈悠長,資源富饒、物華天寶。2017年榮膺全國文明城市稱號。
長垣屬河南省直管縣,位于豫東北地區,居鄭州、新鄉、安陽、濮陽、開封、菏澤等城市群中心。2017年,長垣縣獲評全國文明城市。近年來,縣委、縣政府實行全域規劃、多規融合,堅持以更加長遠的戰略眼光審視和謀劃城市發展,深度發掘區域空間潛力,提升城市可持續發展能力,引領城市未來發展,使長垣變得更加宜居、更有氣質、更有品位。
安寧市是云南省昆明市所轄縣級市,2017年在全省率先進入全國文明城市、全國百強縣(市)行列。不久前,安寧市因開展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成效顯著而獲得國務院辦公廳的通報表揚,并獲得了相應的獎勵支持措施。
志丹縣地處陜北黃土高原丘陵溝壑區,原名保安縣,1936年6月為紀念“群眾領袖、民族英雄”劉志丹將軍而更名為志丹縣。1936年7月中華蘇維埃中央人民政府奠都志丹,黨中央、毛主席在此戰斗生活了6個多月,被譽為中國革命的“紅都”。2017年獲評全國文明城市。
福建省石獅市1987年12月經國務院批準設市,1988年9月正式掛牌成立。市域三面環海,是一座美麗富饒的城市。2017年,在石獅市全市上下積極貫徹學習黨的十九大精神之際,這座城市收獲了喜訊——榮膺全國文明城市,這座“時尚之都”從此又增添了一張亮麗名片。
敦化市位于吉林省東部山區,隸屬延邊朝鮮族自治州,地處長吉圖開發開放先導區的中心節點,面積11957平方公里,是吉林省區域面積最大的縣級市。敦化歷史悠久,素有“千年古都百年縣”之稱。近年來,通過深入實施“項目突破、工業振興、開放帶動”,敦化經濟發展迅速,縣域綜合實力穩居吉林省縣市前列。2017年獲評全國文明城市。
2014年,巢湖市正式啟動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工作,按照“山美、水美、城美、人美”的創建目標,綜合施策,整合資源,全力推進創城工作,城市發展取得日新月異變化。2017年,巢湖市獲得全國文明城市的殊榮。巢湖居皖之中,是“三古”之地,堪稱古人類的起源地、古文明的發祥地、古戰場的必爭地;是“三將”之鄉,馮玉祥、張治中、李克農都是從巢湖走出的一代名將;是“三水”之都,瀕臨長江,坐擁巢湖,是全國著名的溫泉之鄉;是“三優”之城,區位優勢明顯,資源優勢明顯,發展優勢明顯。
浙江省桐廬縣于2017年獲評全國文明城市。自2014年起,桐廬縣就開始了全國文明城市的創建工作。桐廬縣在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文明建設和黨的建設各方面全面推進創建文明城市工作,著力提升市民文明素質、城市文明程度、城市文化品位和群眾生活質量,努力建設崇德向善、文化厚重、和諧宜居的文明城市。
走在龍門的大街小巷,干凈整潔的道路、規范美觀的建筑外墻、如繁星點綴的綠色植物……這一切無不讓人賞心悅目。2017年,位于廣東省中部的龍門縣獲評全國文明城市,“創建文明城市,讓生活更美好”,這座城市正在努力建設幸福龍門、推動跨越發展。
閩粵贛三省交界處的福建省武平縣歷史悠久,據出土文物考證,早在6000年前就有人類在這里繁衍生息。武平縣是革命老區、中央蘇區縣。自2006年以來,一直在不停探索紅土地上的文明創建之路,成為一朵在紅土地上綻放異彩的文明之花。2017年,武平縣獲評全國文明城市。
大冶地處鄂東南、長江中游南岸,素有“百里黃金地,江南聚寶盆”之美譽,有著3000多年的采冶史、1000多年的建縣史。宋乾德五年(公元967年)建縣,取“大興爐冶”之意,定名為“大冶”。1994年大冶撤縣建市。大冶是華夏青銅文化發祥地。3000多年前,華夏先民在大冶采礦煉銅,創造了輝耀千古的青銅文明。現在的大冶,既是全國文明城市(2017年獲評),又是全國縣域經濟基本競爭力“百強”縣市。
瑞安地處浙江東南沿海,是浙江省重要的現代工貿城市、歷史文化名城和溫州大都市區南翼中心城市。瑞安市場經濟先發,正在打造動能轉換的新速度;城市宜居宜游,正在打造全域美麗的新樣板;社會事業繁榮,正在打造全面小康的新標桿。2017年,瑞安市獲評全國文明城市。
作為一座擁有五六千年歷史的文化之城,位于膠東半島西北部、渤海灣南岸的山東省龍口市名人輩出,文化璀璨。深厚的文化底蘊助推著龍口經濟社會穩健前行。2014年,市委、市政府根據全市發展實際,著眼于提升全體市民福祉,著眼于城市可持續發展,作出了爭創全國文明城市的決策部署,拉開了創建序幕。2017年,龍口市成功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如今,這座城市正變得越來越好。
“遇上這座城,你就托付終身吧!”2017年11月,當晉江被中央文明委授予“全國文明城市”稱號的消息傳出,眾多“以身相許”的微信和留言刷爆朋友圈。晉江地處福建東南沿海,素有“泉南佛國”“海濱鄒魯“的美譽。晉江,是一座“讓本地人留戀,讓外地人向往”的創新品質之城。
廣東省四會市是“中國柑桔之鄉”“中國玉器之鄉”“中華翡翠加工基地”“中國珠寶玉石首飾特色產業基地”,這里還擁有豐富的旅游資源,人文景觀眾多,湖光山色,景色秀麗,令人流連忘返。2017年,四會市獲評全國文明城市。
忠縣位于重慶市中部,地處三峽庫區腹心,縣城依山傍水,獨具島城風貌,是三峽庫區唯一留存的半淹縣城。忠縣歷史悠久,是巴文化的主要發祥地之一,有2300年的文獻記載史。歷史上涌現了巴蔓子、嚴顏、秦良玉等一大批忠臣良將,唐代“四賢”白居易、陸贄、李吉甫、劉晏先后為官忠州,以忠義、忠勇、忠誠、忠孝、忠信為內涵的“忠文化”享譽華夏。忠縣的傳統文化傳承至今,鑄起了一座“道德之城”。2017年,忠縣獲評全國文明城市。
沙縣位于福建省中部,是全國34個中央蘇區縣之一。 沙縣是人文歷史名城、紅色革命名城、小吃文化名城、交通樞紐要地、生態旅游勝地、創業發展寶地。2017年,沙縣獲得了全國文明城市的殊榮,作為千年古邑,各種優秀文化在這里相互激蕩交融,鑄就了沙縣人開放開明的人文理念和海納百川的包容氣度,走出了一條誠信聚本、互助聚力、包容聚人的創業之路,形成了開明親和、兼收并蓄、豁達豪邁的城市人文特質。而這種獨特的人文環境已成為沙縣最具吸引力的競爭條件。
準格爾旗位于內蒙古自治區西南部、鄂爾多斯市東部,地處晉陜內蒙古三省交界處,素有“雞鳴三省”之稱。2017年,準格爾旗成功躋身全國文明城市行列。今日的準格爾旗,人們傳唱著崇德向善的文明歌,講述著感人至深的道德故事,踐行著真善美的文明行為,傳承著平實質樸的祖訓家風,共建共享著文明之城。
昌吉市取“昌盛吉祥”之意,隸屬于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是昌吉回族自治州州府所在地。先后榮獲國家衛生城市、國家園林城市、中國優秀旅游城市、國家中小城市綜合改革試點城市、國家創新型試點城市、國家智慧城市試點城市、中國人居環境范例獎等多項國家級榮譽。2017年,昌吉市成功奪得了“全國文明城市”稱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