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鷺
摘 要:新時期,學為基點視角下要關注學生的情感需要,重視學生的學習狀態,從學生實際出發設計前置性練習活動,提高練習的合理性和感染力。小學數學前置性練習設計應立足學情、立足簡單和立足重點,以提高練習活動的效果,做好課前準備工作。
關鍵詞:學為基點;小學數學;前置性練習
伴隨素質教育理念的深入發展,教育者更注重受教育者主觀能動性的發揮,“前置性練習”被越來越多地應用到教學過程中,不斷為小學數學教學活動服務。經過實踐的發展,“前置性練習”受到廣泛認可和接受,能切實提高受教育者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增強教學活動的實效性。
一、小學數學前置性練習的基本概述
小學數學前置性練習要求教師在講授新課之前依據學生的認知能力和知識水平,根據因材施教教學理念,對學生提出難度系數不一的問題,使學生能利用知識遷移,積極進行學習活動,不斷為教學活動做知識的積累,為教學活動服務。教師在小學數學前置性練習的設計過程中,要合理設置前置性練習的難度系數,由低到高、控制練習的數量和質量,確保練習短小精悍。相對于傳統“灌輸式”的教學方法而言,前置性練習的應用能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能激發學生的興趣,提高教學感染力,提升教學實效性。
二、學為基點的要求
1.關注學生情感需求
學為基點視角下,教師要關注學生的情感需求,滿足學生多元化的需要。基于此,教師要全方位、多層次關注每位學生的發展水平,立足學生的知識需求和情感需要,充分依托學生的知識結構和認知水平,進而有針對性地制定教學計劃,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得到不同程度的收獲,提高知識水平。
2.重視學生學習狀態
學為基點下的小學數學教師要充分調動學生的能動性和積極性,將學習活動的主動權交還給學生,改變以往教師單向的知識灌輸方式。在學生準備前置性練習的過程中,教師要時刻做好信息收集工作,了解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遇到的困惑和不解之處;同時,教師要指導學生自主尋求問題的解決方案,總結解題技巧和規律,為今后的學習活動打下基礎,提高學習能力,以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三、練習設計的要求
1.立足學情
小學生尚處于學習的萌芽階段,缺少必要的知識儲備,因而對某些題目的理解能力有限,這就要求教師在前置性練習設計過程中要充分立足學情,考慮學生的實際,依據學生的認知層次水平,合理、恰當設計教學方案,實現教學過程與學生能力的有機結合。盡管每個學生能力水平不同,但只要有一點被老師認可,也會體驗到成功的快樂,所以立足學情的前置性練習能讓大部分學生有準備地參與到課堂的學習,降低學習的起點,確保課堂學習更有實效。
2.立足簡單
教師在布置前置性練習設計時要立足簡單,依據學生的知識能力水平,提高教學活動的簡單易行性。由于小學生心理和智力發展層面并不成熟,缺少生活體驗,對某些數學問題的理解能力有限,因而,教師要遵循簡易性原則,布置同教學任務緊密關聯且難度適宜的練習任務,學生通過簡單學習后能獨立完成,而不是成為新的課業負擔。
3.立足重點
教師要深入解讀教學目標和教學重難點,嚴格依據教學任務和教學內容做好前置性練習設計工作,明確教學重點,提高教學活動的方向性。同時,教師要嚴格依據教學重點,做好相對應的習題練習,使學生在練習過程中掌握答題的技巧和規律,以達到教學目的,實現教學任務。這種收獲性高的學習方式,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切實增強教學活動的實效性。
四、學為基點下小學數學前置性練習設計——以四年級上冊“認識平行四邊形”為例
1.學情分析
小學生尚處于學習的初期,圖形幾何類型對空間想象具有較高的要求,因此,我從學生的實際水平出發,根據教學內容合理設計練習,每上過一次課,都根據學生的學情,根據他們學習后的效果,不斷調整練習設計,以此達到最佳效果。
2.設計內容
我設計了以下的前置性練習:
第一次:從簡單入手,引導學生利用三角尺和量角器測量平行四邊形的邊和角有什么特點。收集并整理學生完成的情況,我發現,學生都能利用工具測量出四邊形的對邊相等、對角相等,但是對邊平行這一特點卻很難發現。
基于學情,我進行第二次修改:只給平行四邊形的紙片,不局限測量工具,而是讓學生自行探究邊和角的特點。我發現,所有學生都能探究出對邊相等,只有一部分學生能探究出對邊平行。
對邊相等的本質是對邊平行,怎么樣才能讓學生聚焦到對邊平行呢?我把前置性練習進行了第三次修改:除了給平行四邊形的紙片以外,還給了一張透明的格子圖,在透明格子圖的幫助下,全部學生都能通過數格子發現平行四邊形的對邊相等,也能通過數格子發現平行線之間的距離處處相等,也就是平行四邊形對邊平行的特點。
這三次前置性練習的設計,都是基于每一次的學情分析基礎上進行改進的,提高了教學的指向性。
3.反饋評價
教師要依據教學目標和教學重點,做好前置性練習的反饋評價工作,所以,在“認識平行四邊形”的三次課后,我都及時收集了學生在前置性練習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及困惑,有針對性地調整練習設計;并針對學生暴露出的問題和不足之處,提出相應的改進措施,讓學生更明確本節課的教學目標和重難點,效果非常好。
學為基點下,小學數學前置性練習能轉變學生被動者的角色,調動學生的學習主動性。通過前置性練習,學生能對新知識有一個整體的感知,以提高課堂效率,是教學活動的有益補充。
參考文獻:
[1]范良幫.初中數學“學生先行-前置性學習”有效設計的實踐探索[J].浙江教育科學,2017(6).
[2]方雪輝.為學生的“自駕學”架好“導學儀”:小學數學“前置性”學習策略運用的實踐與思考[J].數學學習與研究,2017(6).
編輯 馮志強